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K GRAHAM
在城市間共舞
舞蹈是人類最原始的藝術形式,在沒有劇場之前,它甚至可以發(fā)生在任何空間。本期我們請來兩對舞者,在看似不可能起舞的地方,在城市中,在天地間,雙雙起舞,不僅展示他們的肢體,也帶來彼此間動人的愛情故事。
編輯:秋楠RACHEL QIU
身為澳大利亞國家芭蕾舞團的首席獨舞演員,郭承武的工作就是在舞臺上以優(yōu)美的舞姿詮釋夢幻般的童話和各種奇妙的故事。而他的生活同樣也是一個浪漫的愛情故事,敘述著他如何與另一位迷人的芭蕾舞女演員相遇、相愛并最終走向婚姻的殿堂。
攝影:趙驊造型:金繼平CHARLIE CHllxl
完美搭檔
郭承武今年29歲,他的妻子是27歲的日裔芭蕾舞女演員近藤亞香(Ako Kondo)。兩人情定終身的重要時刻是在雙雙被澳芭指定為首席舞者之時,這個契機也讓他們墜入愛河并最終決定廝守一生。這對愛侶也經(jīng)常在舞臺上聯(lián)袂演出,由他們二人精彩演繹的《睡美人》在北京和上海贏得了觀眾的陣陣歡呼。
能夠以一個國家芭蕾舞團首席舞者的身份在北京的舞臺上表演,這對郭承武來說絕對是一次與眾不同的經(jīng)歷。在移民澳洲之前,他曾在北京一所訓練極其嚴格的芭蕾舞學校進行了長達八年的舞蹈訓練。
他在澳芭的首個領銜角色出自巡演的芭蕾舞劇《唐吉訶德》,近藤在其中擔任女一號,這也是她的女主首秀。他們不僅在舞臺上完美配合,在生活中也同樣默契投緣,并從此走到了一起,他們用迸發(fā)著生命活力和激情四射的表演感染著現(xiàn)場的每一位觀眾。
澳芭的藝術總監(jiān)David McAllister親眼見證了這對璧人如何從十幾歲的見習演員,成長為今天創(chuàng)下斐然成績的成熟舞者。他說:“這是一種火花。當你把兩位舞者放在一起,如果你能看到神奇火花迸發(fā)的那一刻,你就會意識到一對完美的搭檔由此誕生了。能如此快速地躍升為首席演員,他們的努力和才華是至關重要的催化劑?!彼麄冊谖枧_上的表演栩栩如生,彼此存在著一種奇妙的競爭,讓他們的表演充滿了激情。我想,他們自己也一定非常喜歡在一起表演,會在舞臺上產(chǎn)生奇妙的化學反應?!彪m然很多普通觀眾并不知道這對舞臺搭檔也是現(xiàn)實生活中的伴侶,但觀眾都能在他們活力四射、震撼心靈的表演中感受到真正的激情和充沛的情感。
近藤說:“我們基本上就是講故事的演員,但我們的故事卻有著最真實的情感,而不是偽裝出來的。我們之間存在著一種信任,它從生活延伸到了舞臺。我對他百分之百信任,有時候我在旋轉(zhuǎn)或跳躍時失去平衡,但我知道他會穩(wěn)穩(wěn)地接住我,他可以讓我跳得更好。大部分芭蕾舞劇都是愛情故事,比如《睡美人》《天鵝湖》和《灰姑娘》。我們在臺下深愛著彼此,我們將這種愛帶到了舞臺上,觀眾也能感受到。我們不是在表演,而是真情流露?!?/p>
用舞蹈筑夢
近藤在日本名古屋長大,自四歲起開始跳舞。郭承武來自江西九江,他首次接觸芭蕾舞的年齡更大一些。當年,在母親的堅持下,九歲的郭承武被連拉帶拽地帶到舞蹈訓練班,但是他驚訝地發(fā)現(xiàn),自己竟然立刻喜歡上了跳舞,而且還有著與生俱來的舞蹈天分。后來,他成功考入北京舞蹈學院。但是,幾年下來,對于這個并不富裕的家庭來說,學費和住宿費開始成為一個難題。最終,一家人決定:父親賣掉自己的出租車,母親盤掉自己開的小商店,用這筆好不容易湊起來的錢繼續(xù)支持兒子追逐夢想。郭承武立志通過刻苦學習回報父母,開啟了近乎瘋狂的訓練,每天從清晨6點一直練到午夜。最終,他收到了澳大利亞芭蕾舞學校的錄取通知,隨后加入了澳大利亞國家芭蕾舞團。
