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馬連成
兒子陪父親在醫(yī)院走廊散步,來到了窗前。父親的目光突然停留在窗外,似乎被什么所吸引。原來是醫(yī)院院子里的一面五星紅旗正在迎風飄揚,紅的是那么鮮艷!
“大川(兒子的小名),你看見那面紅旗了嗎?”父親輕聲問道。
“是的,爺爺”正看手機的兒子,回頭奇怪地望著爺爺。
“哦,看見紅旗,讓我想起了紅領巾?!备赣H說。
“紅領巾?”
父親是生在解放前,成長在紅旗下的一代人。他是1945年生人,年齡整整比共和國大四歲,也算是同齡人了。在父親那代人眼里,對祖國的概念,對紅旗的信仰,對佩戴紅領巾的光榮是何等神圣!可以說父親這輩子,是真正見證了共和國成立70年來,我們的祖國從貧窮落后到富強輝煌的整個奮斗歷程。
想起父親曾經(jīng)說過的話,“孩子呀,人這輩子,沒有翻不過去的山,沒有過不去的坎。咱國家發(fā)展到現(xiàn)在,容易嗎?”我有時也會對孩子講起,人生的味道,就是經(jīng)歷!國家的偉大,也是經(jīng)歷。
父親說,1952年也是在春天,紅領巾佩戴在了他的胸前。老師帶著他們在操場上的紅旗下大聲宣誓:我熱愛中國共產(chǎn)黨,熱愛祖國,熱愛人民,好好學習,好好鍛煉,準備著:為共產(chǎn)主義事業(yè)貢獻力量!
隨后領讀人張老師行隊禮:“準備著!”
全體新隊員高高舉起小小的手臂:“時刻準備著!”
看著同學們心里都樂滋滋的,光榮呀!比吃了蜜還甜!
兒子再次收起手機,望著爺爺臉上蒼老卻燦爛的笑容,不解地問道:“光榮,比蜜還甜?”
上世紀80年代,佩戴著紅領巾的學生正在認真地上音樂課
“是的,孩子。那種神圣的‘光榮’,你們這代人可能已體會不到了。不過咱爺仨的入隊宣言卻是一樣的,不信你問問你爸?!眱鹤勇牶笏坪趺靼琢耸裁?,隨后他笑了,我們都笑了。
回來想起父親的這種甜蜜,是經(jīng)歷過“困苦”的人,才能體會得到的。簡單地講,生在蜜罐里的孩子,物質豐富的同時,精神食糧卻在漸漸匱乏了!父親對那份“光榮”的珍重,雖然紅領巾是紅旗的一角,當年佩戴在父親的胸前時,就像一面鮮艷的紅旗,是一份責任、一種力量,無論何時記起,都會喚起那顆年邁卻不忘初心的激情,為之驕傲!
父親放開我的攙扶,獨自邁步回到病床。兒子不解地問我,“爺爺怎么了?”
“爺爺,爸爸給我說過,咱家的那些紅領巾您還留著呢?”父親目光再次停留在窗戶上,微微點點頭。
在父親的老衣柜中,收藏的那些紅領巾有布的和絲綢的,多數(shù)是兒子上小學時的,也有我的;唯一一條舊的發(fā)皺的,是父親的,被單獨用牛皮紙包裹著。以前,這些父親的“藏品”幾度躲過母親整理衣柜的掃除,“老頭子,說你什么呢!人家老輩給孩子們留金留銀,再看看你,哎!”
每次父親總會說:“人家是人家,我是我,你不懂!”
