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林
摘? ?要:從現階段發(fā)展而言,我們國家的經濟增長速度越來越快,促使建筑行業(yè)得到了全面發(fā)展?;谶@一背景,越來越多的高層建筑不斷出現。為了確保其質量能夠滿足要求,建筑企業(yè)應當盡可能應用大體積混凝土澆筑的施工技術,以此將各類風險扼殺于萌芽之中。
關鍵詞:建筑工程;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
1? 建筑工程大體積混凝土的基本特點
所謂大體積混凝土施工,主要是指建筑工程中采用的混凝土體積相對偏大。通常而言,其具體厚度往往在80厘米上下。正是由于其整體結構相對比較厚實,實際施工的時候經??梢詰貌煌N類的施工方式。目前來看,施工團隊在進行大體積混凝土施工的時候,主要通過在混凝土內部增加一定量減水劑的方式,以此促使土體內部能夠發(fā)生膨脹。此外,在進行后期養(yǎng)護的時候,一切操作按照規(guī)定要求執(zhí)行,以此保證項目的質量能夠滿足預期要求。
2? 建筑工程大體積混凝土產生裂變的原因
由于溫差的存在,導致在工作實施的過程中,使得建筑工程里的大體積的混凝土很容易產生裂變。由溫差產生的裂變一般是有兩個原因造成的:大體積混凝土的內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內部原因是因為內外溫差所造成的;外部原因是由外部結構和混凝格質點之間的相互約束、相互掣肘所造成的,這兩者之間的相互約束和掣肘會對混凝土產生很大的阻礙,在收縮變形方面,即使大體積的混凝土具有抗壓能力,但是它的拉力卻很小,所以一旦溫度的變化力度一旦超過大體積混凝土的拉力時,就會造成裂縫的出現。如果裂縫的程度很小,不會對大體積混凝土的結構產生影響,但是會影響它的使用壽命和耐久性,所以這種情況也應該受到重視。導致大體積混凝土產生裂變的原因主要由以下三點:第一,水泥的水化熱很嚴重;第二,混凝土的收縮范圍很小;第三,外界氣候的溫度變化。
2.1? 水泥的水化熱
當水泥和水混合后,會發(fā)生一定的化學反應,釋放一定的熱量。因為大體積混凝土的體積龐大,結構斷面層太厚,導致由化學反應產生的熱量無法釋放出來,這些熱量就集中在了大體積混凝土的內部。隨著時間的推移,混凝土外部的熱量可以完全釋放出來,而內部的熱量久而久之會后留在了內部,對其結構造成了極大的威脅。
2.2? 混凝土的收縮變化
在混凝土的制造過程中會加入一定的比例的水,這部分水在水泥硬化過程中只需要20%,而80%會隨著熱量的蒸發(fā)而蒸發(fā)。但是由于其體積龐大,導致多余的水分無法隨著蒸發(fā)而消失,殘留下來的水分會對混凝土的收縮造成嚴重的阻礙。
2.3? 外界環(huán)境的氣溫變化
在大體積混凝過程中,其溫度受外部環(huán)境溫度的影響,如果溫度下降,凝固的內層和外層的溫差會增大,這對大質量凝固會產生非常不利的影響。溫差越大,溫度應力越大,會導致其結構變形,最終產生裂縫。
3? 提升建筑工程大體積混凝土施工質量的主要方法
在進行高層建筑施工點時候,為了促使混凝土澆筑工程能夠更好地展開,并以此為基礎促進建筑物的質量,因此便需要相關工 作人員合理應用各類工程技術,針對不同的問題采用不同的處理方法。在針對混凝土澆筑施工方面,技術措施主要包括3個方面,下面分別展開詳細說明。
3.1? 做好混凝土的配比
通過歷史經驗可得知,我們國家普遍施工工程為了保證混凝土本身具有高強度以及高厚度的特點,在實際施工的時候,首要工作便是做好混凝土的配比。根據施工的實際情況確定各方面材料的配置,不僅能夠確?;炷帘旧砭哂休^高的質量,而且還能促使水化熱程度不斷下降,進而促使整個混凝土本身具有較強的和易性以及可泵性。在進行混凝土配置的時候,工程企業(yè)需要安排相關工作人員對混凝土本身的水化熱程度予以控制,并根據實際情況,促使其溫度不斷下降。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合理選用各類施工材料。這其中,應用效果最好的便是礦渣水泥,其本身水化熱程度相對偏低。不僅如此,為了能夠盡可能提升材料的利用率,減少不必要的浪費,應當盡可能提升混凝土本身的可泵性,在實際配置的時候添加一定量的粉煤灰。此外,為了能夠有效提高混凝土本身的質量,相關工作人員應當在進行混凝土配比的時候,往其中添加一定量的粉煤灰,亦或者質量合格的礦渣水泥。通過事實可以得知,這種方法不僅可以降低混凝土本身的水化熱程度,而且還能促使其整體強度得到進一步提升。
