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彩紅
【摘要】目的 觀察加味補陽還五湯治療缺血性中風急性期的臨床療效。方法 將50例患者進行隨機分組,分成治療組、對照組各25例。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西藥治療,治療組給予常規(guī)西藥連同加味補陽還五湯口服, 對兩組患者臨床療效進行評價。結果 治療組相較對照組中風證候積分水平下降,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6%,對照組為64%。結論 應用加味補陽還五湯治療缺血性中風急性期具有確切的療效。
【關鍵詞】加味補陽還五湯;缺血性中風急性期
【中圖分類號】R2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9.32..02
缺血性中風是臨床常見疾病,該疾病發(fā)病率高,病情發(fā)展迅速,易致殘,易復發(fā),對人類生命健康極具威脅性[1]。本次試驗采用加味還五湯治療缺血性中風急性期,現(xiàn)對相關研究資料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納入病例均為本院2016年10月~2017年6月住院病人,將其中50例缺血性中風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女性患者26例,男性患者24例,患者年齡為46~65歲,平均(60.25±1.11)歲。發(fā)病時間大于6 h,小于72 h,平均(28.02±0.12)h。病情狀況:輕度患者10例,中度患者33例,重度患者7例。將50例患者進行隨機分組,其中治療組25例,對照組25例,經(jīng)統(tǒng)計學分析,兩組患者在一般資料方面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無顯著性差異。
1.2 納入與排除
納入:經(jīng)中醫(yī)辨證為氣虛血瘀型,癥狀:半身不遂,肢軟無力,患側手足浮腫,語言蹇澀,口角歪斜,面色萎黃或暗淡無華,苔薄白,舌淡紫或舌體不正,脈細澀無力等[2]。
排除:①發(fā)病時間大于72 h的患者;②已進行溶栓、血管內(nèi)治療的腦梗死患者。
1.3 方法
1.3.1 對照組
管理血糖、血壓、抗血小板聚集,降脂穩(wěn)斑、去自由基,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依達拉奉、丁苯酞等, 顱高壓明顯者,使用脫水藥物,維持水、電解質平衡,治療14天。
1.3.2 治療組
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給予黃芪30 g,當歸15 g,地龍12g,枳實12 g,川芎12 g,厚樸12 g,赤芍10 g,桃仁10 g,紅花10 g,每日1劑,分兩份早晚口服,針對不能夠進食的患者給予鼻飼法進行服藥治療,治療14天。
1.4 觀察指標與統(tǒng)計學方法
1.4.1 觀察指標
觀察患者臨床效果以及中風病證候積分。
1.4.2 統(tǒng)計學方法
使用SPSS 19.0軟件,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x2檢驗。
2 結 果
2.1 兩組治療前后證候積分比較(見表1)
將本組患者與治療前相比較,P<0.05
2.2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2)
將本組患者與治療前相比較,P<0.05
2.3 不良反應
兩組患者在治療的過程中并未出現(xiàn)明顯的不良反應。
3 討 論
氣虛血瘀是中風的主要致病原因,相關研究發(fā)現(xiàn)缺血性中風急性期從中醫(yī)角度分析是由于氣虛血液不行血瘀凝滯而致,治療應從活血化瘀角度出發(fā),益氣行氣,“氣行則血行”血行則瘀阻狀況解除[3]。人氣血虧虛,則自身推動力欠乏,從而造成血流郁結滯后[4]?!秲?nèi)經(jīng) 》有云:虛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內(nèi)居營衛(wèi),營衛(wèi)稍衰,則真氣去,邪氣獨留,發(fā)為偏枯。為中醫(yī)用加味補陽還五湯治療缺血性中風提供了充分的理論依據(jù)。
補陽還五湯出自《醫(yī)林改錯》,可大補元氣,活血化瘀,主要用作治療氣虛血瘀之中風之癥,加味補陽還五湯方中黃芪具有補氣健脾、益氣升陽之功效 , 枳實具有理氣之功效 ,厚樸具有行氣導滯之功效,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之功效, 川芎具有活血祛瘀、行氣開郁之功效, 赤芍具有散瘀止痛、活血之功效,桃仁具有破血行瘀之功效, 紅花具有活血散瘀之功效, 地龍配伍益氣行血藥物可以治療氣虛血瘀引起的經(jīng)絡不利、偏癱失語。在原方基礎上增加幾味藥來輔助治療主癥更加體現(xiàn)了中醫(yī)辯證施治的宗旨,體現(xiàn)了“以人為本”的治療優(yōu)越性。
參考文獻
[1] Taizen Nakase,Junta Moroi,Tatsuya Ishikawa. Anti-inflammatory and antiplatelet effects of non-vitamin K antagonist oral anticoagulants in acute phase of ischemic stroke patients[J]. 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2018,7(1).
[2] 楊廣訓.補陽還五湯治療缺血性中風氣虛血瘀型療效觀察[J/OL].中醫(yī)藥臨床雜志,2018(09):1703-1704.
[3] 唐衛(wèi)華,張蓓蓓,丁硯兵.針藥“病證結合”早期治療急性缺血性中風的療效觀察[J].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8(18):2733-2735.
[4] 李 海,帕熱合提·吐爾遜.缺血性中風中醫(yī)康復方案治療時間窗研究[J].影像研究與醫(yī)學應用,2018,2(21):236-237.
本文編輯:李 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