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地妖嬈
1936年1月,以妖異情色風格稱雄日本推理小說界的作家江戶川亂步為讀者奉上了一位天賦異秉的反派角色,那便是與他筆下的完美名偵探能力旗鼓相當?shù)纳衩赝当I者——怪人二十面相。書中的這位怪人,系傳說中劫富濟貧的俠盜,專向富豪下手,擁有天衣無縫的易容術,世間鮮少有人知曉他的真實身份與相貌。這種宛若佐羅的“反派英雄”很快被大眾所追捧,那時候,誰也不曾想到,50年后居然出現(xiàn)了二十面相的“真身”。
這個“真身”來無影、去無蹤,在昭和時代掀起了大恐慌,他將媒體與警察玩弄于股掌之中,以帶著詭異舞臺感的犯罪手法,在民間收獲了諸多的粉絲,最后還能輕松地全身而退,使得這樁“格力高·森永事件”成為日本犯罪史上永恒的懸案。這么說吧,即便將這個真實事件拿出來跟憑腦洞天馬行空揮就的推理小說比較,都毫不遜色。
1983年3月18日夜里9點半,也就是昭和五十九年,警方接到報案,說是有三名劫匪將位于大阪市的格力高公司社長江崎勝久綁架,這顯然是一起精心策劃的犯罪,劫匪計算好了時間,趁著江崎洗澡的當口,將他赤身裸體地從住宅帶走了。
次日1點多,劫匪給江崎的家人發(fā)了一封勒索信,要求得到10億日元和100公斤黃金,報警沒用,因為警署和格力高公司都有犯人的眼線。這在普通人看來屬于絕對的獅子大開口,想撕票的才會這么提條件。然而對江崎來說卻未必,因為他當時掌管的乃是日本最著名的糖果點心公司,這就意味著全日本各大超市和雜貨鋪都有格力高的食品販售,風靡程度與吸金能力是成正比的。因此,江崎的家人很快就準備好了10億現(xiàn)金。
劫匪于19號夜里6點致電警方,用江崎的錄音指示了交易地點——在路邊的一家咖啡館。警察自然不敢怠慢,他們如往常處理其他一切綁架案那樣,在咖啡館內外布下天羅地網(wǎng)……
可惜,罪犯沒有出現(xiàn)。
此后出現(xiàn)的狀況就更詭異了,綁匪一直沒有再聯(lián)系警方,3天后,被綁架的江崎卻逃出來了!
根據(jù)江崎交待,他是被三名劫匪關在大阪茨木的一個防汛倉庫內,那里特別荒涼,鮮少有當?shù)厝顺鋈搿=樵谀莾罕唤壸∈帜_,以黑布蒙臉,只能依稀聽見一點威脅的聲音,但是3天之后,劫匪卻自動消失了,江崎這才借機逃了出來。
太奇怪了,難道劫匪放棄了這個計劃?
就在警方與媒體都云里霧里的時候,《每日新聞》和《產(chǎn)經(jīng)新聞》這兩家具有全國影響力的新聞媒體,同時收到了犯人的來信。在打印出來的信紙上,犯人寫下了駭人的內容,大意是:警察都是笨蛋,居然讓犯人輕松逃脫了;但是江崎社長必須支付1.2億日元的現(xiàn)金,否則他的家人性命難保。另外,犯人還得意洋洋地宣布,其實他們壓根兒沒有什么內線,那就是個小玩笑。
面對如此狂妄的犯罪預告,警察署火冒三丈,媒體人卻甘之如飴,另一家大報社《讀賣新聞》的記者甚至因為沒有收到犯人的預告信而失落萬分。畢竟,這絕對是可以登在頭版的猛料。
很快,格力高公司的噩夢有了延續(xù)。某天夜里,總部起了大火,將一幢樓燒得干干凈凈,之所以未能及時撲火,皆因犯人喪心病狂,將起火大樓周圍3公里內的汽車也全部燒毀,這就意味著通知火情會延后。
面對如此兇殘的惡行,警察自然聯(lián)想到這可能是一次復仇,于是再向江崎社長詢問內情,孰料江崎卻三緘其口。當時有記者猜測,有兩種可能性讓他徹底保持了沉默,一種是綁架案說不定是他自導自演;第二種也許是經(jīng)過這一系列事件,他已對警察和媒體失去了信任。
就這樣,因預告信制造的頭條新聞都讓《每日》和《產(chǎn)經(jīng)》占了便宜。
可是萬萬沒想到,就在《讀賣新聞》的編輯們如喪考妣之時,犯人卻為其準備了一份“大禮”——也就是向這家報社發(fā)了一封挑戰(zhàn)信。
信中聲稱,如果江崎的公司不支付其要求的金額,那么在名古屋和罔山之間的某家店鋪中,就會出現(xiàn)兩個混有0.05克的氰化物食品,信尾附上了犯人的署名——怪人二十一面相。
江戶川亂步,本名平井太郎,1894年10月21日出生于日本三重縣名張町,被譽為日本“ 偵探推理小說之父”。他的作品情節(jié)撲朔迷離,懸念強烈,推理嚴謹,深得影視劇人和漫畫創(chuàng)作者的青睞,改編作品綿延不絕。
這封預告信的出現(xiàn),令《讀賣》犯了難,倘若將它公開,那么必然引發(fā)全國市民的恐慌,對格力高公司也將是致命一擊,而犯人則食髓知味,認為媒體愿意給他們提供表演舞臺,得了他們的意。可是不公開呢,引發(fā)無辜傷亡怎么辦?再說,這可是《讀賣》的絕對獨家頭條啊!
