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煌
剛剛過去的2018年是我國改革開放40周年。在這個重要時間節(jié)點,黨中央隆重召開紀念大會,習近平總書記發(fā)表重要講話,深刻總結了40年改革開放光輝歷程和寶貴經驗,宣示了高舉新時代改革開放旗幟的決心和信心,強調要以更大決心、更大勇氣、更大力度把改革開放推向深入。這一重要講話是新時代思想再解放的動員令、改革開放再出發(fā)的宣言書。全黨同志要深入學習領會,把回顧總結40年改革開放同新時代推動全面深化改革結合起來,把吸取改革開放歷史經驗同解決現(xiàn)實矛盾問題結合起來,把充分展示改革開放偉大成就同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結合起來,把深化改革開放同推動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結合起來,引導廣大干部群眾充分認識改革開放重大意義和偉大成就,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繼續(xù)高舉改革開放偉大旗幟,把握完善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的總目標,不斷把新時代改革開放繼續(xù)推向前進。
一、過去40年是解放思想與改革開放相互激蕩的偉大歷程
40年前,那場關于真理標準的大討論,在中華大地上掀起了轟轟烈烈解放思想的大潮,沖破了“兩個凡是”的思想禁錮、打破了理論僵化的束縛,激發(fā)出中國人民無限的勇氣、智慧和創(chuàng)造力,吹響了改革開放的沖鋒號,開啟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征程。
解放思想是中國共產黨永不停滯、永不僵化的精神特質和理論品格,是馬克思主義辯證唯物論的根本要求,是黨的思想路線的重要內容。在馬克思主義看來,社會存在是第一位的,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因此,解放思想要求打破習慣勢力和主觀偏見束縛,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不斷使思想和實際相符合、主觀和客觀相符合。解放思想的過程就是探索規(guī)律、追求真理的過程。解放思想的偉力在于能夠掌握發(fā)展的規(guī)律,順應歷史的滾滾潮流,與歷史共前進、與時代同步伐。解放思想與任何思想僵化都是相對立的、與任何停滯不前都是不相容的,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一個政黨生機活力的不竭之源。
當然,解放思想不是脫離實際的異想天開,不是閉門造車的主觀想象,也不是毫無章法的莽撞蠻干,更不是借解放思想之名而行否定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地位、拋棄社會主義制度、不要黨的領導之實一類掛羊頭賣狗肉的行徑。早在改革開放之初,鄧小平同志就指出:“解放思想決不能夠偏離四項基本原則的軌道,不能損害安定團結、生動活潑的政治局面。全黨對這個問題要有一個統(tǒng)一的認識?!边@就清楚界定了我們需要和堅持的解放思想的性質、方向和前途。40年來,我們黨堅持解放思想與實事求是的有機統(tǒng)一,領導人民遵循著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規(guī)律,沿著“思想解放—理論創(chuàng)新—改革突破”的路徑,不斷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形成新認識,開辟新境界,使理論隨著實踐的前進和時代的進步而發(fā)展,探索和回答了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實現(xiàn)什么樣的發(fā)展、怎樣實現(xiàn)發(fā)展,新時代堅持發(fā)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等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每一次思想大解放,都帶來理論大發(fā)展、改革開放大突破。40年改革開放的最根本成就,就是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用鐵一樣的事實解答了社會主義會不會在市場經濟大潮中被吞噬、中國共產黨會不會在利益沖擊下被腐蝕掉、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價值觀會不會被西方主流意識形態(tài)根本顛覆的擔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越走越寬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越來越豐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越來越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越來越自信,中國共產黨的面貌、中國的面貌、中國人民的面貌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那樣,40年來“中國人民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實現(xiàn)解放思想和改革開放相互激蕩、觀念創(chuàng)新和實踐探索相互促進,充分顯示了思想引領的強大力量”。
二、新時代對解放思想、改革開放提出新要求
實踐發(fā)展永無止境,解放思想永無止境,改革開放也永無止境。過去的40年,我們通過解放思想,破除了對于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的一些不正確認識,通過理論創(chuàng)新,形成和發(fā)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通過改革開放,打破了與時代和實踐要求不相適應的制度和體制機制,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和發(fā)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其中最為標志性的是實現(xiàn)了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的結合,激發(fā)出了發(fā)展的強大動力和活力。最為關鍵的是我們既堅持了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又根據(jù)我國實際和時代特征賦予社會主義鮮明的中國特色。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那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邏輯和中國社會發(fā)展歷史邏輯的辯證統(tǒng)一?!薄爸袊厣鐣髁x是社會主義而不是其他什么主義”。