上世紀60年代,小學生們用毛筆寫寒假作業(yè)
后來才知道,父親與那條紅領巾的故事。在新中國成立初期,國家要發(fā)展建設,可“一窮二白”的家底子,在百廢待興的特殊歷史背景下,老百姓們真是勒緊了褲腰帶搞生產(chǎn)建設。在那時,奶奶來自農村,在城里沒戶口,沒戶口就沒有物質供應簿(糧食本),一家九口人都靠當工人爺爺?shù)哪屈c微薄工資,平時奶奶除了操持家務,還要去區(qū)服務大隊干壯工,掙點工分來添備家用。生活總是緊緊張張的!雖然全家生活艱苦,可孩子們的學業(yè)卻不曾耽誤。
說起父親小時候,喜歡運動,除了上學和幫家里干些活外,便經(jīng)常抱著小皮球與幾個小伙伴到學校操場上玩。有時玩的興起,便忘了上課時間,后來班主任張老師來家訪時說起,不要太貪玩影響了學習。奶奶聽后,自然在老師走后以棍棒懲罰。在經(jīng)受皮肉之苦后,父親幼小的心中,感覺張老師與自己過不去,來打小報告,小肚皮氣得比足球還鼓。說起張老師,他的年紀卻比自己學生們大六七歲,父親說那個年代文盲多,初中畢業(yè)就能當老師。
后來,在一次早操升旗中,父親的紅領巾不見了,看著別人都佩戴著鮮艷的紅領巾,他發(fā)慌了。這時,張老師走過來,問清情況后,隨后解下自己的給父親戴上??吹嚼蠋煹募t領巾佩戴在自己胸前,同學們投來羨慕的目光。當東方的紅日,把溫暖的陽光播灑在五星紅旗和一條條整齊的紅領巾上時,一旁的張老師目光炯炯,瘦瘦的身形突然變得那么高大!隊列中的父親也似乎明白了什么。后來,奶奶為父親新買了一條,當父親去學校歸還時,張老師卻說:“不用了,你留著吧,以后不要再粗心了。”不久,每逢下午體育課或是自習課,操場上便可以看到一位上身穿藍白相間的?;晟溃旅嬉粭l藍色運動褲,白球鞋的張老師。他騰躍飛奔的身影因為這白藍色的弧線而更顯矯健,且身先士卒的與自己的學生們快樂地奔跑著……
佩戴著紅領巾的小學生參加升國旗儀式
回想那些年,由于過早的工作,父親一直再沒有機會繼續(xù)上學。有時父親教育我們:“孩子呀,不好好讀書,就沒文化。沒文化,就像我一樣!”在父輩們的那個年代,能工作掙錢養(yǎng)家比啥都強的社會主導價值觀的影響下,大多數(shù)人對于知識看得不是特別重。隨著“文革”的結束,改革開放的到來,以科學技術為第一生產(chǎn)力的確立,學習的重要、知識的寶貴才被人們廣泛認識。父親經(jīng)歷過許多工作,從鐵路貨場干裝卸到去工廠隨車干裝卸,以及后來的個體經(jīng)營。他都付出了無數(shù)辛苦與血汗。
父親的紅領巾,我戴過,兒子也戴過。可是每次戴上,“別丟了”,父親每次的叮囑,那時我們卻不能理解。父親說,少先隊員代表著一種光榮。這份“光榮與責任”里面,有老師與同學的信任。更使責任變成了快樂??鞓肥敲看紊蠈W早到,默默清掃校園,打掃教室衛(wèi)生的快樂;在冬天,冒著滾滾嗆人的濃煙為班上提前燃起小爐子取暖的快樂;有時與老師和同學圍在小爐旁聊天,等待厚厚的爐灰的余熱把家里帶來的地瓜烤熟后,一起分享的快樂。
說著起勁,父親的表情漸漸有種天真。兒子以前沒聽爺爺講過這些往事,似乎有些新鮮與好奇。一條紅領巾的能力有這樣大嗎?我看看兒子,然后說道:“當年我入隊時,也有這樣的快樂。佩戴紅領巾是每個少先隊員的標志與光榮。只有你戴上了,就不是普通的小學生了。就像入團、入黨一樣,是一份思想的進步,責任的升華?!?/p>
這份思想的進步,責任的升華,思想與責任凝聚在一起,我們的祖國才能強大,人民才能富強??偨Y新中國成立70年來,時代變遷,經(jīng)過全國各族人民的團結奮斗,在黨的領導下,以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為主體發(fā)展方向,不忘初心,為實現(xiàn)中國夢的宏偉建設藍圖而奮進。
鮮艷的紅領巾是紅旗的一角,無論在過去還是現(xiàn)在,飄揚在我們一家三代人和億萬人的胸前,可以說紅領巾是世界上佩戴人數(shù)最多的,具有歷史使命感的標志。一條條紅領巾連接在一起,更像是一條偉大的紅色長城。
聽完爺爺與那條紅領巾的故事。兒子略有所思地說:“爸爸,等爺爺出院后咱一家人,都戴上自己的紅領巾用手機拍個全家福吧?”
“好,咱們一起?!闭f完我看了看床上的父親。
這時父親目光閃爍,微笑著輕輕點點頭。
我來到窗前,耳畔仿佛聽到:“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勝利歌聲多么嘹亮,歌唱我們親愛的祖國,從今走向繁榮富強……”再次望見院子里那面在飛揚的春雪中飄揚的五星紅旗,是那么鮮艷!那么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