萬般糾結之后,《讀賣》還是以利益為重,將信的內容發(fā)上了頭條,引發(fā)全國一片嘩然。
說到這兒,你一定會認為罪犯是沒有任何同情心的反社會分子,然而警方卻非常輕松地找到了那兩盒下了毒的食品,因為食品包裝上貼著紙條,提醒大家這個不能吃,因為有毒,上面依然署名了“怪人二十一面相”。
從那以后,警察與媒體就開始陪犯人玩起了“游戲”,過程中收到這樣的勒索信數(shù)量居然高達140余封!這場刺激而神秘的劇場型犯罪,也正式拉開了帷幕。
為了江崎的公司不再遭受磨難,更為了換得民眾的信任,警方苦苦等候犯人的再次現(xiàn)身,終于得到對方的回應:贖金交易照常,地點選在公路邊的一家大同門烤肉店。
警察又開始了布防,在烤肉店死守,總算守到了一輛汽車,車上下來的年輕男子拿了錢,想迅速逃走,結果當然是被圍堵抓獲了。
令人想不到的是,這名年輕男子卻哭喪著臉,向警察解釋了這一切:原來就在40分鐘以前,他和女友開車的過程中被3名神秘人攔截,他們控制住了其女友,以此要挾他完成拿贖金的任務。
在警察與“怪人二十一面相”唯一一次正面交鋒后,畫下了比較精確的疑犯肖像。嫌犯玻璃鏡片背后是一對閃著寒光的細長狐貍眼,便將其稱為“狐眼男”。
日本NHK電視臺紀錄片,重現(xiàn)了“格力高·森永事件”。
日本四大新聞社相繼收到了嫌犯發(fā)來的挑釁,從那以后, 警察與媒體就開始陪嫌犯玩起了“ 游戲” , 過程中收到這樣的勒索信數(shù)量居然高達140余封!
這一系列的犯罪行為,令警察對綁匪的真實作案動機覺得迷惑,如果他們真是沖著錢來的,那應該還有更為高明的交易贖金計劃,非要找一個瑟瑟發(fā)抖的路人來協(xié)助,顯然結局就是被逮個正著,錢財落空啊。
大阪店鋪下毒事件及疑犯被證明無辜,果然引發(fā)后患無窮,使得格力高食品公司的股票一瀉千里,大批商品下架,江崎也因此與警方徹底劃清了界限。
新聞媒體在不停收到挑戰(zhàn)信的過程中嘗到了“快感”,大量的報導引發(fā)民眾怒火,關乎“警方不作為”的批評鋪天蓋地。
事實上,警察有自己的難處,由于犯人的作案地點和交易贖金方位變幻莫測,牽涉到大阪與兵庫兩大警署,而這兩家本身就互相看不順眼,于是雙方都不肯主動提供線索,導致整個偵破過程各種脫節(jié)。
警察焦頭爛額之際,也沒有忘記要雪恥這件事,在那個犯罪現(xiàn)場鑒定技術尚不成熟的年代,他們只能依靠最耗精力的“人肉搜索”方式,動用了全國近130萬名警員,對案發(fā)現(xiàn)場周圍的30萬戶人家進行詳細排查,得到的線索幾乎為零。
另一邊,“怪人二十一面相”可能覺得這游戲還不夠嗨,于是又發(fā)了一封信,聲稱開始覺得江崎社長太可憐,所以暫時停止投毒計劃,改去歐洲旅行一個月散散心。
你要相信罪犯的承諾,那就真是見了鬼了。在信發(fā)出后沒多久,犯人就換了一個游戲場地,將勒索目標對準了另一家食品企業(yè)——丸大。
依據(jù)犯人的要求,這次敲詐的3億日元需要接頭人坐上大阪開往京都的列車,每一站停下的時候,接頭人都要觀察一下車窗外,看見有白旗揮動,就把一袋錢扔下車。
這一次,大阪警署心中的希望之火是熊熊燃燒的,因為他們掌握了一個重要資料,那便是在某家店鋪的監(jiān)控視頻中看到過犯人的身影。從錄像中看,對方是一個身高1.65米左右的微胖男子,頭戴鴨舌帽和眼鏡,面相平凡,眼睛很小。錄像畫面過于模糊,無法將其長相看得太清楚。
但是,只要依據(jù)這個錄像,就很容易在列車上鎖定嫌疑人。
1984年6月28日,是大阪警署的案件調查警刻骨銘心的一天,接頭人抱著白色錢袋坐在車廂內,整一節(jié)車廂都在警察的監(jiān)視范圍之內,便衣個個如臨大敵,眼睛死死地盯著每個上車的乘客。
在快要抵達京都站的時候,可疑人物出現(xiàn)了!這是一位穿著西裝的男子,年齡在35歲左右,他一手拿著報紙,一手握著合起的長柄傘,開始在接頭人乘坐的車廂內緩緩踱步,此人還戴著眼鏡。所有車內的便衣都注意到了這個人,為了不打草驚蛇,他們決定在此人下車的時候再上前盤問。
然而,問題來了。
當疑犯和接頭人下車之后,大阪警方卻都干等在站臺上,原因是這里屬于京都,要盤問路人,必須經(jīng)過上級的同意。于是,便衣的領隊人迅速撥打了車站的公用電話請求指示。
另一邊,嫌疑人已經(jīng)公然對著抱錢的接頭人轉圈,仿佛在戲弄即將入口的獵物。而周圍的一干便衣已經(jīng)急得心臟都快跳出來了!
