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藝術學院美術系版畫教研室 830001)
在崇尚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的時代,技術被用于不同的專業(yè)領域中來。但技法本身各有利弊,如果能夠將兩種技法綜合應用,揚長避短,必將推動專業(yè)語言的發(fā)展,從而擴寬藝術語境,為專業(yè)創(chuàng)作提供更多的語言條件。作為一名版畫工作者和教育者,在新的歷史時期應該以辯證、開放、包容的態(tài)度來看待“藝術與技術”的關系,以靈活、自由的融入到當代版畫創(chuàng)作和教學中來。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fā)展,銅版畫語言技法不斷發(fā)展和更新,銅版畫照相制版技法油然而生,其技法是利用照相感光的復制手段在具體的銅版材上制作印刷版的一種方法。近年來,在跨界、多元、綜合理念擴展的背景下也使夸行業(yè)、專業(yè)的技術被用于銅版畫照相制版專業(yè)技術領域中來,銅版畫照相制版技法和手段進一步走向了精進。然而,照相制版技法的視覺效果仍達不到數碼高清照片的視覺清晰程度,仍然存在著不足和問題,通過觀察銅版畫照相制版的作品我們會發(fā)現作品畫面與以往照相制版視覺效果不同的是會有更多細微的細節(jié)亮部,灰層次豐富,但與數碼高清照片比較丟失的細節(jié)成分還是較多,與傳統(tǒng)飛塵蝕刻作品比較整個畫面黑白灰層次并不是很鮮明,物質感與繪畫感較弱,畫面會給人虛弱、輕薄的感覺。
如果能夠將銅版畫照相制版與傳統(tǒng)腐蝕技法結合起來制版,就會彌補兩種技法的不足,形成昂長避短的結果。作品畫面表現為色調既有疏密變化又有深淺變化,能夠提升畫面的視覺強度,在灰層次豐富的基礎上畫面厚重,飽滿,畫面給人以在繪畫感,物質感和視覺沖擊力得到進一步提升的視覺效果。從而豐富和發(fā)展了銅版畫的藝術語言,為銅版畫創(chuàng)作發(fā)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為達到兩種技法自然統(tǒng)一結合的理想視覺效果,應該在照相制版技法上以制作出高質量的作品為前提,為與腐蝕技法的結合做好充足的準備,所以與以往銅版畫實驗室選擇照相制版技法也不同。
1.首先要檢查版材表面情況,如果無明顯痕可直接選用1500—2000目砂紙進行打磨,如有不平整和粗糙劃痕則必須經過由低目數砂紙到高目數的打磨,通過對銅版細致的打磨來獲取得平整、光滑的版面。獲得光滑、干凈的版面對于覆貼感光膜及后續(xù)階段至關重要。
2.打磨版材及去氧、脫脂處理一定要運用耐水砂紙蘸水打磨,這可有效避免銅版粉塵飛入肺中。祛除氧化層:首先,調配火堿,準備500毫升的容器,用200毫升的食醋加入,50克食鹽,再加入200-250毫升的水。然后傾倒冰乙酸溶液到整個版面,抹勻幾秒鐘后用清水沖洗干凈,最后快速地用干凈吸水海綿塊或干抹布擦干版面。注意:動作不要遲緩,否則銅版會很快被氧化的。脫脂處理:脫脂對于感光膜能否緊密地貼合于表面上非常重要,如果版材表面還存有油脂就會影響感光效果。首先,戴手套傾倒醬油于版面上并使之分散均勻,然后用水沖洗干凈,在用水沖洗版面時檢查版面是否還存在油脂。注意:如果水膜能夠均勻散布于整個版面上而不是局部聚合就可以確定版面無油脂了。
3.碾壓感光膜于版材上。首先;準備大于或等于畫幅尺寸的厚白紙板,在暗房安全光下用鋒利的刀在潔凈的玻璃板上裁切比版面略大的感光膜,然后將裁好的感光膜放置入畫箱或畫夾中防止被曝光。