郭承武說:“我一直都被稱為‘芭蕾機器,不停地訓練。我生來就是個旋轉(zhuǎn)跳躍的舞者。在中國,我們接受的都是高強度的訓練,老師會嚴格地要求你‘這樣做,那樣做。這種訓練方式也可以讓你勝任一切,并詮釋任何角色。來到澳大利亞后,這邊的學習帶給我的最大收獲就是,更好地用頭腦來理解身體。身體訓練仍是日常的一部分,但不是最重要的。這個理念真的拓寬了我的視野?!?/p>
“我最喜歡的角色是《唐吉訶德》中的Ba silio,這也是我兒時的偶像Mikhail BarysHnikov最具代表性的角色,小時候我曾無數(shù)次觀看他扮演Basilio的錄影帶?!睓C緣巧合的是,郭承武在拍攝電影《最后的舞者》(Mao's /ast Dancer)過程中,與另一位他仰慕已久的偶像李存信不期而遇。這部電影讓人倍感溫暖,講述了李存信如何戰(zhàn)勝所有困難,最終成為享譽世界的著名舞蹈家。郭承武在其中扮演年少的李存信,成年后的角色則由同樣讓他敬佩的舞蹈家曹馳扮演。
本片是奧斯卡獲獎導演Bruce Beresford的作品。李存信目前同樣居住在澳大利亞,被昆士蘭芭蕾舞團聘為藝術總監(jiān)。當郭承武與導演初次見面時,屋子里所有人都立刻發(fā)現(xiàn),他就是這個角色的最佳人選,根本不需要再做正式的面試。此外,他和李存信甚至連人生軌跡都出奇相似:出生在并不富裕的家庭,長大后來到首都接受舞蹈訓練,然后移民澳大利亞追求自己的事業(yè)。郭承武說:“李存信待我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樣,他指導我跳舞,我特別尊敬他。最近他帶著自己的團隊到墨爾本演出,我還去看望過他?!?/p>
郭承武身體素質(zhì)極佳,不怕吃苦,能夠承擔非常繁重的演出任務(澳芭每年的演出多達200場)。但演員的身體面對這樣巨大的壓力也會吃不消,受傷更是家常便飯。去年,他就因椎間盤壓迫神經(jīng)而倒下,被迫暫停一切演出。他回憶道:“椎間盤突出會壓迫神經(jīng)一直延伸到腿部。第—次發(fā)病我?guī)缀鯚o法走路,無法走路就意味著無法跳舞。四個月后,情況還是沒有好轉(zhuǎn),有那么一段時間,我覺得自己再也不能跳舞了。這件事情讓我明白:我們的身體不是鋼鐵之軀,要善待身體。團長給了我極大支持,讓我可以在職進行康復訓練。八個月后我才恢復健康,但現(xiàn)在抬腿到90度時仍會感到疼痛,不過還好,不影響跳躍?!?/p>
在郭承武生病期間,近藤只能與另外一位首席男演員搭檔。但近藤表示,這段經(jīng)歷讓她學到了不同的表演技巧,“但是,只有當他重返舞臺時,我才感受到什么是真正的愛?!?/p>
除了無數(shù)次在舞臺上領銜主演,郭承武事業(yè)道路上還有一個讓他驕傲的成就:他入選了著名的莫斯科大劇院舞蹈節(jié),這意味著他能與兒時的偶像、莫斯科大劇院首席女舞蹈家Svetlana YuryevnaZakharova同臺表演,她也是很多人心目中的“芭蕾皇后”。
芭蕾與故土
郭承武曾在北京接受過嚴格的舞蹈訓練,這座城市也讓郭承武和近藤的一次演出成為他們最難忘的回憶。當時澳芭在北京共演出三場《睡美人》,在首場演出中,近藤在開場時出現(xiàn)了一次輕微的滑倒,這一小小的失誤可能讓兩個人感到了緊張,他們當晚的演出讓郭承武不太滿意。但觀眾并沒有表達出任何不滿,這對舞者在臺上做出的每個復雜動作都會贏得滿堂喝彩,最終落幕時更是掌聲雷動。在最后一場演出中,這對芭蕾伉儷竭盡全力地將技巧發(fā)揮到了極致,十分默契地完美演繹了每一個舞步和每一次旋轉(zhuǎn)跳躍。一舉一動都讓觀眾屏住呼吸,沉醉其中。郭承武說:“通常,觀眾在舞蹈表演的過程中不會鼓掌,但如果你想的話也可以。人們開始鼓掌時,就代表他們非常喜歡舞臺上的表演,給予反饋和力量,讓我們感受到與觀眾之間的互動。
