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靈敏
伴隨著開啟生命呼吸的“哇啦”一聲啼哭,產科醫(yī)生為新生兒結扎了臍帶,充滿希望地將這個脫離母親子宮、開始獨立生存的新生命,送到親人們手上。新生命出生后28天內,在醫(yī)學上稱為新生兒期。新生兒勇敢地來到了這個豐富多彩的世界,各個臟器的生理功能也要面臨脫胎換骨的巨大適應性變化。所以新生兒期,媽媽需要特別認真、仔細地觀察認識寶寶、精心愛護寶寶,下面這八大要點請多關注。
新生兒出生后應注意保暖,以減少熱量的散失。早產兒,尤其是體重小于2000克或體重較大伴低體溫者,應置于預熱的搶救臺上或溫箱中,并根據體重、日齡選擇中性環(huán)境溫度,使腹壁溫度維持在36.5℃左右。無條件者,可采取其他保暖措施。正常新生兒只要面色正常、四肢溫暖且全身無汗,說明溫暖適宜。如果新生兒臉上有汗,體溫超過37.5度(無疾病時),且有不安、煩躁等異常,表示保暖過度,應減少衣被或松開包裹。
提倡母嬰同室,母乳喂養(yǎng)。足月兒出生后半小時即可哺母乳,以促進母體乳汁分泌。提倡按需哺乳。無母乳者,可給配方乳,每3小時1次,每天7次~8次。
早產兒也應首選母乳,必要時可用早產兒配方奶。吸吮能力差或不會吞咽的早產兒,可用鼻胃管喂養(yǎng)。哺乳量因人而異,原則上胎齡愈小、出生體重愈低,每次量愈少,喂奶間隔時間愈短。無論是足月兒、早產兒,奶量均以喂奶后安靜、不吐、無腹脹和理想的體重增長為標準。對于足月兒來說,理想的體重增長是15g~30g/(kg·d),早產兒則為10g~15g/(kg·d)。
足月兒出生后應肌注1次維生素K1,0.5mg~1mg,早產兒同劑量連用3次。生后4天加維生素C50mg~100mg/d,10天后加維生素A500~1000IU/d、維生素D400~1000IU/d。4周后添加鐵劑,足月兒給元素鐵2mg/(kg·d),極低出生體重兒3mg~4mg/(kg·d),同時加用維生素E25U和葉酸2.5mg,每周2次。
新生兒出生后應立即清理口腔及呼吸道分泌物, 保持呼吸道通暢。早產兒仰臥時可在肩下放置軟墊,避免頸部彎曲,呼吸道梗阻。若出現發(fā)紺,及時查找原因,同時予以吸氧,氧濃度一般為30%~40%。
切忌給早產兒常規(guī)吸氧,以免引起早產兒視網膜病和慢性肺部疾病。如出現呼吸暫停,輕者經彈、拍打足底或后背等可恢復呼吸,反復發(fā)作者可給予氨茶堿靜脈注入,繼發(fā)性呼吸暫停應予病因治療。
嬰兒室工作人員應嚴格遵守消毒隔離制度。護理和處置均應注意無菌操作,接觸新生兒前應洗手。新生兒患感染性疾病尤其是上呼吸道和皮膚感染,應立即隔離,防止交叉感染。
應注意保持新生兒臍帶殘端清潔和干燥,保持皮膚清潔。衣服宜寬大、質軟,不用鈕扣。尿布宜柔軟,吸水性強。一旦發(fā)現感染灶,應積極處理。
早產兒免疫力低,更應注意對早產兒室及所接觸的物品定期消毒,室內地板、床架及暖箱等應定期清潔、消毒。
寶寶出生后3天內應接種卡介苗,以預防結核病。生后第l天、1個月、6個月時,應各注射乙肝疫苗1次,以預防乙肝病毒感染。母親為乙肝病毒攜帶者或乙肝患者的,嬰兒出生后應立即肌注高價乙肝免疫球蛋白0.5ml,同時換部位注射重組乙肝病毒疫苗10μg。
新生兒應及時進行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低癥、苯丙酮尿癥及地中海貧血等先天性疾病的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