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 璽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山東 青島 266580)
協(xié)同物流網(wǎng)絡(Collaborative Logistics Network)是近年來基于協(xié)同理論發(fā)展起來的現(xiàn)代物流網(wǎng)絡,它能夠實現(xiàn)物流企業(yè)之間的協(xié)同,共同完成配送任務。因此,如何規(guī)劃多供應商協(xié)同配送下路徑,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的就顯得尤為重要。
車輛路徑問題(VRP,Vehicle Routing Problem)由Dantzig和Ramser于1959年提出[1],并引起了廣泛關注,屬于典型的NP-hard問題。隨后,不同學者使用各類算法對單對多、多對多車輛路徑問題進行了求解[2-5]。本文從物流集成服務商的角度出發(fā),研究協(xié)同物流網(wǎng)絡中多供應商協(xié)作下,帶軟有時間窗的車輛路徑問題(VRPTW,Vehicle Routing Problem with Time Window)。通過對實際問題的分析,構建數(shù)學模型,設計智能優(yōu)化算法和算例,證明本文設計模型的合理性和算法的有效性。
在協(xié)同物流網(wǎng)絡中,多個供應商與多個客戶點信息共享,物流集成服務商選擇供應商為客戶進行貨物配送,安排車輛為客戶進行要求運輸車輛在客戶的時間窗內完成配送任務。但配送過程存在如下問題:①配送車輛與客戶時間窗不匹配,產(chǎn)生時間窗等待或者延遲成本;②車輛行駛路徑?jīng)Q策不科學,導致配送成本增加。
具體問題描述如下:多供應商多客戶組成的協(xié)同物流網(wǎng)絡由G=(O∪I,A)表示,路線集合A={(i,j)|i,j∈N∪O,i≠j},區(qū)域內多供應商集合為O{o|o=1,2,…,|O|},共同為客戶集合N{n|n=1,2,…,|N|}提供貨物配送服務,各個供應商和各個客戶之間道路互通,容量為H的配送車輛集合為K{k|k=1,2,…,|K|}??蛻鬷的配送時間窗為[tei,tli],λi表示客戶i時間窗的緊急程度,tki為車輛k到達客戶i的時間,ω1為車輛的等待成本,ω2為延遲成本。ck為車輛k的單位配送成本,F(xiàn)k為車輛k的固定調用成本。協(xié)同運作的供應商與客戶之間為N-N匹配關系,決策變量選擇如下:
①每個客戶的一類貨物只由一輛車供給,需求不可拆分;
②每輛車必須從供應商出發(fā),完成配送任務后返回該供應商;
③配送成本只與車輛啟用次數(shù)和配送距離有關。
模型目標選擇為總成本最小,成本包含配送車輛的固定調用成本、變動成本和時間窗成本。其中配送成本由車輛的固定調用成本和變動成本構成,第i個加客戶的配送成本可以表示為:
(1)
時間窗成本:
(2)
模型構建如下:
(3)
s.t.:
(4)
(5)
(6)
(7)
(8)
(9)
(10)
(11)
(12)
其中,目標函數(shù)(3)表示的是整個配送過程中總成本最??;約束條件(4)表示某類貨物的配送量不能配送車輛的裝載容量;約束條件(5)表示一個客戶的某類貨物需求任務只由一輛配送車輛完成;約束條件(6)表示一個客戶的某類貨物需求任務只由一個供應商提供;約束條件(7)為車輛使用數(shù)量限制;約束條件(8)表示配送車量從供應商出發(fā),完成任務后返回該供應商;約束條件(9)表示消除子回路;約束條件(10)表示車輛到達客戶的時間;約束條件(11)和(12)表示兩個決策變量均為0-1變量。
遺傳算法由于其全局優(yōu)化性能良好、適應性強,在復雜的線性、非線性問題上表現(xiàn)出優(yōu)秀的空間搜索能力,所以本文選用遺傳算法進行求解。
①編碼。
當遇到各種多決策變量情況,如組合服務、循環(huán)路徑、多任務等時,一維編碼方案表現(xiàn)能力大打折扣。因此Gottlieb等提出了矩陣編碼[6],矩陣編碼是指采用矩陣的形式來對個體進行編碼。根據(jù)問題描述,對模型進行編碼設計,供應商數(shù)目為n,客戶數(shù)目為m,行表示出發(fā)點,列表示到達點,車輛旅行路徑可用一個矩陣表達。
②初始種群及適應度函數(shù)。
設置種群規(guī)模為θ,按照編碼規(guī)則隨機生成θ個滿足路徑約束、時間窗約束和配送量要求的染色體,適應度函數(shù)選擇F=minC。
③選擇、交叉與變異操作。
選擇操作部分,本文采用輪盤賭法,適應度值越大的個體,被選擇幾率越高。交叉操作部分,本算法采用多點交叉的方式,隨機選擇矩陣中多列進行交叉,交叉的概率取值范圍通常為[0.4,0.99]。變異操作部分隨機選擇矩陣,對其列進行變異操作。
④本文設置了遺傳算法的迭代次數(shù),當遺傳操作達到該次數(shù)時,即終止操作。
本文選取青島市某副食配送網(wǎng)絡,物流網(wǎng)絡內共有3個供應商和20個客戶,每個客戶訂貨量已知,車輛行駛速度為40km/h,固定調用成本為30元。供應商坐標分別為Ⅰ(120.335,36.134)、Ⅱ(120.217,36.072)、Ⅲ(120.135,36.066),按照優(yōu)先級,將客戶坐標分為λ1:(120.414,36.430)、(120.243,36.193)、(120.403,36.151)、(120.304,36.361)、(120.473,36.405)、(120.189,36.921)、(120.456,36.130);λ2:(120.425,36.151)、(120.339,36.176)、(120.512,36.395)、(120.495,36.334)、(120.181,36.430)、(119.853,36.258)、(120.880,36.320);λ3:(120.362,36.233)、(120.511,36.371)、(120.282,35.770)、(120.251,36.528)、(120.102,35.801)、(120.108,36.235)。
參數(shù)設置完畢后,在Matlab R2017b上進行算法的求解。遺傳算法中的參數(shù)設置如下:種群初始規(guī)模為50,迭代次數(shù)為300,交叉概率為0.6,變異概率為0.08。多次求解得到最終結果為配送方案A,啟用5輛配送車,總路程630.5km,總成本970.75元,其中時間窗成本為0。另外改變約束條件,求解原單供應商固定分區(qū)配送下方案B,啟用6輛配送車,總路程776km,總成本1110.9元,其中時間窗成本為70元。對比如表1所示。
表1 配送方案對比表
通過對比可以看出,三個供應商協(xié)同配送方案A相比傳統(tǒng)配送方案B的旅行距離節(jié)約18.75%,配送成本節(jié)約12.62%,時間窗匹配度增加10%。從整體角度看,共同配送的方式能夠最大化配送效益,減少車輛配送距離。
本文構建了帶有軟時間窗的協(xié)同物流網(wǎng)絡中的車輛路徑問題模型,采用矩陣編碼的遺傳算法對問題進行了求解,并與傳統(tǒng)配送方式進行了對比。由于傳統(tǒng)配送方式下,供應商往往只能送達某一分區(qū)的客戶,多個分區(qū)獨立運行,導致成本較高。多供應商協(xié)同配送并考慮客戶時間窗的要求更符合實際情況,且能夠最大化協(xié)同物流網(wǎng)絡的整體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