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哲
32臺31K流明的投影機在挑空30米高、近3000平方米的投影墻上呈現(xiàn)出氣勢磅礴、大氣恢宏的科技史畫卷……這是我參加中國科技館科學之夜”活動的視覺體驗。這里精彩連連,不僅有好看的,還有“科學真好聽”“科學真好玩等好幾個版塊?!蔼殬窐凡蝗绫姌窐?,作為中國科技館的小小志愿者,我給小伙伴們介紹幾個好玩的項目,一起來感受科學的魅力吧。
主題燈光秀
“海上升明月”“宇宙探索者”“夢幻水世界”“希望泡泡”“魔瓶”…….聽名字就能感受到光與影的碰撞,真是一頓光影饕餮大餐。這里以“光”為出發(fā)點,結(jié)合四川自貢花燈的傳統(tǒng)制作工藝和現(xiàn)代科技互動展示形式,突顯了科技、科幻的主題。比如這個宇宙探索者,展示了我國宇航員高大偉岸的形象,為我國偉大的航天事業(yè)點贊!
在這個五光十色的世界里,我最喜歡魔瓶。它是用近400個瓶子搭成的小屋,走近它,我意外地被“裝進”瓶子里,就像《西游記》中的孫悟空被金翅大鵬鳥用陰陽二氣瓶裝進去一樣。這是為什么呢?旁邊的志愿者小姐姐告訴我,魔瓶運用的是全息投影技術(shù),今后我學習了大學物理就會明白其中的道理。對了,魔瓶還是法國里昂燈光節(jié)的獲獎作品呢。
科幻機甲秀
科幻影片中的鋼鐵戰(zhàn)士也來了,高科技手段加上聲光電的配合,在漫天光影中為我們營造出未來的夢幻想象。其中,“絲路機甲·起點”機器人采用多個中國傳統(tǒng)建筑元素,跟我來了個親密互動。
讓我來向你介紹一下“起點”。它是一款高度為10.01米的大型機甲,由一座城門建筑變形而來。當城門建筑變形為機甲構(gòu)件后,你還能認出來嗎?它的上段是頭胸鎧甲,是由城臺部分變形而來的,城門、匾額、值房、吊車包容其中;中段是腰臀鎧甲,屋頂片段成為裙甲,古建筑角梁與裙甲結(jié)合,增加了機甲的裝飾美感;下段是戰(zhàn)靴,腿腳部位對應(yīng)建筑的基礎(chǔ)部分,使機甲的整體造型豐富而穩(wěn)定。
快來看,這個渾身披掛著傳統(tǒng)建筑元素的七十二變大圣機甲,它輪廓優(yōu)美、節(jié)奏明快,同時具有機器美和建筑美,簡直不要太酷!
多媒體表演秀
最受小伙伴歡迎的“小球陣列”是多媒體表演秀的開場。那半空中不斷變換造型的小球矩陣與現(xiàn)代舞演員相互配合,真是讓我眼睛都不夠用了。不過,我心里有個疑問,如何為這球體內(nèi)部的805組小燈供電?如何實現(xiàn)燈光實時控制?
這些難題我還沒想明白,期待長大以后繼續(xù)探究吧。
在武俠小說和諜戰(zhàn)片中,一些厲害的人物精通“易容術(shù)”,可以輕松改變自己的容貌。中國的川劇“變臉”,一張臉剎那間可變化出多種造型,更是讓人叫絕。在科學之夜的多媒體表演秀中,變臉這項歷史悠久的國粹也在小球陣列下上演了,讓我們感受到中國傳統(tǒng)戲劇的魅力。
觀看之后,我專門跑到后臺問演員叔叔,變臉的奧秘在哪呢?可惜的是,我一無所得。叔叔告訴我,川劇變臉藝術(shù)被列為國家二級機密,這也是中國戲劇界唯一的國家機密。如果他把秘密告訴了我,那就是泄密了。
寫到這里我發(fā)現(xiàn)自己竟然有這么多沒弄明白的地方我是不是太走馬觀花了呢?不過不要緊,我感受到了科學的美與樂趣還體驗了科技互動,徹底愛上了科學。聽說,明年“科學之夜”還會再來相信那時我一定能理解更多科學道理。到時你也一起來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