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翔
明朝徐霞客登黃山時感慨道:“薄海內(nèi)外之名山,無如徽之黃山。登黃山,天下無山,觀止矣?!秉S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黃山市境內(nèi),有72峰,主峰蓮花峰海拔1864米,與光明頂、天都峰并稱三大黃山主峰。黃山是中國十大風景名勝唯一的山岳風光,他就像一幅大美的畫卷,且讓我來將畫卷慢慢展開。
坐在纜車上凌空俯瞰,一道道山澗被一座座拔地而起的山峰包圍著,千峰逶迤,萬壑并茂,莽莽蒼蒼。有時山峰溫文爾雅,婉孌作態(tài),畫出柔和的、淡雅的線條,宛如煙雨朦朧的江南,翠綠色的樹木包裹著原本赤裸的黃山肌膚,將他的陽剛之氣,掩蓋在一片柔美之中。
黃山之美首在奇峰。上到光明頂,這里平坦而高曠,天都、蓮花、玉屏諸峰一覽無余。站在光明頂上,白云在腳下洶涌翻騰,群山就像高高峙立的海島。藍色的天,白色的云,淡淡的霧,綠色的樹,灰白色的山體,凌空壁立的懸崖峭壁,直插云霄的連綿山峰……這一切組成美景的元素,被山風吹動著,一刻都不停息地分散再組合,一刻都不間斷地上演著山云之戀。
登上蓮花峰頂,頓感天近咫尺,星斗可摘。蓮花峰是黃山最高的山峰,中間主峰突起,周圍許多小山峰團團簇擁,看起來就像一朵仰天怒放的蓮花。登上天都峰,山峰如利劍,鋒指九天,千丈絕壁,直立如削,下臨斷層深壑,階石層層疊立,鐵欄環(huán)環(huán)相連,險峻無比,步步驚心,峰頂卻突然平闊,懸著的一顆心總算安穩(wěn)了一下。玉屏峰的石峰如一列疊折的屏風,或高或低,綿延里許,屏北危崖如削,崖罅或綴奇花異草,或綴紫藤石木,儼然一幅濃墨重彩的畫卷,屏頂虬松古柏各展雄姿,時有蒼鷹翱翔其上。云門峰巖壁分開如門,相對而立,高入天際,云氣在兩峰間吞吐。始信峰峰林小巧玲瓏,懸崖突兀,臨空而立,煙云環(huán)繞。青鸞峰狀若青鸞蹲立,又似飛馬騰空。
站在鰲魚峰頂四面環(huán)視,只見黃山是一片松與石的海洋,山峰也是石頭,石頭也是山峰,千奇百怪的松樹長在奇形怪狀的石頭上,到處都是松樹,到處都是石頭,奇松怪石,相映成趣。
那些千奇百怪的石頭星羅棋布,姿態(tài)嶙峋凜冽,如同天兵戰(zhàn)場布陣,遺落峰林之間,似人似物,似鳥似獸,情態(tài)各異,形象逼真。它們的命名結(jié)合著優(yōu)美的神話傳說,如詩如畫,形神兼?zhèn)?。仙人指路,就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著手臂指向前方。天狗望月,像二郎神的哮天犬站在陡峭的山峰上,翹著尾巴目不轉(zhuǎn)睛地望著天空。仙女彈琴,兩塊巨石一高一低,遠遠望去,就像一位美麗的仙女端坐在琴前,姿態(tài)優(yōu)雅地彈著琴,仿佛有悠揚的琴聲陣陣傳來。猴子觀海,一塊形如猴子的石頭,兩只胳膊抱著腿,一動不動地蹲在山頭,望著翻滾的云海。金雞叫天門,一堆雄雞狀的石頭,尖尖的嘴對著天門坎,振翅欲啼。始信峰右側(cè)立著一排石頭,好像幾位穿著道袍、頭挽發(fā)髻的仙人,其中兩個面對面坐著,中間一棵樹冠平平的松樹,像平放的棋盤,這就是傳說中對弈了千年的仙人下棋。旁邊一塊石頭高高矗立,好像一位穿著官服,戴著烏紗帽,背著雙手的人凝神看棋局,這是丞相觀棋。仙人背包在丞相觀棋的對面,背上鼓鼓的,好像背著一袋東西,像是帶給下棋的仙人的寶物哩。
黃山已被命名的怪石有120多處,黃山怪石從不同的位置,在不同的天氣觀看,可謂“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黃山松以石為母,以云為乳,奇美挺秀,七十二峰,處處都有青松點染,如一支支神奇的畫筆,把五百里黃山抹上了生命的色彩。
初登黃山,便可見一些枝干較扁、綠冠平頂、針葉粗短的林木,蒼翠濃密,干曲枝虬,當一陣輕風吹來,搖曳出滿山谷的陣陣松濤,宛若天籟之音,這就是黃山松。山頂上,陡崖邊,處處都有它們?yōu)t灑、挺秀的身影,或倚岸挺拔,或突兀在峰頂,或攀附在懸崖峭壁,或峭立在萬丈溝壑,或倒懸空中,或冠平如蓋,或尖削似劍。