我離開中國來到澳大利亞芭蕾舞學校深造時,就曾夢想著有朝一日回到北京,以首席演員的身份在這個城市演出一場經(jīng)典的芭蕾舞劇。能夠在《睡美人》中以Desire王子的角色回到北京,展示我過去學到的東西,我感到無比自豪和興奮。我非常高興能夠為北京觀眾表演,觀眾的反應也告訴我們,他們喜愛這次演出,我終于夢想成真了。”
澳芭的中國巡演規(guī)模浩大,參與人員共130人,除了演員和交響樂團,還有服裝、醫(yī)護、技術、制作和支持人員。僅設備就塞滿了九個集裝箱,包括布景、舞臺道具和超過1826件戲服和450雙舞鞋(其中有300雙芭蕾舞鞋)。澳芭在1980年首次亮相中國,此次中國巡演已是該團第九次中國之旅。國家大劇院藝術總監(jiān)趙汝蘅在墨爾本欣賞了澳芭演繹的《睡美人》后,就建議在中國上演這出精彩劇目。澳芭藝術總監(jiān)McAllister曾在早期的幾次中國演出中擔任舞者。他說:“我們第—次巡演是在大約四十年前,澳芭在中國巡演的次數(shù)最多,超過了其他所有國家的芭蕾舞團。這么多年的中國之旅中,我們目睹了芭蕾和中國文化生活的巨大變化。中國的觀眾始終那么熱情。但我想他們對芭蕾的知識和鑒賞力,已經(jīng)遠遠超過了我們早期巡演的時期。彼時,你會感覺觀眾更多是對我們好奇。中國觀眾與其他國家最不一樣的地方是:每次謝幕,臺下觀眾就會拿起手機拍照,仿佛一片星光閃爍的海洋!”
盡管這對芭蕾眷侶在舞臺上的配合天衣無縫,默契十足,但在彩排期間的意見不合仍然不可避免,有時甚至會針鋒相對。但他們達成了一個共識:在回家的路上,絕不討論任何與工作相關的話題。郭承武說:“這是我們之間一個嚴格規(guī)定。如果在訓練時觀點不一致,訓練結(jié)束后絕不會繼續(xù)爭執(zhí)。作為舞蹈演員和藝術家,我們的情緒左右著我們演出的質(zhì)量,我們必須時刻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所以當我們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和狗狗玩一玩,或者洗個澡,出去轉(zhuǎn)轉(zhuǎn),在外面吃頓晚餐。當我們都冷靜下來,再心平氣和地探討彩排過程中的問題所在。
彩排才是芭蕾舞演員最難熬的過程,我們最終登臺的時候,其實感覺非常舒服。我們會彼此幫助對方培養(yǎng)真正積極和正面的心態(tài),確保以最佳狀態(tài)奉上最完美的演出。”“我想,我們兩個成為夫妻對澳芭也是一個很好的影響。因為如果搭檔是彼此不熟悉的陌生人,彩排就會花費更長時間磨合,指導人員需要投入雙倍精力,給他們大量的提示,讓兩人之間建立起真正的聯(lián)系,才能最終實現(xiàn)完美的演出效果。”
芭蕾舞演員的舞臺生命非常短暫,所以郭承武已經(jīng)開始謀劃未來,學習如何成為一位合格的芭蕾舞教師。此外,建立一個完美的小家庭也在計劃之中。兩人去年才在新娘的老家名古屋結(jié)婚,現(xiàn)在仍處于蜜月后的二人世界里。這次盛大婚禮在出席的日本和中國賓客面前,再現(xiàn)了兩人初次相識的細節(jié),甚至還在日本的電視節(jié)目中播出。
郭承武說:“當你和讓你感到幸福的人在一起時,時間就會過得飛快。我第一次遇到她時,她還是芭蕾舞學校的學生。我當時就覺得她很可愛,隨后兩年我們沒有再見。后來她加入了澳芭,我們的愛情之花也隨之悄然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