碾壓感光膜一定要用干凈且極為平坦的壓床表面,用一塊比感光膜尺寸略大的光滑新白卡紙置于壓床上。調試比平時印刷較輕的壓力并抽出毛氈。以免壓力過大損壞感光膜。用防塵擦鏡布或鏡頭紙擦拭白卡紙板、銅版機壓床及銅版表面,盡可能的清除掉所有灰塵顆粒。以免影響覆膜效果將感光膜放置在白卡紙板上,輕輕揭起感光膜一角的內保護膜,揭開內保護膜后感光膜即會自然平鋪于白卡紙板上。將銅版無油脂面向下,避免手指直接接觸后置于感光膜表面上使之粘著牢固,之后將不再移動。將另一張干凈白卡紙板覆蓋在銅版上,然后在機器壓力下緩緩壓膜。在暗房里用鋒利的刀裁切掉銅版四周多余的感光膜。過程結束后即可進行感光處理。
4.計算機處理感光圖像
利用計算機軟件調整處理圖像,而以往制版過程中只是將圖像輸入計算機直接輸出打印,缺少對圖像處理提高畫面質量這一環(huán)節(jié)。將圖像輸入計算機形成可以打印的光柵圖像,通過PHOTOSHOP軟件創(chuàng)建位圖。要將圖像處理成用于銅版畫照相制版的圖像,首先要把圖像轉換成黑白形式,如果是色調層次豐富的圖像,必須將圖像轉換成由疏密、大小不同的點排列組織的位圖。將圖像創(chuàng)建擴散抖動的高清晰位圖。(1)在軟件中執(zhí)行“圖層-合并圖像”命令。根據圖像輸出的面積決定圖像最佳分辨率285ppi。(2)將圖像調整到灰度模式執(zhí)行“圖像-模式-灰度”命令。(3)調整這個灰度圖像在色階選項中執(zhí)行“圖像-調整-色階”命令。將輸出色階欄中的滑塊移動到暗灰色選項,由暗灰色選項中輸出的半色調網點能在插墨時最大限度的被保留。(4)將圖像轉換成位圖模式執(zhí)行“圖像-模式-位圖”,這時圖像就由灰度調整到有黑白網點組成的條紋圖像,接下來根據需要圖像就制成擴散抖動的圖像了。(5)在方法列表里選擇擴散抖動。調整擴散抖輸出動分辨率為90lppi。這時半色調網點更細,置于網點能不能全部依附到一塊版上那就要看顯影環(huán)節(jié)了。(6)點擊確定。(7)在視圖菜單里選擇“實際像素”查看圖像效果。(8)將處理好的圖像保存于計算機。經過噴墨輸出打印就可以獲得適合曝光和顯影的高清圖像和版面了。
5.暴光
暴光前首先要調配顯影液 10克蘇打(無水碳酸鈉)+ 每升水溫度控制在20攝氏度到25攝氏度之間。用電子秤準確稱量足夠定影克數的蘇打于量杯中,調制足夠覆蓋版面大小的相對容積蘇打顯影溶液置于塑料槽中。將蘇打溶解于少量熱水中,然后用另一個量杯準備好22攝氏度到26攝氏度的溫水。把量杯內溫水和足夠容積的蘇打溶液混合,然后將顯影液倒入槽或盤中并放入一塊干凈的海綿。
應選擇在真空曬版機中曝光,因為它要比之前的室外自然曝光更加穩(wěn)定。將貼有感光膜的銅版在真空曬版機中面向暴光燈方向放置,然后依次打開真空吸附和紫外線燈。
暴光規(guī)律是時間越短越黑、越長越亮。對于圖像的暗面暴光圖像,要前先制作一塊用1500目砂紙打磨并填好油墨的透明菲林片在銅版上。進行第一次曝光(時間40-80秒),然后花費與第一次曝光同樣時間。通過二次曝光使版面暗部出現細點,從而使印刷后的作品色調產生變化,否則圖像就會如同飛塵技法腐蝕過量后得到的中心空白效果。這樣的曝光方法要比之前的銅版畫照相制版過程中曝光放法效果會更好,導致印刷后作品的暗部更加實在。
6.顯影
一次顯影:在暴光充分以后,將銅版從真空曬版機中取出,撕去表面的另一層塑料保護膜后放入顯影液當中,首先靜置時間一分鐘后,再連續(xù)不斷地用海綿輕輕擦洗銅版表面一分鐘。(注意:顯影過程中要不斷仔細檢查版面的情況,當圖像黑色部分開始逐漸透出底部版材物質的顏色時,說明顯影時間合宜。)顯影完畢,首先用海綿蘸水清洗版材,用百分之五的冰乙酸加上百分之九十五的水配制成的保護溶液均勻清洗版面。
7.印刷
將四邊打濕用耐水砂紙輕輕打磨邊緣上多余的物質。用植物油或其他油類浸透第一次印刷前的銅版表面一小段時間,然后用干凈抹布擦去多余油脂。避免在印刷時紙會被版上的粘性物質黏結住。
用小墨滾滾墨,因為藍色的感光膜表面要比正常印刷銅版時更加不易著墨。然后就可以在印刷機上印刷,通過印刷后獲得的作品與之前銅版畫照相制版作品比較發(fā)現作品更加精細、耐看,畫面產生更多的微妙細節(jié),在視覺上更加清晰,平整。完成印刷之后,用刷筆及植物油及時清洗版面。如圖1
