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穆學(xué)仁
過黃河,沿絲綢古道河西走廊西行百余公里,一方高傲圣潔、賞心悅目的去處——天祝縣,便高聳在地平線上!
放眼望去,祁連山脈舞動著潔白衣裙在招手致意,近觀細(xì)微,天地間已然被綠色草原和悠閑自得的羊群、牦牛揮灑盡染,無邊無際朝天邊漫去,清清爽爽,蔚為壯觀。感慨驚嘆之余,傾心領(lǐng)悟之際,又見那萬千景致中如傳神之筆點綴,將炊煙裊裊的一排排一頂頂帳篷鑲嵌其中,更是妙不可言。
新中國誕生后,這片土地便成立了全國第一個民族自治縣——天祝藏族自治縣。天祝,這片藏青色的高原,沐浴著風(fēng)韻儼然的山水,那挺拔秀美連綿起伏的山峰草原,和浸潤流淌著的碧水、細(xì)流交織纏綿,仿佛是睡臥在天穹之下情深意濃的一對戀人。因了這亙古滄桑的山峰草原,和生生不息的永恒流水,這里的藏族人便有了純樸善良、俠肝義膽、能歌善舞的秉性和天賦,這片熱土便有了“奶香仙境天祝、高原佛光福地”的美譽。
在天祝能時時刻刻感受到那如火般的熱情!我們一行來到了松山草原。松山的藏族朋友桑吉為了接待我們,早早宰殺了羊只,還從雪山之巔請來了紅衣喇嘛,以示客人的尊貴。好客的鄉(xiāng)親們,在灑滿奶香的沃野采回了香草枝葉,從美麗的抓喜秀龍草原摘來了格?;ǎ缓笥职严笳髅篮玫囊磺袃A注,一到傍晚便燃起篝火、跳起了鍋莊(藏族的民間舞蹈)。
融融月色伴歌舞。身著華麗服裝的藏族兄弟姐妹,和我們在篝火旁一道歡度良宵。言談笑語間,民族兄弟敞開了心扉。桑吉說:“以前,我們住在大山深處,放牧風(fēng)里來雨里去,一年到頭也見不到幾個錢,家家都窮。改革開放后,縣上動員我們下山居住,蓋好了水、電、暖齊備的牧民房,讓我們既放牧又經(jīng)營草原旅游。如今,接待旅游、避暑的人一年比一年多,這不,眼下才半年時間,僅住宿餐飲下來,我就賺了兩萬多元呢。如今我們牧民養(yǎng)牛羊,國家給補貼,家門口搞旅游餐飲也掙錢,可以說是兩手抓兩不誤?,F(xiàn)在草原人富了,這一切,應(yīng)該歸功于黨和國家的好政策?。 ?/p>
的確,桑吉的肺腑之言,在所到之處無不得到驗證?,F(xiàn)在,這里的農(nóng)牧民早已轉(zhuǎn)變了傳統(tǒng)的生活方式,那日落西山羊進圈的寂寞日子,已經(jīng)是過去的生活寫照了。時下,他們上網(wǎng)、用微信,紛紛引進栽培技術(shù),在科技人員的指導(dǎo)下廣泛種植高原無公害蔬菜、脫毒馬鈴薯、雜交油菜、食用菌、優(yōu)質(zhì)牧草、人參果、紅提葡萄、白雪紅桃等特色優(yōu)勢品種,涉及范圍覆蓋了全縣3萬多農(nóng)牧戶。以前根本無法在高原生長的荷蘭豆、菜花、葡萄、香瓜等系列瓜果蔬菜,如今已成了這里農(nóng)牧民種植和銷售的熱門貨。農(nóng)牧民依托著大山草原,采取多種經(jīng)營,利用高原溫差優(yōu)勢,讓反季節(jié)上市的水果蔬菜不出田間地頭,便賣到了好價錢,人均收入得到了成倍增長。
桑吉還說:“過幾天縣里要舉辦賽馬會,我們這里的牧民要騎著駿馬去趕會、去賽馬,我們松山的走馬可是一流的哩。到時候,要搭起帳篷美美地玩幾天呢。怎么樣,過幾天咱們一起去?”
