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聰娜 楊惠紅 龍海清
深圳市寶安區(qū)福永人民醫(yī)院新生兒科,廣東深圳 518103
新生兒胃腸外營養(yǎng)相關膽汁淤積癥屬于新生兒科常見病,此病癥好發(fā)于極低出生體重兒、與超低出生體重兒中,在發(fā)病過程中,胃腸外營養(yǎng)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同時在腸道先天畸形患兒術后恢復中,胃腸外營養(yǎng)屬于最重要的一種干預措施,其要為患兒提供營養(yǎng)供給的同時,受外因或內因的影響,還會增加并發(fā)癥發(fā)生,以胃腸外營養(yǎng)相關膽汁淤積癥最為常見,如臨床不及時給予處理,會導致患兒出現(xiàn)死亡[1]。在新生兒胃腸外營養(yǎng)相關膽汁淤積癥治療中,多采用腹腔鏡治療,以改善患兒癥狀,減輕其痛苦,提高耐受度,保使患者病情盡快康復[2]。且在腹腔鏡治療中,聯(lián)合圍手術期護理,能提高治療效果,促使患兒盡快康復。本次研究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64例新生兒胃腸外營養(yǎng)相關膽汁淤積癥患兒進行研究,分析腹腔鏡治療新生兒胃腸外營養(yǎng)相關膽汁淤積癥圍手術期護理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本院收治的行腹腔鏡治療新生兒胃腸外營養(yǎng)相關膽汁淤積癥64例患兒,采用計算機隨機分組法,分為對照組、觀察組,各32例。對照組:20例男性患兒、12例女性患兒,胎齡30.5~33.9周,平均(31.5±0.4)周,手術時日齡28.5~35.9d,平均(31.5±2.4)d。觀察組:21例男性患兒、11例女性患兒,胎齡30.5~34.0周,平均(32.0±0.6)周,手術時日齡 27.2~36.0d,平均(32.0±2.5)d,兩組臨床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此次研究,且參與研究者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者。診斷標準:參考實用內科關于新生兒胃腸外營養(yǎng)相關膽汁淤積癥的診斷標準進行評價[3]。納入標準:符合新生兒胃腸外營養(yǎng)相關膽汁淤積癥者;家屬知情并簽署知情書者。并將手術禁忌證者排除。
患兒病情明確后,均采用腹腔鏡手術治療,即將腹腔鏡置入臍部5mm處,了解膽囊、肝外膽道情況,在投影下,將Trocar置入,將膽囊用無損傷鉗夾住,并將其提出腹壁處,切開膽囊后,對其進行固定縫扎,注入泛影葡胺后攝片[4]?;诖?,對照組用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用圍手術期護理。
術前護理:全面的評估患兒實際情況,如患兒營養(yǎng)狀況、體內酸堿平衡度、心肝腎功能、水電解質等,之后為患者補充維生素,其有助于創(chuàng)口的愈合;術前4h對患兒實施禁食,并對腸胃用生理鹽水進行清洗,同時對手術區(qū)域的皮膚進行清潔、消毒[5]。此外,做好患兒家長心理疏導,介紹手術方式及注意事項,普及術前禁食與禁飲的必要性,提高家屬配合度。術中護理:做好手術所需的醫(yī)療器械,并對其運行是否正常進行檢查。固定好患兒的下眼瞼采用專用膠布,有效預防眼睛受損;控制好進氣量與氣腹壓力,預防二氧化碳的蓄積;配合醫(yī)生,及時傳遞手術器械,并按規(guī)定對其進行放置,有助于手術順利完成[6]。術后護理:手術后,對患兒實施保暖護理,將其放置于保暖箱;強化呼吸道管理,有效提高血氧飯飽和度,及時將小兒體內的二氧化碳排出[7-8]。手術第二天,實施喂奶護理,激活小兒腸胃內相應消化激素,如有必要,給予高滲鹽水灌腸,提高腸蠕動,促使小用胃腸功能盡快康復。
分析兩組住院時間、不良的反應發(fā)生率、護理滿意度。
護理滿意度:有我院自制問卷進行評價,如護理技巧、??谱o理、小兒管理、服務態(tài)度。每項10分,分數(shù)越高說明護理滿意度越高。
應用SPSS23.0作為本次研究的統(tǒng)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住院時間為(7.81±2.35)d,對照組住院時間為(12.66±2.72)d,組間對比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t=7.633,P=0.000)。
觀察組1例食欲不振,不良反應發(fā)生率3.13%(1/32);對照組4例食欲不振、3例腹瀉,不良反應發(fā)生率21.88%(7/32),組間對比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χ2=5.143,P=0.023)。
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 0.05),見表 1。
表1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x ± s,分)
新生兒胃腸外營養(yǎng)相關膽汁淤積癥對患兒造成嚴重影響,其不難增加了患兒痛苦,還會增加了治療難度,且因病情較復雜,故治療過程也較為復雜[9-11]。在新生兒胃腸外營養(yǎng)相關膽汁淤積癥治療中,多采用腹腔鏡手術。腹腔鏡屬于微創(chuàng)手術,手術創(chuàng)傷較小,對機體其它臟器影響不大,有助于術后盡快恢復。但由于小兒本身體質較弱,機體相關功能發(fā)育不成熟,故在行腹腔鏡治療新生兒胃腸外營養(yǎng)相關膽汁淤積癥中,需要配合科學有效的圍手術期護理,以輔助提高治療效果[12-13]。
圍手術期護理具有較高的護理專業(yè)性及綜合性,將其應用于行腹腔鏡治療新生兒胃腸外營養(yǎng)相關膽汁淤積癥中,效果顯著。將圍手術期應用于患兒中,將其貫穿于整個手術中,對患兒實施護理,輔助提高治療效果。術前對患兒進行綜合評估,補充維生素,減少術中出血率,同時還能促進傷口盡快愈合;對其家長進行心理護理,緩解不良心理,提高手術配合度,促使手術順利進行。術中做好相關儀器護理,保護患兒眼部,減輕對患兒的損傷,熟悉手術流程,積極配合醫(yī)生手術,有助于縮短手術時間,促進手術順利完成。本次研究示觀察組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術后對患兒做好保暖護理,強化呼吸道護理,盡早喂奶,提高患兒胃腸蠕動,快速恢復胃腸功能,促使病情盡快康復,從而縮短住院時間。本次研究示: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由此可知,結合以上護理,提高家屬信任感,進一步提高護理滿意度[14-15]。
綜上所述,在腹腔鏡治療新生兒胃腸外營養(yǎng)相關膽汁淤積癥中,實施圍手術期護理,其對減少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縮短患兒住院時間、提高護理滿意度具有積極的臨床意義,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