3.2? 合理進行溫度裂縫的控制
在開展大體積混凝土施工的時候,為了能夠確保整個工程的質量能夠滿足規(guī)定的要求,除了做好混凝土的配比之外,還需要對溫度裂縫方面進行控制。具體操作措施主要包括4個方面,下面分別展開分析。
3.2.1? 合理選擇配合比
在進行溫度裂縫處理的時候,相關工作人員需要針對砂土、石級以及含泥量方面的配比予以控制,并添加一定量的減水劑。通過工程本身可以了解,在實際施工的時候,做好混凝土的配比能夠有效降低水化熱的程度,并促使混凝土自身的強度得到全面提升。
3.2.2? 降低混凝土本身的入模溫度
為了能盡可能降低裂縫問題的產生,相關工作人員應當對混凝土實際入模時的溫度予以控制。在這個過程之中,為了促使?jié)仓囟饶軌蚪档偷胶侠矸秶鷥?,工作人員應當采取低溫水或者砂表面覆蓋的措施。不僅如此,還應當盡可能縮短混凝土實際運輸的時間,促使其初凝的時間能夠超過5個小時。之后在司機澆筑的過程中,盡可能降低速度,以此促使熱量散發(fā)的速度得以提升,從而出現水化熱值的延遲,一廠房避免由于溫度過高而發(fā)生了表面高溫的情況。
3.2.3? 合理控制拆模的時間
在進行混凝土拆模的時候,工作人員理應做好溫度的測量工作,并對其具體的變化展開監(jiān)控。實踐證明,只有在拆模之后,混凝土表面的溫度不會超過27度的前提下才能展開后續(xù)的拆除工作。如果溫度超過了這個數值,則需要采取一些保溫措施,以此降低實際的溫差。
3.2.4? 把握混凝土溫度的動態(tài)變化
在進行施工的時候,除了以上三種方法之外,還需要安排相關工作人員做好混凝土溫度的監(jiān)測工作。在這個過程中,技術人員理應提前進行測溫點埋設,并以此為核心進行相應的數據記錄。工作開展的過程中采取溫度動態(tài)檢查的方式,主要目的是能夠對其表面溫度的數值予以把握,以此采取相關措施對其進行控制,進而提升混凝土的整體質量。
3.3? 大體積混凝土的澆筑
在開展大體積混凝土澆筑的工作時,工作人員通常會采取兩種不同的澆筑方式,分別是全面分層和分段分層。這其中,全面分層主要是指在實際施工的時候,逐級展開澆筑的工作,這種方法通常主要應用于平面尺寸相對偏低的施工工程之中。而分段分層則主要是指工程在開展的時候,需要從底部出發(fā)進行操作,當澆筑到一定距離之后再針對第二層展開澆筑,以此向更高層逐級澆筑。
4? 結語
大體積混凝土建筑施工建筑技術的展開過程中,會牽涉到多方面的因素和影響。首先,建筑大體積混凝土的結構質量是整個工程當中的基礎;其次,大體積混凝土的使用年限、耐久性、裂縫等情況,會對整個建筑的使用壽命和使用性能祈禱關鍵性的作用。為了保證施工的質量和工程的進度效率,這就必須要求各個單位之間要有一定的默契程度和密切的關聯程度。綜上,現如今我國高層建筑施工技術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為此,相關工作人員在采用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技術的時候,應當將多方面因素考慮進來,以此提升工程的質量。
參考文獻:
[1] 朱信習.建筑工程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研究[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5(8):66.
[2] 衡大輝.建筑工程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研究[J].科技與創(chuàng)新,2016(2):72~73.
[3] 孫建.建筑工程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研究[J].裝飾裝修天地,2017(1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