圖1
因照相制版印刷后得到的圖像以網點狀呈現,所以蝕刻以點刻才能與其自然結合,技法上要選擇傳統(tǒng)飛塵蝕刻技法。在結合過程中可以在經過腐蝕后的版上選擇飛塵技法繼續(xù)蝕刻,但由于在飛塵腐蝕過程中需要封堵版面會留下割裂的痕跡,在視覺效果上不夠統(tǒng)一,固選擇分版腐蝕的方法。
1.首先準備好與照相制版面積大小相同的銅板材,將版面處理至潔凈平滑。
2.將照相制版印刷出來的作品轉印在已處理好的銅版上。注意在轉印過程中要迅速,以免畫面油墨干后難以印刷在版面上。
3.在轉印后獲取的版上根據所需要的形象進行圖形處理,把需要飛塵增加層次的面積留出來,把不需要的面積根據虛實關系用工具制圖像。
4.在有形象的版上進行飛塵技法制版,根據畫面需要可選擇不同大小的飛塵顆粒,在暗部區(qū)域應選用飛塵箱,飛塵顆粒大小要選擇120目以上的,飛塵箱的優(yōu)勢要比手工飛塵更加均勻。蝕刻后將版面處理干凈,用銅版工具壓刀壓磨版面已獲得需要的明度效果。如圖2
圖2
將用飛塵技法制作好的版面與照相制版技法制作好的版面,上墨擦版,以備印刷。以照相制版技法的版為主版,以飛塵蝕刻的版為套版,先印主版后印套版,印刷前將版的位置做好標記,以免錯位影響作品的畫面質量,因此對版是兩種技法結合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印刷后就可以得到彌補兩種技法不足而取其優(yōu)勢的視覺效果,作品給人以既有照相制版技法的疏密變化的視覺清晰效果,又有蝕刻技法的深淺變化,畫面厚重,飽滿,繪畫感強的版畫作品。如圖3
圖3
在科技創(chuàng)新和訊息高速發(fā)展的今天,藝術家對于一門專業(yè)藝術語言的實踐和探索,在身體力行的付出藝術勞動的同時,更應該靈活辯證的去觀察和思考藝術與技術的關系。在藝術與技術的關系認識和處理上,主體的人作為連接藝術和技術的執(zhí)行者,沒有必要將藝術決定技術或是藝術在先技術在后的順序絕對化,導致藝術創(chuàng)作者被囚禁在象牙塔之中,形成孤芳自賞的尷尬的境遇。相反,在科學技術強大的今天,放開眼界將不同專業(yè)、行業(yè)的技術跨界應用的本專業(yè)的實踐和探索中來,尋找和發(fā)現更為貼切和適合表達藝術家的思想和觀念的技術和方法,形成耳目一新的藝術表達方式及視覺呈現形式,甚至由于技術的革新,從根本上轉變了藝術家的思想和觀念,“由技入道”也可以成為當下藝術創(chuàng)作的一種方式。作為版畫藝術工作者,在強化人的主體意識和本質力量發(fā)展的同時,更應該以開放、包容的態(tài)度,靈活、自由的進行藝術語言的實踐和探索,做到在宏觀上要把握好在新時代條件下藝術與技術的發(fā)展方向,又能夠站在具體微觀領域里的體驗和感知當代技術的優(yōu)勢,其作品在整體上才能反映出時代的靈魂,呈現出藝術和技術的時代價值,這樣在新時代的發(fā)展中,藝術創(chuàng)作者才能將個人釋放出來,在藝術與技術的高度統(tǒng)一中,靈活自由的進行藝術創(chuàng)造,推動中國版畫的實踐和發(fā)展。
在新時代條件下中國版畫的發(fā)展是充滿希望的,在中國版畫創(chuàng)作發(fā)展的過程中版畫家要更加積極和主動姿態(tài)參與到當下的藝術創(chuàng)作中來,唯有符合時代的發(fā)展和要求,才能創(chuàng)作出具有時代精神與個人靈魂高度統(tǒng)一的優(yōu)秀藝術作品,才能履行藝術家的現實職責。在版畫領域里,藝術與技術的關系問題,存在于以往任何歷史時期,從來就沒有任何標準答案能夠化解其矛盾,時光飛逝,或許代表每個歷史階段的版畫優(yōu)秀作品正是解決其問題最佳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