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鐘濤
到了騰沖要去的地方很多,但火山是一定要看的。我們幾個人從火山腳下開始向上攀登,看著并不算高的山峰,攀登起來幾乎用盡了所有的力氣,上山路是用火山石修筑起來的臺階,每一塊磚石上布滿了火山爆發(fā)時巖漿燃燒過的痕跡,上面寫滿了大小不一的孔狀,沿臺階的兩側是用水泥制作的護攔,向上攀登的時候可以助一臂之力。因為上山的臺階又陡又長,我走走停停,此時,我是明顯地感到歲月催人老哇,如果再倒回十年,我可能不會這么氣喘吁吁。小盧一直走在前面,同行的老高和兩位女士也不甘示弱,不停地向我招手,這倒給了我很多勇氣和力量。經(jīng)過近一個小時的攀爬,我們終于登上了山頂,站在山上舉目四望,絕對有“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感覺。此時呈現(xiàn)在我眼前的那個巨大的如盆狀的火山口,就在我的腳下。我慢慢地靠近它,好像在靠近一種永恒和神圣,當我的目光在它的身上游動的時候,突然覺得好像無法超越的事物被超越了,在我的心中,火山是未知的,神秘的,也是恐怖的,它能摧毀人類。然而,當我靠近它的時候,又覺得它平靜得像一潭湖水,普通得像一座高原上的土塬。靜靜地站在騰沖的肩上。我環(huán)視了一下火山口的周圍,幾乎看不到火山巖漿噴發(fā)時留下的痕跡,只是在山的底部還隱隱約約地看到些裸露在外的被燒焦的熔巖地貌,其余的都已被草木覆蓋了。上山之前我了解了一下,騰沖火山大小有27座,其中最大的火山是打鷹山,被稱為火山之冠。據(jù)說,它有點像日本的富士山,而我腳下的火山被稱之為空山,這名字倒容易理解,山乃空為名,哪一座火山穿巖噴射之后還不留下空谷幽幽呢?當我還在用心去體會火山的神秘和奇異的時候,小于叫了我一聲,鐘濤,你看看這塊石頭。我回頭順著她指的方向望了望,在火山的右側,有一塊巨大的石頭,上面刻著兩個紅色的大字:問天。如果這兩個字放在名山大川里,我倒覺得有點故弄玄虛,但此時出現(xiàn)在這里,就在火山口的邊上,真是很得體,有一種天地渾然一體的感覺。我的腦海突然閃現(xiàn)出屈原的天問,那個兩千多年前的三閭大夫,因為懷才不遇,因為一腔報國熱情無法實現(xiàn),向蒼天發(fā)出了無數(shù)個追問,最后,這個老夫子在不解之中還是抱著一塊石頭沉溺于汩羅江。
而我眼前的這塊石頭卻在問天,它在問什么呢?我想它絕不會像大詩人那樣發(fā)“出身既兮會神以靈,子魂魄兮為鬼雄”,或者仰天望空發(fā)出“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那種憂國憂民的感慨情懷,它問的最多的還應該是35萬年前發(fā)生在這里的那一次地動山搖的噴射,幾乎讓高黎貢山西麓毀于一旦,那一場火山的爆發(fā)蒼天看到?jīng)]有呢?就是離人類最近的一次火山噴發(fā)也只有300年,不過那時的南詔王還沒有開始壘筑駐守邊疆的土城,小小的騰沖縣城還沒有出現(xiàn)72條花柳巷的傳說,好就好在高黎貢山腳下的滇越之城沒有現(xiàn)在這么繁忙,當然它問的最多的是眾多的火山在一次又一次的燃燒、裂變、塌陷的過程中卻沒有荒蕪,沒有被摧毀,多少夢想,多少財富又從這里滋生出來,河流、濕地、熱海,卻在造福人類,蒼天你看到了嗎?你就是無語,騰沖也會提供證詞的。這塊石頭還在問,地球上的每一座山,每一條河,盡管沐浴了文明之光,但星球下的土地和人類也備受了文明之火的摧殘,血與火的廝殺從來就沒有停止過,這比火山的噴涌還要殘酷,蒼天你能阻止嗎?也許空山還會追問,日月安屬,孰知何故?誰又能斷定這看來十分平靜的火山,什么時候又會出現(xiàn)山呼海嘯般的噴涌?因為人類就是從未知中走來的,何況我們腳下的火山不是死火山,而是休眠狀態(tài)下的活火山,這給火山帶來了更多的威嚴和神秘,也給游山觀景者多了種敬畏。這塊石頭上的兩個字真的讓人很震撼。
