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碧華
從2018年3月進場施工到廠房竣工交付,浙江金華好易點科技公司只用了12個月的時間,速度之快出乎公司董事長黃飛挺的想象。他感慨:當?shù)赝菩小皹藴实亍备母铮娦Ч耍?/p>
“標準地”改革是浙江“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內容之一,主要針對企業(yè)審批服務。金華金東區(qū)在推進這一改革行動中,不斷優(yōu)化審批流程,大幅壓縮項目審批時間,切實服務實體經濟。
當然,不只是針對企業(yè)服務,在方便群眾辦事方面,他們的改革力度和范圍更大。
2018年5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出臺深入推進審批服務便民化的指導意見:要求全面推行審批服務“馬上辦、網(wǎng)上辦、就近辦、一次辦”,2018年10月底前實現(xiàn)全覆蓋。
今年4月中下旬,本刊記者奔赴多個城市,就地方落實審批服務便民化進行調研。從調研情況看,地方政府高度重視此項工作,大多由黨政“一把手”掛帥親自抓,并設立政務服務中心,統(tǒng)籌相關職能部門,推進政務服務便民化。
首先是大力推行審批服務集中辦理,將分散在各個職能部門的辦事窗口集中在行政服務中心或便民服務中心。一是方便群眾找;二是讓群眾盡可能在一棟樓里,就能把相關事項辦完辦妥。
辦事窗口集中只是第一步,怎樣才能更快、更好?這需要審批服務標準化。行政服務中心和相關職能部門會商,有些甚至由市委書記或市長主持,不斷改革探索,將相關辦事流程和所需材料標準化,并且廣而告之。
比如在不動產登記、市場準入、企業(yè)投資、建設工程、民生事務等辦理量大、企業(yè)和群眾關注的重點領域重點事項,推行一次告知、一表申請。
在辦事標準化過程中,相關職能部門強化服務理念,借助互聯(lián)網(wǎng)、大數(shù)據(jù)等手段,大幅壓縮證明事項,減少蓋章、審核、備案、確認、告知等各種繁瑣環(huán)節(jié)和手續(xù),取消為難人的各類奇葩證明,等等。
為更加便民,浙江湖州還以群眾眼里的“一件事”為標準、以“一事找一窗、一事全流程、最多跑一次”為目標,在浙江省率先開展跨部門跨層級“一事最多跑一次”改革。
從多地的豐富實踐來看,縱向相比,審批服務越來越便民。在推進這項工作過程中,我們也看到了各地相關職能部門“刀刃向內”的勇氣,不斷自我革命,打造服務型政府。
不同的是,從橫向來看,還存在地域差別,有些地方已經實現(xiàn)“最多跑一次”,而有些地方,這一服務便民化改革,還在路上躑躅而行。
推進政務服務便民化改革,減少了相關證明事項,允許相關審批材料容缺批后再補,這些都是很好的探索,但也不能因此忽視事中事后監(jiān)管。同時,基于大數(shù)據(jù)網(wǎng)上審批平臺的完善,實體窗口將逐漸減少,許多事項,網(wǎng)上申報審批即可。
在推進行政服務便民化改革中,要拿出利刃割贅肉的膽量,剔除那些不必要又繁瑣的審批程序,多謀善動,改一項成一項。也不可單純?yōu)闇p少審批服務數(shù)量,而匆忙出臺不成熟的舉措。要在堅持推進服務便民化大目標前提下,從是否方便群眾辦事、從有利于提升行政服務效率出發(fā),謀定而后行,萬萬不可湊那種年年改年年不到位的熱鬧。
編輯:郭梁 ? ?美編:楊東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