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郝 靖 圖/海 濤
出個題目考考你:英國人寫的字叫英文字母,日本人寫的字叫假名,那中國人寫的字叫什么?
哈哈,不用擔心,這不是腦筋急轉彎。正確的答案就是“漢字”啦!
說到漢字,我們每天都會寫。雖然漢字的“漢”來源于中國歷史上一個強盛的朝代——漢代,但其實中國文字發(fā)展到漢代,已經相當成熟了。
和英文字母不同,漢字是一種表意文字,很多漢字的基本意思,你都可以從字的外形上看出來。什么?你說你看不出來?嗯,那也很正常。一方面是許多漢字演化到現(xiàn)在,字形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和它們誕生時“長得”不一樣了;另一方面,自然就是你不知道“看”的方法啦!下面,就讓我找來幾個甲骨文,為你講講漢字的奧秘吧!
作為一名學生,這個字你應該再熟悉不過了。你瞧,一左一右兩只手,拿著兩根細細的東西,下面是座房子。這個字就是“學”(其繁體為“學”)。那兩根細細的東西,有人說是計算用的算籌,也有人說是占卜用的蓍(shī)草,不管是什么,這都表示一個人在房子里練習技能或學習知識。后來,人們在這座房子下面加上一個“子”字,特指“學”的人是一個孩子。
有人“學”,當然就得有人“教”??炊皩W”的意思之后,這個“教”字你是不是一眼就看明白啦?一個孩子正在學知識,旁邊還有一只拿著教鞭的手,這就是“教”。
雖然我們天天都要學習,但“學”和“習”可不是一個意思!“學”是掌握知識和技能,而“習”的意思是“反復”,也就是“不斷練習”。你看,一只張開雙翅的鳥,迎著太陽不斷撲扇著翅膀,這就是“習”(其繁體為“習”)。
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學習成績好自然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情。那么在古人眼中,最美好的事情是什么呢?你看這個“好”字,一邊是一個小孩子,另一邊是坐在一旁的媽媽,一家人團團圓圓、幸??鞓罚@就是“好”。
你在課堂上會學到什么?語文、數學、英語、音樂、美術……這些都屬于“文化”。文化離不開人,有了人,才會有文化,所以“文化”這兩個字,最初都和“人”字有著密切的關系。
先來說說“文”。很久以前的人們,過的是與自然為伴的生活。人們羨慕野獸身上那美麗的皮毛,于是很多人會把各種顏色的顏料涂在身上裝飾自己。不同顏色交錯形成的紋理和圖案,就是“文”。你看,甲骨文的“文”字像不像一個張開雙手、身上涂著花紋的人?我們平時寫的“文章”“作文”,也要用各種優(yōu)美的詞語進行裝飾,這也是一種“文”。
再來說說“化”。這個字特別有意思,樣子像一個翻筋斗的人。這個人一會兒站著,一會兒又“拿大頂”,翻來覆去,停不下來,一直在“變化”自己的姿勢。變化,就是“化”的本義。
最后再來認識兩個字吧!左邊這個字,看上去像一根旗桿插在了一個洞的正中間,它就是“中”。左下這個字,由表示兵器、軍隊的“戈”和表示土地的“口”組成,有了一塊土地,派軍隊把它保護起來,這就是“國家”的“國”。這兩個字連起來就是“中國”。作為一個中國人,這兩個字你可一定要學會喲!
看過這些甲骨文,你是不是對我們日常使用的漢字有了更深的了解呢?現(xiàn)在,請你找一張白紙,在上面用甲骨文寫下“好好學習”“文化中國”這八個字,看看你能不能全部寫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