自古以來,不同植物以其各自獨(dú)特的屬性在詩詞中綻放出璀璨光芒。送別時(shí),折柳相贈(zèng),柳中有依依不舍的離情別意;詠志時(shí),青松品格,松中有不懼風(fēng)雨的堅(jiān)韌氣質(zhì);表意時(shí),梧桐寄情,桐中有至死不渝的忠貞感情;思鄉(xiāng)時(shí),桑梓言意,桑梓中有記憶深處的故鄉(xiāng)舊景。當(dāng)一棵樹木、一株花草,遇到了詩詞,剎那間便有了悲喜境界,立意恒久。
在這個(gè)播撒綠色的春日里,讓我們共同徜徉在《詩經(jīng)》的海洋,在心田上種下一抹綠意……
《周南·關(guān)雎》
關(guān)關(guān)雎鳩,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詩文賞析】
關(guān)關(guān)對鳴的雎鳩,棲歇在河中沙洲,美麗而賢淑的姑娘,是君子的夢中情人。長長短短的荇菜,左邊右邊不停地采摘,美麗而賢淑的姑娘,夢中醒來難以忘懷。
此詩采用興而有比的手法,以雎鳩的鳴叫聲起興,引出“窈窕淑女”的主題,然后用賦的手法鋪敘開來,是《詩經(jīng)》的開篇。
【植物小課堂】
荇菜,即莕菜,別名接余、水鏡草、金絲荷葉等。生于城郊池沼或不甚流動(dòng)的河溪湖泊中,我國南北各省區(qū)均有分布。自古嫩莖葉作菜蔬食用,先秦時(shí)并供祭祀之用。全草入藥,亦可作觀賞植物。
《周南·卷耳》
采采卷耳,不盈頃筐。
嗟我懷人,寘彼周行。
【詩文賞析】
采了又采采卷耳,總是不滿一淺筐。只因我想念遠(yuǎn)行的人,將筐兒也丟置在了大路旁。
這是一首思念的詩。后世杜甫“今夜鄜州月”一首,即脫胎于此詩,許多詩人的思念之作都承繼這一構(gòu)思。
《周南·葛覃》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維葉萋萋。
黃鳥于飛,集于灌木,其鳴喈喈。
【詩文賞析】
葛草長長壯蔓藤,一直蔓延到山谷中,葉子碧綠又茂盛,黃鳥在翩翩飛翔,落在灌木叢中,鳴叫聲聲就像歌唱。
這是一首寫已經(jīng)出嫁的女子準(zhǔn)備回娘家探望父母的詩,全詩充滿了快樂的氣息。
【植物小課堂】
葛,別名雞齊、黃葛藤、野藤等。葛覃即言葛藤之長,葛藤可供編織籃筐等器具用,用水泡煮之后所得莖皮纖維可用于織布、造紙、制繩等。塊根可提取淀粉(稱葛粉)或釀酒。嫩葉可作菜蔬食用,可入藥,亦可引種作為水土保持植物。
【植物小課堂】
卷耳到底是哪種植物歷來說法不一,古今各家多解釋為蒼耳,別名常思菜、野茄等,生于荒野、路旁、山坡等,是一種南北常見的一年生草本植物,春天開簇生的白色小花,古人常將其嫩苗當(dāng)野菜食用?,F(xiàn)該物種在中國植物圖譜數(shù)據(jù)庫中被收錄為有毒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