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船集團重型裝備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起重工
技藝吹影鏤塵,拼就世界最大“天眼”;組裝妙至毫巔,拓寬人類探秘星途。在“刀鋒”上起舞,卻能臨危受命、功成行滿。
周永和多次參與國家重點工程:中國超大射電望遠鏡建設項目、三大衛(wèi)星發(fā)射場的配套設備制造、中船重工702所“蛟龍?zhí)枴睂嶒瀼S房安裝……立足本職,他攻克了一個又一個難關,創(chuàng)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
所獲榮譽:大國工匠
25年前,我從武船技校起重專業(yè)畢業(yè),以第一名的成績進入武船集團,從學徒到班長,最后成為一名工匠,有幸參與了一個個世界級工程的吊裝工作。
現(xiàn)在,我只講一講奮戰(zhàn)“天眼”吊裝的故事。
2015年下半年,我被安排到世界第一的工程——500米單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俗稱“天眼”,擔任現(xiàn)場吊裝指揮。當時,我感覺身上的擔子非常重,壓力也非常大。
要把40多萬塊小面板拼裝成4450塊形狀各異、尺寸不等的三角形大面板,并將之安裝到直徑為500米,相當于30個足球場面積的一個巨型索狀碗里。吊裝空間跨度、幅度之大前所未有,又無先例可循,是整個工程的三大難題之一。安全風險高,全部是高空作業(yè),人員、設備、產品的安全要得到保障;安裝精度高,每一塊面板必須安裝到指定位置,就像拼圖游戲,面板安裝為立體球面,難度更大。反射面單元為鋁合金管件桁架結構,共有216種類型,其中單片最大面積約120平方米。由于耐受力弱,易變形,空中安裝過程中,要運輸數(shù)百米,面板之間的安裝誤差以毫米計算,不能有一絲磕碰、污損。更需嚴格控制反射面板單元精度和變形,且安裝周期短。面板吊裝是整個工程的最后一道工序,它的完成標志著主體工程完工,為整個工程早日投入使用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
如此多的困難和壓力,最后都變成了動力!我的團隊拋開桎梏、大膽創(chuàng)新,多次深入現(xiàn)場踏勘,和業(yè)內專家及設計人員討論、溝通。制定方案、精心研究,反復實踐、不斷完善,最終形成了國內首創(chuàng)的大跨徑、大坡度空間轉移、轉接的柔性吊裝方法。實現(xiàn)“安全零事故”,也在此過程中收獲5項國家發(fā)明專利成果。
2016年9月25日,中國天眼工程落成啟動儀式在貴州平塘隆重舉行,時任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親臨現(xiàn)場,并帶來習近平總書記的親筆賀信!現(xiàn)場的我備受鼓舞……
在祖國的航天航空事業(yè)中,我參與了文昌、酒泉和西昌三大衛(wèi)星發(fā)射場的配套設備制造和安裝工作;在水利生態(tài)文明事業(yè)中,我參與了世界最大升船機——三峽升船機工程的安裝工作。雖然苦、累,但能為國防裝備建設作貢獻,更多的是榮譽和自豪。
2018年10月,我作為一名基層代表參加中國工會十七大,在莊嚴、神圣的人民大會堂,深刻感受到了黨和國家對工會工作及工人階級作用的重視與肯定! (文_周永和)
問:目前的心境如何?
答:淡然。從容面對人生的無奈,做到知足常樂。
問:如何理解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在實際工作中又如何踐行?
答:愛崗敬業(yè)、艱苦奮斗、甘于奉獻。在實際工作中,要認真對待每一件事,追求極致和完美。
問:您的座右銘?
答:百味人生,總有殘缺遺憾;平凡生活,需要心態(tài)平和。
問:最希望攻克當前的什么難題?
答:如何喚醒每一個人在工作、生活中的責任心。
問:最喜歡同事身上的什么特質?
答:兢兢業(yè)業(yè)、勤勤懇懇、奮發(fā)向上。
問:對后輩有何建議?
答:珍惜當下,奮發(fā)圖強。
問:您最欣賞的歷史人物?原因?
答:岳飛。他有家國情懷,懂孝道,本領高強,精通各種戰(zhàn)術,喜歡鉆研,勇于創(chuàng)新,善于總結,并留下名著,給世人留下寶貴的財富。
問:您認為現(xiàn)實中的幸福是怎樣的?
答:身體健康,家庭和睦,生活基本條件得到滿足,就是最大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