領隊得到的指示是——不允許上前盤問。
就這樣,本案唯一一次警察與“怪人二十一面相”的正面交鋒,居然以特別荒誕的方式終結,便衣們眼睜睜地看著嫌犯溜之大吉。
對大阪警方來說,這是全世界最冷的一天,據(jù)他們回憶說,這名嫌犯與錄像中拍到的人尤其相似,玻璃鏡片背后是一對閃著寒光的細長狐貍眼,于是將其稱為“狐眼男”,并畫下了比較精確的疑犯肖像。
慘烈的“貓鼠游戲”
他們知道,這場游戲只要犯人不喊停,就不會終止,從那以后,犯人依舊不停地向媒體寄挑戰(zhàn)信,以“老鼠戲貓”的形式玩轉警員。短短半年內,勒索對象就包括了丸大、好侍、不二家、駿河屋,以及森永,每一家的勒索金額都是1億日元以上;連兵庫縣警察本部長吉野谷、大阪警察本部長四方修也收到了挑戰(zhàn)書。多數(shù)企業(yè)都對犯人低了頭,乖乖奉上錢財,唯獨不二家硬扛,因為犯人的要求太過奇葩,要求不二家在阪神百貨店和東京池袋的高樓上分別撒錢2000萬。不二家雖然受到威脅,卻選擇了假裝什么事都沒發(fā)生。當然,這140多封信件里,也包含著一些“惡作劇”,有好事之徒成了模仿犯,就照著“怪人二十一面相”的犯罪手法來給警方及食品企業(yè)添堵,誰給他們提供的犯罪細節(jié)參考?自然得歸罪于急于賺報紙銷量的媒體。
其中被折騰最慘的,當數(shù)森永制果,因為犯人在大阪、兵庫,愛知縣等地的超市都給森永食品投了毒,依照慣例,也會在毒物上貼自己的專屬標簽。此舉給森永制果造成的創(chuàng)傷可想而知,股票狂跌不說,工廠也被迫停業(yè),無數(shù)工人因此失去了工作,損失達到了200億日元之巨。
“怪人二十一面相”在取森永制果的勒索金時,滋賀縣警方出動了,他們鎖定了一輛白色汽車,卻因為巡警在不知情的情況下上前盤問,導致罪犯及時逃跑。車子雖然是偷來的,車上發(fā)現(xiàn)的一部對講機,居然是可以用來監(jiān)聽警方對話的。
這一次的失敗,令民眾和媒體徹底對警察產(chǎn)生了仇視心態(tài),輿論幾乎把警署都掀翻了,甚至有不少人公開宣稱已經(jīng)成為“狐眼男”的忠粉。
可憐的滋賀縣警本部長山本昌二終于不堪重負,于1985年8月7日退職,然后竟采用自焚的方式以謝罪天下?!昂勰小本瓦@樣逼死了一個高職人員,簡直是聞所未聞的事件!
更神奇的事情來了,就在警方束手無策的當口,阻止“怪人二十一面相”繼續(xù)犯罪的竟是一場大災難。
就在山本昌二自殺后的第5天,日本發(fā)生了傷亡慘重的123航班墜機事件,一架波音747客機在日本東京羽田機場飛往大阪方向的途中墜毀,520人因此喪生,其中就包括被“怪人二十一面相”勒索過的好侍食品社長浦上郁夫。
這兩個人的死亡,使得媒體收到了最后一封信,信中宣稱橫行日本數(shù)年的歹徒將停止一切犯罪活動。
這一次,犯人沒有出爾反爾,他們猶如湖面上的水泡,“啪”地一聲便消失于無形。從案發(fā)至今,已經(jīng)過去了整整36個年頭,這就意味著“格力高·森永案件”時效已過,即便抓到犯人也無法進行逮捕和判決。
(責編:常凱)
警方果真在一家便利店發(fā)現(xiàn)了一盒混有劇毒氰化物的巧克力,但包裝上貼有“怪人21面相”的字條,警告這盒巧克力有毒不能吃。
接頭人抱著白色錢袋下車之后,周圍的一干便衣已經(jīng)急得心臟都快跳出來了,因為不能上前盤問,便衣們眼睜睜地看著嫌犯溜之大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