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文敬
【摘 要】充要條件復句跟充分條件復句、必要條件復句一樣都是語言應用中實際使用著的條件復句,可語言學界卻并不認可它與生俱來的的合法身份和應有地位,在條件復句體系建構中幾乎所有的教科書和論著都不承認它的實際存在。文章通過對一A一B式 、多A一B式、多A多B式等不同充要條件復句結構類型的考察證明,該條件復句的客觀存在毋庸置疑,因此,學界沒有理由將充要條件復句排除在條件復句體系之外。
【關鍵詞】充要條件復句;一A一B式;多A一B式;多A多B式
中圖分類號:H1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9)11-0219-02
邏輯學按條件性質(zhì)差異把條件關系一分為三:充分條件、必要條件、充要條件。語言學在建設條件復句體系時看好邏輯學的三分體系并借為自己所用,可令人費解的是,幾乎所有漢語教材和相關論著卻都在該三份體系中僅選取充分條件、必要條件兩個小類為自己構建條件復句體系所用,而把充要條件復句一類排除在了系統(tǒng)之外。于是,就出現(xiàn)了邏輯學中條件關系的三分體系到語言學中縮減成充分條件復句、必要條件復句兩個小類這種“漏掉子項”的不對稱分類體系,把充要條件復句人為地給丟棄了。如果語言運用中確實不存在充要條件復句一類,那么在建類時丟棄它也屬理所當然,可事實卻并非如此。諸多語用事實都確切地告訴人們,充要條件復句不僅客觀存在,它在結構上還具有多樣化的表達形態(tài)。下面,我們就從結構類型視角來看看這個被語言學界丟棄多年的充要條件復句,在語用中是如何以自己多樣化形態(tài)來表達其他條件復句都無法替代的精確化表達條件關系的。
一、一A一B式充要條件復句
所謂一A一B式充要條件復句,是指條件分句和結果分句都由一個分句構成的充要條件復句。體現(xiàn)該條件復句結構特點的有如下典型例句。
①只要且只有三角形等邊(A),該三角形等角(B)。
②只要且只有張三調(diào)來(A),李四調(diào)走(B)。
以上兩個例句都屬一A一B式充要條件復句,因為它們的共性都是A真B必真,A假B必假,這種真假關系是充要條件獨有的邏輯性質(zhì),也是它跟充分條件A真B必真,A假B可真可假;必要條件A真B可真可假,A假B必假的重要區(qū)別特征。例①跟例②的不同處在于,例①反映的是客觀事物間固有的充要條件關系,若撤掉連接詞“只要且只有”,A與B分句間的充要條件關系性質(zhì)依然不變。該種充要條件復句在連接詞使用上有個特點,就是除了可用典型表充要思想的“只要且只有”這套合取式連接詞以外,還可把這套組合而成的連接詞拆分開來各自單獨使用,例如可分別構成看似像表充分條件的“只要三角形等邊,該三角形就等角”,和看似像表必要條件的“只有三角形等邊,該三角形才等角”這樣不同的條件復句,但實際上它們都屬充要條件復句,因為它們雖分別使用了表充分條件的典型連接詞“只要……就……”和表必要條件的典型連接詞“只有……才……”,但卻并沒有因此而改變A真B必真,A假B必假的充要條件的邏輯性質(zhì)。也就是說,反映客觀事物間固有充要條件關系的條件復句對連接詞的使用有包容性大的特點,這就是它既可使用典型表充要條件關系的“只要且只有”,也可單用典型表充分條件關系的“只要……就……”,還可單用典型表必要條件關系的“只有……才……”,且不管使用哪套連接詞構句都不會因此而改變充要條件的邏輯性質(zhì)。
例②反映的是主觀構造層面的充要條件關系,它必須而且只能依靠連接詞“只要且只有”在連接像例①這種反映客觀事物之間固有的充要條件關系時所積淀下來的典型邏輯語義作實現(xiàn)充要條件復句的唯一依托,因為對主觀構造的條件復句而言,若撤掉連接詞“只要且只有”,A、B分句間或根本沒有條件關系或沒有固定條件關系,因此,它們必須而且只能依靠這種合取式的連接詞才可實現(xiàn)充要條件的具體性質(zhì)。該種充要條件復句在連接詞使用上跟例①有明顯不同,這就是對“只要且只有”這種典型表充要義的合取式的連接詞不能拆分開來各自單獨使用,若拆分后單獨使用,它們就會分別成為或表充分條件的復句,如單用“只要……就……”構成“只要你來,他就走”;或表必要條件的復句,如單用“只有……才……”構成“只有你來,他才走”。
二、多A一B式充要條件復句
所謂多A一B式充要條件復句,是指條件為多個分句而結果為一個分句構成的充要條件復句。體現(xiàn)該條件復句結構特點的有如下典型例句。
③只要且只有保持一個大氣壓(A1),空氣震動(A2),氣溫降到0攝氏度(A3),水會結冰(B)。
④不管氣溫是上升變化(A1),還是下降變化(A2),測量用的溫度計的數(shù)值都會跟隨發(fā)生相應變化(B)。