我下山的時候,隨著臺階的下移,內(nèi)心似乎平靜了許多,站在火山之口的那些浮想?yún)s被眼前無數(shù)的杜鵑花所掩蓋,這些美麗嬌艷的杜鵑花都盛開在山后半山腰,紅色的,粉色的,白色的開滿了山坡,聽當?shù)厝酥v,春天的騰沖花事繁忙,也許讓我們趕上了。
洱海聽風
我完全是被尖利的風聲喚醒的,我這些年有個不好的毛病,半夜里醒來,就很難再入睡,何況又在異鄉(xiāng),我躺在床上,望著天花板,只能聽著這上關的風聲了。我不知道這肆虐的狂風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的,從被它驚醒的那一刻起,就沒有停下來的意思,而且有愈演愈烈的趨勢。說句心里話,在這漆黑的夜里,聽到這烏烏呼叫的風聲,也是別有一番滋味的。此時,不能不讓我想起家鄉(xiāng)的風了,我從小在草原上的一座礦山上長大,因那座山在北緯45度,來自西伯利亞的寒流和蒙古風暴經(jīng)常侵襲這里,所以,在我的記憶中,感受最深的就是寒冷和風了冬天最冷的時候可達零下30幾度,一年四季都有刮不完的風,那里流行著一句順口溜,“一年一場風,從春刮到冬”,雖然有些夸大,但足以說明,這里的風還是令人望而生畏的。這些年由于氣候環(huán)境有所改善,風沙和白毛風是少見了,但沒有風的日子還是很少見的,也許電企正是看中了這里的風力資源,這幾年魯能、華能、蒙電等企業(yè)強勢入駐,在家鄉(xiāng)的草原上建起了風力發(fā)電站,豎起了無數(shù)臺風車,這些高大的風車聳立在草原的胸背上,遠看仿如一朵朵白菊似的迎風怒放,說來也怪,自從有了這些風車,從山里吹來的風似乎減弱了許多,也許這千萬臺風車十分慷慨地把來自蒙古的風暴都收納進了它的胸膛?;苫鸹蛘吖?,去造福人類了。我的思緒又被呼嘯的風聲帶回了洱海邊上的上關,沒來洱海之前,我多少了解了一點關于喜州的風情地貌,被詩人們反復吟詠過的風花雪夜其實就出自這里,說的具體一點那就是下關風,上關花,蒼山雪,洱海月,多么富有浪漫情調(diào)的比喻呵。那我就有點不明白了,我住的是上關,并不在下關,這應該是一個花的世界,我第二天問過酒莊的主人,像這么大的風在上關常見嗎?主人說,刮風是常見的,但像昨天晚上的風幾乎不多見,這風太大了!我從主人的表情上來看,他們也感到驚奇,也許上關一年也遭遇不到一次的大風讓我們趕上了。第二天我從電視里才知道,整個云南都遭受了狂風暴雨,特別提到了喜州,風力也在7級以上,這也是歷史罕見的,這就不足為怪了。我這個人出門遠行,四平八穩(wěn)的時候多,偶爾遇到一點難忘的事,就覺得不虛此行,在千里之外的云南之南,聽聽風雨也是一件不錯的事。我又想到下關的風了,為什么那里的風大呢?還有一個傳說呢,相傳在蒼山斜陽峰上住著一只白狐貍,它愛上了下關一位白族書生,于是變成一個美女和書生交往。他們相愛的事被洱海羅荃寺法師發(fā)現(xiàn)了,他不容他們在一起,便施法將書生打入洱海,狐女為救書生去南海求救于觀音,觀音菩薩給它六瓶風,讓它用瓶中風將洱海水吹干以救書生。當狐女帶著六瓶風回到下關天生橋時,遭到了羅荃法師的暗算,跌倒在地,打碎了六瓶風,于是,大風全聚集在天生橋上,這也是下關風形成的原因。傳說往往是帶著虛幻色彩的,來自于民間對美好愛情的贊美,對邪惡的詛咒,關于下關風,我倒是相信科學的說法,因為蒼山十九峰太高,擋住了東西兩面空氣的對流,而蒼山斜陽峰和裹勞山脈的者摩山下的下關天生橋峽谷僅為下關空氣對流的山口,所以形成了一條狹長的風路,這也許就是下關風為什么強烈的正確解釋吧。我的思路一下子又活躍了起來,來蒼山遇到了風雨,在上關洱海聆聽了風聲,仿佛走在了一條風雨的路上,其實認真地想一想,歷史就是從風風雨雨中走來的。而我眼前的蒼洱真正充滿了風雨。據(jù)史料記載,唐天寶十年,劍南節(jié)度使鮮于率兵討南詔蠻大敗,士卒者六萬。天寶十三年,劍南留候李寵率兵七萬征南詔兵至兩洱河大敗,全軍歿。尸體遍布蒼山洱海所處。多么沉重的歷史悲劇。