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成玉
在第18屆農(nóng)心杯三國圍棋擂臺賽上,中國的先鋒范廷鈺刮起一波七連勝的旋風(fēng),創(chuàng)造了歷史,在中國棋手未損一人的情況下,直接逼出韓國和日本的主將。隨后,他與韓國圍棋第一人樸廷桓的對決成了棋界矚目的焦點(diǎn)。如果范廷鈺勝,則百分之九十會“一桿清臺”,因為日本主將的實(shí)力遠(yuǎn)在他之下。照此設(shè)想,他完全可以憑一人之力終結(jié)擂臺賽。樸廷桓“壓力山大”,如果輸?shù)舯荣?,韓國圍棋將面臨第一次在一屆擂臺賽上一盤不勝的窘境,這將是一個圍棋大國的屈辱。最終,樸廷桓頂住壓力,頑強(qiáng)地贏了此局。很多人都為范廷鈺感到惋惜,如果可以九連勝“一桿清臺”,那將會成就一個多么罕見而偉大的千秋霸業(yè)啊??墒?,輸棋之后的范廷鈺并沒有過多的失望,他對自己的表現(xiàn)很滿意,雖然沒有“一桿清臺”,但精彩刺激的過程,是一段百轉(zhuǎn)千回、蕩氣回腸的美妙之路,足以令他回味半生。
我想,這種心態(tài)才是決定范廷鈺七連勝的最關(guān)鍵因素吧。他享受的是過程,而不是最終的圓滿。
人生何必要過分追求完美呢,美妙的路,不必一走到底。
其實(shí),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和事,完美并不是一種生活態(tài)度。美學(xué)中有所謂的“缺陷美”,不但不會破壞整體美,反而會使原有的美變得更美,因為這樣的美更貼近自然和真實(shí)。沒有缺點(diǎn),過于完美,反而會令人感到不親近、不真實(shí),難以產(chǎn)生美感和共鳴。就像寫小說,如果你把一個人設(shè)計得一點(diǎn)缺點(diǎn)都沒有,完美無瑕,過于“高大全”,就會有臉譜化的嫌疑,一點(diǎn)兒都不真實(shí),那樣的作品自然沒人愿意看。
有一個圓,被砍出一個缺口,從此它活著的全部意義就是去尋找那個被砍掉的碎片,它想要找回一個完美的自己。由于有缺口,它滾動得非常慢,因此而欣賞到沿途美麗的鮮花,聽到鳥兒動聽的歌聲,還可以和蟲子們聊聊天,享受著陽光的溫暖……終于有一天,它找到了那缺失的碎片,變回了完美的圓。可是,它突然發(fā)現(xiàn),這樣的自己滾動得太快,眼前的一切都匆匆而過,模糊一片,它錯過了花開,屏蔽了鳥語,漠視了蟲子……除了呼嘯而過的風(fēng),它再也無法親近任何一件美好的事物。當(dāng)意識到這一切時,它毅然舍棄了歷盡千辛萬苦才找到的碎片。
世界上的萬事萬物沒有盡善盡美的,過度要求完美可能會造成心里失衡。每個人的一生都不是完美的一生,或多或少都有缺憾,正因為這些“缺陷美”,才使我們的人生更加精彩,生活才更富有新意。
相比于滿月,我更喜歡那個慢慢攀爬著的瘦弱的上弦月。
一個得了惡疾的母親,臨終時留給尚未成年的孩子一封信,信里說:“媽媽不能陪你走完全程,剩下的路,你要堅強(qiáng)和勇敢,好好走,快樂地走,一定要走得很美妙……”
我看到的是一個母親隱忍著淚水,在告訴她的孩子,人生有很多缺憾,不必太過悲傷。
我在網(wǎng)文《長島的雪》中看過一句話:“當(dāng)我明白長島沒有雪的時候,我學(xué)會了淺嘗輒止。”這真是比雪還有意境的一句話。人的欲望是無止境的,而我們的生命是有限的,無論如何,我們都不應(yīng)該無謂地?fù)]霍生命。淺嘗輒止是醫(yī)治“欲望癥”的最佳良藥,它讓我學(xué)會了不再深究,不再固執(zhí),不再糾結(jié)于華麗的場面,以及某一種來自欲望層面的誘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