以上兩個例句都屬多A一B式充要條件復句,且例⑤和例⑥在反映內(nèi)容上都屬客觀事物間固有的充要條件關系。二者不同處在于,例⑤的條件分句是由多個必要條件組合而成的集合體,單獨提取出其中任一分條件,如提取“維持一個大氣壓(A1)”,對結果分句“水會結冰(B)”屬必要條件關系,可當通過這種對全部必要條件進行集結加合以后,所有的必要條件就凝聚成一個集合的整體,而這個集合的整體同結果分句間的關系,就由分解開來看每一個分條件跟結果分句之間的必要條件關系,通過加合成集合體后類變成充要條件關系。基于這種類變原理,所以語用中才會產(chǎn)生這種多A一B式充要條件復句的結構類型。正因為該結構類型實表充要條件復句,所以它既可像例③中那樣用“只要且只有”這套表充要思想的典型連接詞構句,也可拆分開來單用“只要……就……”構句,如“只要維持一個大氣壓氣(A1),空氣有震動(A2),氣溫降到0攝氏度(A3),水就會結冰(B);還可拆分開來單用“只有……才……”構句,如“只有維持一個大氣壓氣(A1),空氣有震動(A2),氣溫降到0攝氏度(A3),水才會結冰(B)”。而且不管使用這三套連接詞中的哪一套,都不會因連接詞在表意上存在差異而改變該條件復句充要條件的邏輯性質(zhì)。
例④使用的是“不管(不論、無論)A1,還是A2,都B”的連接結構,即語言學界通行稱謂的所謂“無條件句”構成的多A一B句式,它的真假值跟例⑤一樣都屬充要條件復句的邏輯性質(zhì)。即當A1、A2分別為真時B必真,就是說氣溫若是上升變化(A1)為真,那么測量用的溫度計的數(shù)值會跟隨發(fā)生相應的上升變化(B)必真;而氣溫若是下降變化(A2)為真,那么測量用的溫度計的數(shù)值會跟隨發(fā)生相應的下降變化(B)也必真。而當A1、A2分別為假時B則必假,就是說氣溫若上升變化(A2)為假,就是氣溫沒有上升,那么測量用的溫度計的數(shù)值會跟隨發(fā)生相應的上升變化(B)必假;而氣溫若是下降變化(A2)為假,就是氣溫沒有下降,那么測量用的溫度計的數(shù)值會跟隨發(fā)生相應的下降變化(B)也必假。這種多A一B式條件復句所體現(xiàn)的A真B必真、A假B必假的邏輯性質(zhì)完全符合充要條件的邏輯特質(zhì),因此,它應屬充要條件復句。
三、多A多B式充要條件復句
所謂多A多B式充要條件復句,是指條件分句和結果分句都由多個分句構成的充要條件復句,體現(xiàn)該條件復句結構特點的有如下典型例句。
⑤只要且只有深耕細作(A1),適時播種(A2),合理密植(A3),水肥適量(A4),陽光充足(A5),溫濕適度(A6),科學管理(A7),沒有自然災害(A8),莊家會長勢良好(B1),糧食會獲得好收成(B2)。
⑥不管水壓是升高(A1),還是降低(A2),測量水壓的水壓計數(shù)值都會跟隨或上升(B1),或下降(B2)。
以上兩個例句都是多A多B式充要條件復句,例⑤和例⑥在反映內(nèi)容上都屬客觀事物間固有的充要條件關系,二者的不同處在于,例⑤的條件分句是由多個必要條件組合而成的集合體,單獨提取其中任一分條件,如只提取“深耕細作(A1)”,對結果分句“莊家會長勢良好(B1),糧食會獲得好收成(B2)”而言屬必要條件關系,可當通過對全部必要條件進行集結加合以后,所有的必要條件就凝聚成了一個集合整體,而這個集合整體同結果分句間的關系,就由分解開來看每一個分條件跟結果分句之間的必要條件關系類變成了充要條件關系?;谶@種類變原理,所以語用中才會產(chǎn)生這種多A多B式充要條件復句的結構類型。正因為該結構類型實表充要條件復句,所以它既可像例⑤中那樣用“只要且只有”這套表充要思想的典型連接詞構句,也可拆分開來單用“只要”構句,如“只要深耕細作(A1),適時播種(A2),合理密植(A3),水肥適量(A4),陽光充足(A5),溫濕適度(A6),科學管理(A7),沒有自然災害(A8),莊家就會長勢良好(B1),糧食就會獲得好收成(B2)?!边€可拆分開來單用“只有”構句,如“只有深耕細作(A1),適時播種(A2),合理密植(A3),水肥適量(A4),陽光充足(A5),溫濕適度(A6),科學管理(A7),沒有自然災害(A8),莊家才會長勢良好(B),糧食才會獲得好收成(B2)?!笨傊?,在表客觀事物之間固有的充要條件關系時,不管使用上述三套連接詞中的哪一套,該種由多個必要條件關系集合構成的充要條件關系復句都不會因連接詞的典型語義有差別而發(fā)生性質(zhì)改變。
例⑥使用的是“不管(不論、無論)A1,還是A2,都或B1,或B2”連接結構,即語言學界流行稱謂的所謂“無條件句”構成的多A多B句式,它的真假值是A1真B1必真,A1假B1必假,同屬充要條件邏輯性質(zhì);A2、B2的真假以此類推。
綜上,我們從結構類型視角考察了充要條件復句多樣化的客觀存在,由于充要條件復句在表達思想精細化方面確有別種條件復句不可替代的實表功能,因此,建議語言學界能及早恢復它與生俱來的合法身份和應有地位,使長期“流浪”在外的充要條件復句能名正言順地回歸到自己實際所屬的條件復句隊伍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