而這個悲劇就發(fā)生在這片土地上,雖然千年風雨把萬人冢頹圮了,那些血肉之軀已化成冷杉下面的泥土,或者大理巖石上的一條條血紋,但歷史留給人們的教訓卻是沉痛的,它會隨著時光的流逝越來越真切地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還有那座在風雨中屹立了上千年的關隘,那么孤獨地站在上關的肩上,日夜望著蒼山洱海,它倒像個哨兵,只要蒼山在,我就在,這種與歷史寫下過的誓約,足以讓人心生敬畏。如今,曾經(jīng)的關隘已經(jīng)沒了風煙,這座大唐留下的雄關不需要重兵把守了,它已經(jīng)變成了下關至上關通向異國的茶馬古道,它有叱咤風云的過去,也有無比輝煌的明天。躺在床上想了這么久,我翻身起來走到窗前,外面的風聲似乎小了一些,我望了望天邊,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魚肚白,我知道蒼山洱海的黎明已經(jīng)到了,我完全沒有睡意了,準備和朋友們迎接新的一天。
蒼山風雨
十年前曾來過大理,也不知什么原因竟沒有上過蒼山,也許是想留下點遺憾,這次幾個朋友共同約定,去云南直奔蒼山洱海。我們從昆明租了一輛商務用車,經(jīng)過約5個小時的里程來到了洱海,入住在事先早已約定的上關酒莊,還沒住下我們幾個就開始喜歡這里了,具有典型的白族木制結構民居,古樸中露著現(xiàn)代氣息,園內(nèi)花香彌漫,池塘有紅坊尾魚爭先游動,更讓我心動的是這一家有著百年歷史的小酒坊,這意味著這幾天我們決不會寂寞。主人是一個三十幾歲的白族小伙,高大、英俊,有著北方小伙的幾份彪悍,這幾天的行程都由他來定。
第二天上午我們游蒼山,十年前留下的遺憾今天把它補上,出發(fā)前,聽說大理有雨,天空雖有些鉛灰色的云,但依舊還可以看到一小塊一小塊的藍天,風也輕柔,我們的心情格外愉快,約40分鐘后,我們來到了蒼山腳下,6人乘坐一個纜車向上滑行。沒來云南之前,我大概了解了一下蒼山,蒼山共有十九峰,屬于喜馬拉雅山脈南延部分,蒼山形成于19億年前,隆升也在4500萬年前,大詩人李白曾經(jīng)留下“西南雄闊地,點蒼冠群山”的詩句。隨著纜車的徐徐上升,我的心也跟著揪了起來,群山起伏,林木滴翠,遠方的洱海已是水天一色了,正當我們緩緩上升的時候,突然下起了雨來,先是雨點敲打著車窗,后來就漸漸地大了起來,緊接著風雨交加,我們乘坐的纜車開始搖晃起來,這個時候我的心越發(fā)緊張了,這是我平生第一次在風雨中坐纜車。也許是朋友們看出了我的恐慌,他們想用歌聲和笑語驅除這緊張的氣氛,我也稍作鎮(zhèn)靜,但雙手仍然握得很緊,把祈求安穩(wěn)的心力都灌注在十指間,我已經(jīng)沒有心思欣賞山中的景色了,只盼望纜車快點停到站臺里。風依舊在狂舞,雨依舊在飛落,蒼山在風雨中搖曳。纜車終于停下來了,我走出車外,身體似乎還有些搖晃,我的那顆緊繃的心,可以放松了,雨還在不停地下,本來我們是想看飛泉瀑布的,盡領蒼山本色,可由于雨在不停地下,所以只好原路返回了,也許蒼山在跟我們開一個玩笑似的,下山的時候,雨竟然停了下來,蒼翠的冷杉和闊葉林也恢復了平靜。高原之春,風雨來的快走的也快,多像匆匆的時光呀。我回到上關酒莊,總想多了解一下蒼山的歷史,在酒莊的書屋里,看到了一本寫云南大理的書,關于蒼山還有一段傳說呢。說很早很早以前,南詔公主愛上了一個獵人阿勇,他受到了南詔王及家人的反對,為了阻止他們的愛情,南詔王下令把獵人打入洱海之底,永不見世。南詔公主夜夜相思,淚流不止,最后化成蒼山上的一朵望夫云,每年春秋兩季,這朵云就會化成雨滴落下來,在季節(jié)的風中哭泣,多么悲傷的故事呀,也許,這朵沉重的望夫云,被我們趕上了,如果那是南詔公主相思的淚水,我們還怕什么呢?
不見風雨,哪見其人,其實,人的一生都不是一帆風順的,我們來到世上,光陰似箭,匆匆而來,又匆匆而去,我們經(jīng)歷得越多,感嘆得也越多,蒼山,你說對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