聽了桑吉的話,我感慨萬端,眼前的這個藏族尕老漢,還是當(dāng)年那個動不動就要向我借幾個小錢花的桑吉嗎?
上世紀(jì)70年代末,我在松山氣象站工作時便認(rèn)識桑吉,那時的桑吉還年輕,放牧在大山里要幾個月才能回來。他只要回來就會找我,先是抽根煙喝口酒,接著便吞吞吐吐地向我借錢。我那時工資也少,說心里話,當(dāng)時還真挺怕見到他呢。后來,我調(diào)走了,一晃竟然40年沒有與他聯(lián)系。前些日子,一個電話打了進來,想不到卻是桑吉。他在電話中調(diào)侃著:“老哥,回草原來玩吧,兄弟這次真的不會問你借錢了!”
往事的回憶如此真切!望著笑瞇了眼、已年逾花甲的桑吉,我忽然悟到,是啊,被篝火映紅、文明富裕了的新型藏族農(nóng)牧民,自然會盡情享受民族傳統(tǒng)節(jié)日的絢麗多彩。
小憩幾日后,我們便駕駛小轎車與藏族牧民的車馬隊,一道趕往天祝小三峽風(fēng)景區(qū),去領(lǐng)略一年一度的賽馬會盛況。車隊悠閑地溯石門河而上,一路人喊馬嘶車鳴狗吠,十分熱鬧。
當(dāng)我們走進彩旗飄舞、人聲鼎沸的賽馬會場,旋即便融入其中。賽況高潮迭起,我們的心兒隨著馬蹄聲跳動。酣暢淋漓之際,俊美的藏族姑娘采摘來最美的鮮花,獻給我們這些遠(yuǎn)道而來的客人,魁梧的藏族小伙子駕馭著疾馳的駿馬,捧來了窖藏珍品青稞酒,唱起了祝酒歌。盛情難卻,情意綿綿,各民族兄弟姐妹豪飲在草原上、天地間。
天祝,山美水美人更美,這片土地被稱為白牦牛的故鄉(xiāng)!披一身純白皮毛的,在世間極為罕見,為此,它們被視為珍稀畜種,而在天祝的草原上,卻放牧著5萬多頭白牦牛。
天祝,與共和國的脈搏一同跳動,不辱使命,繼往開來,70年來的巨大變化竟這般清晰,使人不禁從心底里由衷贊嘆。
賽馬會后,我們與桑吉及眾鄉(xiāng)親道別。我們繼續(xù)前行,又興致勃勃地來到祁連山,去拜訪天祝最大的藏傳佛教寺院天堂寺。
天堂寺院簇?fù)碓谌荷街?,與景色奇特的本康丹霞地貌、聞名于世的引大入秦樞紐工程、朱岔峽等景觀一脈相承,可謂遙相呼應(yīng)、巧奪天工。仰望這所依山而建、凝聚著藏漢各民族智慧的古老寺院,在天際云霞里正佛光四射,宛如一朵碩大的蓮花盛開著。此情此景,使人們的敬仰崇拜之情油然而生。
待一番瞻仰朝拜后,緩步拾級攀援,不遠(yuǎn)處的朱紅色本康丹霞地貌山體景觀鬼斧神工。本康漢語意思是十萬眾佛所在地?!盃N若朝霞,色如渥丹”的本康丹霞地貌,形成約在一億年前的白堊紀(jì)時期,藏傳佛教形象地將其比喻為“十萬眾佛”的說法,也有千余年歷史了。
登上寺院峰頂,就會發(fā)現(xiàn)周邊原始森林遮天蔽日,松、杉、楊、樺等各種樹木應(yīng)有盡有,原生態(tài)的小溪繞山而行,叮咚有致。足踏謹(jǐn)慎,俯拾而下,不覺間便邂逅一路歡暢不知疲倦的大通河了。當(dāng)觸摸著那抽灌落差達107米、如巨龍般橫亙于兩峰之間、渾身鋼筋水泥構(gòu)筑的輸水管道、號稱亞洲之最的引大入秦工程時,那雄偉壯觀的“人間天河”,便盡收眼底了!
天祝,藏語稱為華銳,意思是英雄部落。如今,古樸滄桑與現(xiàn)代建筑,竟在咫尺之間形成了鮮明對照,怎能不令人流連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