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碑下的小花》寫的是一位很老的老爺爺,每一天、每一年守護在一個小小的陵園里,除草、澆花,陪伴著在過去年代里為了保衛(wèi)祖國和家園而長眠的英雄們的故事。就像那位老爺爺所說的那樣:“只要我還沒死,他們就都還活著,永遠活著,活在我的心里……”
為什么要寫這個故事呢?
首先,正如一位名人所說,幾乎每一個孩子發(fā)蒙開智的心弦,都是由“英雄崇拜”這雙巨手撥動的。人類從遙遠的神話時代開始,就保持著傳播英雄故事、用英雄事跡來激勵自己和后人的傳統(tǒng),直到今天。所以,我們應該從小閱讀英雄故事。
其次,每個小朋友的內(nèi)心深處,都會有一個“英雄夢”。所有真正的英雄,都是實實在在的人,所以,每個人都可能成為英雄。
英雄是祖國和民族最閃亮的坐標。一個不懂得尊重和愛護自己的英雄的民族,不會是一個成功和優(yōu)秀的民族。同樣,一個沒有英雄崇拜風氣的時代,也不會是一個好的時代。良好的社會,都是建筑在英雄崇拜這個基礎上的。我相信,無論何時何地,英雄總是受人崇拜的,將來也永遠如此。
再次,即使是在今天和平、幸福的年月里,我們也不要忘記那些為了國家、為了民族、為了家鄉(xiāng)、為了孩子的和平幸福而英勇犧牲的先烈們。他們是永遠值得后人懷念、尊敬的人!
最后,那些長眠的英雄的無私情懷和高貴精神,就像矗立在藍天下的高大的紀念碑一樣,頂天立地;就像一顆顆飛向遠方的蒲公英種子,是永恒的、頑強的生命的象征。當新的春天到來的時候,它們又會開成一朵朵金色的小花,輕輕地搖晃著,默默地祝福每一個活著的人。
故事里的“小花”,當然是生活在今天的一個小朋友。那么,故事里的老爺爺,為什么叫“太爺爺”?哦,按照年齡推算,如果從參加抗日戰(zhàn)爭那個年代算起,老爺爺活到今天,一定是成了“太爺爺”,也就是小花的爸爸的爺爺了。
對了,這里還有一個小秘密:當我寫“太爺爺”的時候,我很自然就想到了我的爺爺。當年,他就是一位參加過抗日戰(zhàn)爭的游擊隊員,為了保衛(wèi)我們的家鄉(xiāng),他和他的弟兄們一道,在膠東半島的山岡上,在密密的青紗帳里,和侵略者英勇地戰(zhàn)斗過!他的兩個兒子,也就是我的兩位伯父,都犧牲在了保衛(wèi)家鄉(xiāng)的戰(zhàn)場上。
爺爺在世的時候,常常給我講述這些抗日英雄的故事。爺爺年老的時候,也在家鄉(xiāng)的山岡上,一直風雨無阻地守護著他那些好兄弟、好兒子們的墓地。
所以,我寫這個故事,也是有真實的“故事原型”的。我想讓朋友們看到和感受到一種真摯的感情、高尚的情懷和溫暖的意境。
作家亮相
徐魯,著名兒童文學作家,在近三十年間,出版了九十多部作品集,其中有二十多篇作品入選中小學語文教材。
戰(zhàn)爭、犧牲、陵園……這些似乎離我們好遠好遠。陵園里面有什么?小花和紀念碑又有什么關系?對了,還有一位老爺爺!在老爺爺身上,又有怎樣的故事呢?翻到本期《無名書屋》,你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