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曾 穎
第一次見到小梅,是在一處兇殺案現(xiàn)場。那時我在縣電視臺當記者,縣電視臺的工作分得沒那么細,哪里有事我就往哪里跑。主任說山上發(fā)生了一起兇殺案,一個流竄犯把一位老太太殺了,不知出于什么動機,把尸體分成了幾塊,往山坡上東撒西藏。想想那個畫面,所有在場的記者都本能地往后退了一步,把我晾在了前面。
雖然知道不一定播得了,但我還是惴惴不安地上路了。車子距離案發(fā)現(xiàn)場幾公里,就覺得平日里山清水秀的風(fēng)景,罩上了一層令人汗毛倒豎的恐怖色彩。
到了現(xiàn)場,我們在警戒線外架起機器,心懷忐忑地關(guān)注著來來往往忙碌的人們,每有響動,就像鵝一樣伸長脖子觀望。
這時,有個女孩從半山腰走了下來。陽光從她背后照過來,把她迎風(fēng)揚起的頭發(fā),暈染成一條條舞蹈著的金線。
那是我第一眼看到的小梅,美得像電影里的慢鏡頭。
然而,接下來的畫面就不那么美了—她的手里抱著一只腳。對,是一只腳!那位受害者身體的一部分。
這是小梅給我的第一印象:美麗和大膽都超出想象。
后來,我們因工作有交集而認識,并成為朋友,我對她的這個印象一直沒變。
說起小梅的大膽,可不是尋?!芭疂h子”能夠匹敵的,許多男兒也不敢和她比膽量。她干過的許多事,我想想都覺得脊背發(fā)涼。
比如,當年她剛從警校畢業(yè),一個人背個小包去離家300多里的縣公安局實習(xí)。領(lǐng)導(dǎo)問她有沒有住處,她說沒有。領(lǐng)導(dǎo)就試探著問她,說辦公樓5樓還有一間儲藏室,介不介意先將就一下。領(lǐng)導(dǎo)是個中年婦女,她也知道5樓太冷清了,下班后一個人都沒有,而且儲藏室離法醫(yī)工作室不遠,想想都覺得有些恐怖。
但小梅毫不猶豫地答應(yīng)了,高高興興地去做了打掃,把小小的儲藏室收拾得干凈利落。每天上班下班,起居正常,從沒有睡不著和恐懼的感覺。那棟辦公樓我去過,是20世紀90年代的產(chǎn)物,沒有電梯,過道黑如山洞。儲藏室在那層樓的最東邊,廁所在最西邊,想想每晚在半夢半醒間穿越100多米長的走廊去一趟廁所,還要經(jīng)過法醫(yī)工作室,我就膽大不起來了。
小梅聽我這么說,笑得花枝亂顫:“這算得了什么嘛。你沒有去過我家,我家的小院子三面被樹林包圍,方圓一公里內(nèi)再沒有人家。一到晚上,黑暗像一塊石頭,把燈光壓得像一顆隨時都要碎掉的水珠。我的爸爸媽媽在外地打工,留我一個人在家,我從來都沒感覺害怕過。怕是一種奢侈品,只有被愛著的和有想象力的孩子才有。這兩者我都不具備,所以我不怕?!?/p>
可以把黑暗比作石頭,把燈光想象成水珠,還說沒想象力?我對她的回答抱以不太滿意的微笑,故意抬杠,說她的結(jié)論是歪理。
她說:“什么是歪理?女孩兒,特別是漂亮女孩兒都應(yīng)該膽???楚楚可憐的表情和連兔子都怕的矯情是最好的化妝品,可以把女孩兒裝扮得更可愛,更能引起別人的憐愛和呵護。但這些對我這樣的留守兒童來說沒用。就像一個嬰兒,如果他一哭,就能喚來乳汁和大人的愛撫,他當然會把哭當成交流工具;如果他哭破嗓子也沒人應(yīng)答,漸漸地,他就不再哭鬧了。就像我對恐懼的感覺一樣,我也許曾經(jīng)怕過黑,但怕也沒用,因為身邊沒有人會聽你訴說,而且小伙伴們大多和你一樣。至于大人們,他們所要面對的,遠比樹林背后的黑暗更可怕。所以,我說恐懼是奢侈品,只有被愛著的和有想象力的人才有。就像你第一次看到我時,我抱著一只腳,在別人眼中,那也許是一件恐怖的東西,但對于我來說,卻是見慣不驚的。小時候,我們沒什么地方可以玩,村子后面的墳園就成了我們的樂園。我們在墳園里玩過家家,偶爾看到被野狗拖出的一條腿,根本就沒覺得是個事兒。我不怕那條腿,跟你們不怕旋轉(zhuǎn)木馬是一樣的!”
她說這話的時候,頭一揚,故作頑皮地笑了,笑容燦爛如陽光一般。
但我從她的眼睛里,分明看出了一絲異樣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