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第3期風起云涌讀者問:如果地球從圓球變成立方體會怎么樣?
我首先想到的是游戲《我的世界》里的場景。如果地球變成一個方塊的話,估計引力會把它重新變?yōu)榍蝮w。期間產(chǎn)生的地磁場什么的變化可能會產(chǎn)生致命后果。城市要遭殃,然后地球最多只會有3個面被陽光照射到,另外3個面一點陽光也沒有!不過月光是有的,可惜是冷光,這樣的話地球各地之間的溫差會很大,人類可能要住進地下城了,就像《流浪地球》里的那樣。另外,月球可能也會被影響。
大科技讀者 ? ?Ender_Watcher
首先,海洋會受到影響,因為距離地心的距離不同,所以海洋會在每個面的中心地帶形成。每個面之間的聯(lián)系也會變得困難,磁場可能會不定期“閃爍”。屆時,人類的生存機率將大大降低。
大科技讀者 ? ?時光無情心有情
宇宙中的天體都趨向于球形,所以地球從球形變成立方體這個事情不太可能發(fā)生。如果某種神奇的力量把這件事情變成了現(xiàn)實,那么我覺得地球會面臨巨大的危險。球形的地球磁場分布相對均勻,接收到的陽光也相對均勻,這使得地球的大多數(shù)地方免受強烈太陽光的傷害,又能保證地球各個地方的生物都能受到陽光的滋養(yǎng)。如果地球變成了立方體,那么磁場將會改變,陽光對各個地方的照射強度和時間變化會比較大,各個地方的生存環(huán)境可能差別很大,即使是同緯度的不同地方差別也會很大。
大科技讀者 ? ?瀟瀟雨落
如果地球從球形變成立方體,那地球上的面貌將大變,立方體的各個角變成高山,各條邊變成山脊,海水可能會被山脊攔住。地球?qū)υ虑虻囊σ矔l(fā)生變化,在引力的拉拉扯扯中,地球在自轉(zhuǎn)和公轉(zhuǎn)時,晃動得可能更厲害,這樣的話,地球上的生物可能就沒那么好過了。
大科技讀者 ? ? 迷茫
2019年第3期閃亮亮讀者問:如果現(xiàn)在有一顆小行星(和殺死恐龍的小行星大小相當)沖向地球,人類有能力用科技手段來解除威脅嗎?怎么做?
我以前看過一部電影,講的是人類發(fā)現(xiàn)一顆小行星(可它并不?。┮矒舻厍?。解決方法是在小行星經(jīng)過月球時讓宇航員登陸(電影里的解釋是月球的引力可以吸引小行星),然后鉆到小行星的內(nèi)部用核彈炸毀。最后宇航員排除萬難成功摧毀了小行星。這種方法或許管用。
大科技讀者 ? ?時光無情心有情
以現(xiàn)在人類的科技能力,我覺得很難解除這個威脅。 現(xiàn)在人類能用的方法無非是炸掉小行星、用引力和斥力改變小行星的路徑。如果用核彈炸掉小行星,一方面發(fā)射一個核彈到太空是非常困難的,而且要在安全距離之外炸掉隕石,就更加困難了。改變小行星的路徑,這要發(fā)射多大的物體到太空才能對小行星產(chǎn)生影響?這個也是很難實現(xiàn)的。
大科技讀者 ? 魚躍龍門
幾年前,人類的菲萊探測器登陸了一顆彗星,雖然不是特別成功,但是也創(chuàng)造了歷史。如果一顆小行星沖向地球,我認為可以再試一次菲萊登陸彗星的技術(shù),讓探測器攜帶大量炸藥到小行星上,對小行星實施爆破。雖然不一定能把小行星完全炸毀,但是可以讓它變小,說不定還能改變它的運行方向呢。對于現(xiàn)在的人類來說,沒有太多可供選擇的方法了。
我認為還可以用激光來將小行星分割,當然,這需要非常強大的激光發(fā)射器,如果能將發(fā)射器運到太空,那就更好了。不過,建造這樣的發(fā)射器需要時間,如果人類在那顆小行星很靠近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那可能來不及。
大科技讀者 ? ?太陽雨
2019年第05期讀者向讀者提出的問題:
如果人類都滅絕了,其他人類近親會進化成像人類一樣嗎?為什么?
大科技讀者 ? ?瀟瀟雨落
如果地球有3個太陽,地球會變成什么樣?生物將如何演化?
大科技讀者 ? ?螢火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