黃山松大多長在巖石縫里,只要有一點塵土就能立腳,緊摳住崚嶒的巖石,往往在斷崖絕壁的地方伸展著它們的枝翼,塑造堅強不屈的形象,歷經(jīng)風霜雨雪依然煥發(fā)著勃勃生機。那些松樹千姿百態(tài),或蜿蜒曲折,盤地如蒼龍;或巨臂遮天,挺拔似擎天巨人;或翠枝舒展,如流水行云;或矯健威武,如猛虎下山。有的循崖度壑,繞石而過;有的穿罅穴縫,破石而出;有的枝干多變,直處坦率,彎曲內(nèi)含,顯出青龍?zhí)缴街疇?;有的曲中有直,變化非凡,似蛟龍入海之態(tài)。忽懸、忽橫、忽臥、忽起,無樹非松,無石不松,無松不奇。鳳凰松展翅欲飛,麒麟松勁健騰躍,豎琴松輕歌低吟,連理松纏綿親昵,迎客松伸出長長的手臂,望泉松樹冠伸向湯泉,似在探望湯泉之勝,貼壁松緊貼巖壁,倒掛松倒掛高空。正因有了遍布峰林溝壑的黃山松,于是,黃山的景美了,山活了,風動了,云涌了,雨多了,泉響了……連山石也有了靈氣。難怪古人說:“黃山之美始于松?!?/p>
群峰競秀與泉瀑溢趣相映成趣。瀑布似玉帶如白練,隨意在懸崖峭壁間揮灑飄逸。百丈瀑順千尺懸崖瀉下,落入清澈無比的百丈潭之中,呼嘯的山風將飛瀑吹起來,像無數(shù)潔白的綢帶在青山前舞動。九龍瀑懸掛在百丈危崖上,從羅漢峰與香爐峰之間傾瀉而下,沿著山勢跳躍著,舞動著,在好幾重山峰上蜿蜒折疊,每疊一次就有個水潭,一共有九道瀑布和九個水潭,宛如九條騰空而降的白龍。人字瀑從紫云、朱砂兩峰之間流出,清泉分兩路沿壁下瀉,形成人字形流下。近觀人字瀑,瀑布以雷霆萬鈞之勢撞擊著瀑槽中嶙峋不平的巖石,轟鳴如雷,又被亂石擊起,噴射高空,散成無數(shù)道水簾,紛紛揚揚,四處飄灑下來,攪得滿山飛雨,一片煙霧。
黃山的主旋律是在云霧中,云海是裝扮黃山人間仙境的神奇美容師,是黃山第一奇觀,以它變幻不定的身影賦予這座名山以神奇的色彩。
到達始信峰時,云霧緩緩從足底升起,慢慢地、悠閑地在山峰間游蕩,在清風的挑逗下,演繹著一個個精彩的故事,時而變換成小山似的發(fā)髻,時而飄下一條長長的絲帶。有時,云霧繚繞中,突現(xiàn)白玉般超凡脫俗的云山,繼而轉(zhuǎn)化出仙山浮島。有時,云海深處白云裊裊,像羊群出欄在天穹漫步,又似雪浪花飛濺天河。有時,飄忽的云霧把一個高高的峰尖遮住,慢慢幻化出一個白發(fā)老人來,在云霧里時隱時現(xiàn),神奇魔幻。一會兒,浮現(xiàn)出天上宮闕,轉(zhuǎn)瞬間又變成瑤池……
煙云飄動,修著黑色脊梁的山峰露出自己雄渾的臂膀,似乎也在移動,山峰云霧相幻化,瞬息萬變。人到哪兒,云兒也跟著到了哪兒,甚至伸手就能摸到。漫天云朵隨風飄移,時而上升,時而下墜,時而回旋,時而舒展,構(gòu)成一幅奇特的千變?nèi)f化的云海大觀。有時像波平如鏡的大海,浩浩淼淼,水波不興,就像天女鋪就的白白的大地毯,美麗而又柔和。有時又像波濤洶涌的大海,雪白的云團像海浪一樣在空中翻滾著,碰撞著,擁擠著,激起千堆雪浪。峰石在云海中時隱時現(xiàn),宛若大海中的無數(shù)島嶼,似真似幻,峰石的實景和云海的虛景絕妙的配合,一片煙水迷離,使人感到一種縹緲的仙境般的美。貢陽山麓的“五老蕩船”在云海中顯得尤為逼真;西海的“仙人踩高蹺”,在飛云彌漫舒展時,現(xiàn)出移步踏云的奇姿;光明頂西南面的茫茫大海上,一只惟妙惟肖的巨龜向著陡峭的峰巒游動,原來那“龜”是在云海上露出的山尖。云海變幻莫測,一會兒是萬馬奔騰,一會兒是一望無際的雪原,一會兒出現(xiàn)了一座巨大的躺著的雪山;一會兒雪山接踵,懸崖林立;一會兒雪封千里,幾條冰河嵌在其中;一會兒是一片大朵大朵的蘑菇團,一會兒又是大片的珊瑚林。
如此黃山一游,才能更加懂得“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的真諦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