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博 錦州市義縣人民醫(yī)院普外一科 (遼寧 錦州 121000)
內容提要: 目的:探析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治療膽結石的臨床療效及其對免疫功能的影響。方法:對2016年6月~2018年5月在本院接受治療的102例膽結石患者進行研究,根據(jù)隨機抽簽法分為對照組(n=51)、觀察組(n=51)。對照組患者予以常規(guī)開腹膽囊切除術治療,觀察組患者予以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對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治療前后免疫功能進行統(tǒng)計比較。結果:觀察組臨床總有效率(96.1%)高于對照組(82.4%),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后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均降低,但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膽結石患者應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的臨床效果更加顯著,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癥狀,且對免疫功能的影響比較小。
膽結石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外科疾病,病因主要包括膽道感染、膽管變異、膽汁淤積、膽汁引流不暢等,臨床癥狀為右腹疼痛、左肩部疼痛、厭食等[1]。隨著生活壓力的不斷增大,生活習慣的不斷改變,膽結石發(fā)病率越來越高,具有病程長、并發(fā)癥多等特點,嚴重威脅了患者的生命健康及生活質量?,F(xiàn)今,膽結石治療方法非常多,大部分患者均愿意接受非手術治療,但非手術治療效果并不理想,只能針對小結石患者。目前,在膽結石治療中,微創(chuàng)手術應用越來越普遍。本文現(xiàn)對2016年6月~2018年5月在本院接受治療的102例膽結石患者進行分析,研究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的效果。
對2016年6月~2018年5月在本院接受治療的102例膽結石患者進行研究,根據(jù)隨機抽簽法分為對照組(n=51)、觀察組(n=51)。對照組中,女性24例,男性27例;年齡范圍23~69歲,平均(45.6±3.7)歲;病程范圍1~8年,平均(5.1±1.2)歲。觀察組中,女性23例,男性28例;年齡范圍22~69歲,平均(45.1±3.2)歲;病程范圍1~8年,平均(5.2±1.1)歲。比較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不顯著(P>0.05),可進行對比。
對照組患者予以常規(guī)開腹膽囊切除術治療,操作如下:對患者進行氣管插管全麻,于右肋緣下方做一個切口,長度約為10cm,之后逐層切開腹壁,找出膽囊三角區(qū),離斷結扎膽囊管,之后離斷結扎動脈,從膽囊床上剝離膽囊,然后切除,結合患者實際情況,決定是否留置引流管及縫合膽囊床。
觀察組患者予以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操作如下:對患者進行氣管插管全麻,采用三孔法進行操作,并用氣腹針穿刺患者腹部,建立氣腹,壓力約為10~12mmHg,之后置入腹腔鏡,對患者膽囊三角區(qū)、膽囊情況進行觀察,并了解膽總管解剖結構,確定是否存在炎癥、粘連,解剖膽囊三角區(qū),露出膽囊三角區(qū)、膽囊管,切除膽囊,并用引流袋取出膽囊及散落膽結石,最后結合患者實際情況,決定是否留置引流管。
對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治療前后人體免疫功能進行統(tǒng)計比較。免疫功能觀察指標包括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
①顯效:患者臨床癥狀基本消失,切口未感染,且無疼痛感;②有效:患者臨床癥狀明顯減輕;切口未感染,且疼痛減輕;③無效:患者未達到上述標準。顯效率與有效率之和為總有效率[2]。
利用SPSS 20.0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數(shù)資料、計量資料分別表示為百分率、±s形式,并分別給予χ2、t檢驗,P<0.05提示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的臨床總有效率為96.1%,高于對照組的82.4%,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兩組治療前血清IgA、IgG、IgM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后血清IgA、IgG、IgM水平均降低,但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膽結石是一種常見疾病,若治療不及時,就會導致結石進入膽總管,進而引發(fā)膽管炎、胰腺炎等并發(fā)癥,因此,應針對患者情況,給予恰當治療。在以往臨床治療中,常規(guī)膽囊切除術應用十分普遍,但手術創(chuàng)傷比較大,致使患者易出現(xiàn)感染、出血等情況,不利于患者康復。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51,n/%)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是一種微創(chuàng)手術方式,具有手術創(chuàng)傷輕、術后恢復快等優(yōu)勢,有助于患者術后早日康復[3,4]。本研究結果提示,觀察組臨床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后血清IgA、IgG、IgM水平均降低,但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以說明,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膽結石的效果更加確切,不僅可以改善患者臨床癥狀,還可以減輕對患者免疫功能的影響,臨床應用價值非常高,與相關文獻報道十分相似[5,6]。
綜上所述,膽結石患者應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的臨床效果更加顯著,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癥狀,且對免疫功能的影響比較小。
表2. 兩組治療前后免疫功能比較(n=51,±s,g/L)
表2. 兩組治療前后免疫功能比較(n=51,±s,g/L)
組別 IgA IgG IgM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2.1±0.5 1.9±0.4 1.2±0.2 1.1±0.2 1.2±0.4 1.1±0.3對照組 2.1±0.4 1.6±0.4 1.2±0.2 0.8±0.1 1.2±0.3 0.8±0.2 t 0.0000 3.7873 0.0000 9.5812 0.0000 5.9420 P 1.0000 0.0003 1.0000 0.0000 1.0000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