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雪梅
看過紅極一時的相親節(jié)目《非誠勿擾》的觀眾們一定記得這樣一句“名言”:寧愿坐在寶馬里哭,不愿在自行車上笑。說出這句話的女嘉賓馬諾,也在當時被認為是“拜金女”的典型。距離《非誠勿擾》上成名已過去很多年,很多人都已經將馬諾遺忘在腦后,經過將近10年時光雕琢,她的改變也非常大。然而在不久前接受媒體采訪的時候,她表示,是“拜金女”的形象成就了自己的事業(yè),但是說出這句話確實不是自己的本意,自己也說不出如此“有內涵”的句子,而是導演組專門安排的。
在沒有進行調查的時候,不能完全相信“拜金女”的話語。一如有網民說的那樣,“拜金女”在10年之后反咬一口,也可能是想再次出名?;閼俟?jié)目很多,節(jié)目里出現了很多奇葩嘉賓。有這樣一位嘉賓,他一出場就說“喜歡某位女明星”,一生追求就是要與這個女明星結婚。我們不否認確實有這樣極端的人。問題是,這樣極端的人有幾個?而且即便這樣極端的人確實存在,節(jié)目組將這樣的人放進來意欲何為?同樣,“寧愿坐在寶馬車里哭,也不坐在自行車上笑”顯然更“雷”人,在一個錄制的節(jié)目中,為何在播出前審查的時候沒有“一剪沒”?
總體而言,“寧愿坐在寶馬車里哭”能夠紅遍大江南北,是有著魅影的。這也暴露出一些娛樂節(jié)目的制作初衷,娛樂節(jié)目到底要成就什么,僅僅就是謀求一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