今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改革開放也進入了新時代。新時代新形勢新要求。同過去相比,改革進入攻堅期、深水區(qū),改革的廣度和深度都大大拓展了,好吃的肉都吃完了,剩下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推進改革的復雜程度、敏感程度、艱巨程度并不亞于40年前。問題導向是我們過去40年改革的基本經驗。新時代,要把改革開放進一步推向深入,就依然要堅持問題導向,找好找準真問題,抓住改革開放的突破點。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進一步解放思想,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堅決破除條條框框、思維定勢的束縛。”這為新時代解放思想指出了方向,為全面深化改革明確了任務。第一要“準確識變”。通過思想再解放,認識新情況、了解新變化、把握新規(guī)律,科學認識新時代的新特點新要求,既要認識到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fā)展之間的矛盾,又要準確把握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科學把握變與不變的辯證關系,校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新方位。第二要“科學應變”。適應新形勢、滿足新要求,堅持改革再出發(fā),要緊扣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的新變化,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自覺用新發(fā)展理念統(tǒng)領發(fā)展全局,著力破解發(fā)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需要,使改革發(fā)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不斷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第三要“主動求變”。社會主義是干出來的。要積極主動,扎實苦干,抓好工作再落實,以實干落實好改革開放新舉措。面對“變”的基本事實,我們要通過解放思想,進一步明確什么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認識;通過改革開放,推動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實踐,不斷開創(chuàng)社會主義的新輝煌。
三、把新時代的改革開放不斷推向深入
對歷史的最好紀念,就是創(chuàng)造新的歷史。堅持黨的領導,全面從嚴治黨,是改革開放取得成功的關鍵和根本。面向未來,全面深化改革、進一步擴大開放,必須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必須堅持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以黨的自我革命推動偉大社會革命,把新時代的改革開放不斷推向深入。
要牢牢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堅定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推進改革開放。我們的改革是有方向、有立場、有原則的,在改革的方向上頭腦必須十分清醒。不實行改革開放死路一條,搞否定社會主義方向的“改革開放”也是死路一條。要增強政治定力,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堅守政治原則和底線,決不能在根本性問題上出現(xiàn)顛覆性錯誤。無論改什么、改到哪一步,堅持黨對改革的集中統(tǒng)一領導不能變,完善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的總目標不能變。尤其重要的是,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不能動搖。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fā)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寫入了憲法、黨章,是不會變的,也是不能變的。任何否定、懷疑我國基本經濟制度和“兩個毫不動搖”立場的言行都不符合黨和國家方針政策。
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不忘改革開放初心”,讓改革發(fā)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朝著實現(xiàn)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不斷邁進。以人民為中心,不僅是一個經濟發(fā)展思想,更是社會主義的立場和最根本價值觀,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要通過全面深化改革的具體舉措把這一要求作為制度落實和鞏固下來,真正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體現(xiàn)出社會主義的優(yōu)越性,徹底化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不是社會主義的疑問。要把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作為一面鏡子,審視我們各方面體制機制和政策規(guī)定,哪里有不符合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的問題,哪里就需要改革;哪個領域哪個環(huán)節(jié)問題突出,哪個領域哪個環(huán)節(jié)就是改革的重點。堅持發(fā)展為了人民、發(fā)展依靠人民、發(fā)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重點,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發(fā)展各項社會事業(yè),加大收入分配調節(jié)力度,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努力補齊民生短板、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yī)、老有所養(yǎng)、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斷取得新進展,保證全體人民平等參與、平等發(fā)展權利,保證全體人民在共建共享發(fā)展中有更多獲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