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喜
傍晚時分,從省城回來的三利給兩個好友“窮大方”亮子和根子打電話,說自己回來了,想一起坐坐喝兩口,老地方萬家酒店。
三利、亮子和根子是一個村的,從小光屁股玩尿泥長大,三利學習好,后考上大學在省工作,根子中學畢業(yè)后參軍入伍,退伍后在縣城工作,亮子中學畢業(yè)后干農(nóng)活、四處打工,后來開始做生意,這些年生意做得很好。
亮子被同學們稱為“窮大方”由來已久。
上學的時候,亮子和三利、根子經(jīng)常放學偷偷聚在一起喝酒,結賬時亮子總會第一個掏錢賬結。有一次說好的三個人“對鍋”(就是AA制),最后結賬時,亮子把自己一周的生活費都拿出來結了賬,三利和根子知道后,就輪流在飯點給亮子打一份飯,從此二人給亮子起了一個外號叫“窮大方”。
“窮大方”在河南農(nóng)村就是指那些沒有錢,做事還很大方,出手闊綽的人,亮子就是這樣一個人。
多年以后,三人都成家了,三利每次回縣城三人必餐館小聚,花個七十八元,還總是被亮子搶先結賬。一次周末小聚,席前說好了不允許亮子結賬,席間,亮子借口上廁所,還是把賬結了。三利和根子不依不饒,非要給亮子結賬的錢,無論亮子如何推脫,三利和根子是鐵了心退錢。亮子見二人如此堅決,于是鄭重表態(tài),從今天開始以后三人聚會輪流結賬,依次為亮子、三利和根子。
亮子被冠以“窮大方”的綽號起初自己很不習慣,同學們叫的年數(shù)久了他也習慣了,多年以后甚至有同學都忘了他的真名,只管叫“窮大方”。亮子“窮大方”有名,有小氣鬼、摳門愛占便宜的同學會有目的性地約亮子吃飯,結賬時表面一讓,最后讓亮子買單。
亮子結賬時從來不看消費賬單,只要服務員報個總數(shù),他就會如數(shù)結清。自己再窮也會努力結賬,他喜歡別人贊許他的眼神和表情,他認為自己在同學們面前決不能裝孫子,被人看不起,必須對得起“窮大方”這個稱呼。
所以亮子在同學們中間,人緣一直都很好。有同學說亮子比那些雖然是大款和土豪卻摳門的要命的人好一百倍。亮子也弄不明白,那些有錢人為何那么有錢卻遇事很摳門,難道真的如大家所說,為富不仁,越有錢越摳門嗎?亮子想,如果自己有錢了一定要更加大方,絕不讓別人說自己摳門。
亮子后來開始和老婆做小本生意,時間長了有了經(jīng)驗,亮子夫妻又在縣城租了門面,搞批發(fā),隨著生意越來越大,亮子真的成了有錢人。而這時候,亮子每次和同學們小聚時,卻總要把賬單要來,仔細看一遍,確認沒錯了還要和服務員討價還價,讓把零頭去掉,結賬后還會索要個火柴、打火機什么的。
同學們都認為那句真理在亮子身上也應驗了,亮子有錢了,不再“窮大方”了。
今天萬家酒店三人小聚,餐必,三利結賬,被亮子攔下非要自己結賬。
三利說:“亮子,每次吃飯都是你結賬,這么多年了,今天必須我結賬啊,再說咱們的約法三章輪流結賬這次也該輪到我了吧!”
亮子說:“三利,你從省城回來,該我們?yōu)槟憬语L洗塵,哪能你來結賬??!”
三利態(tài)度非常堅決,有點急眼:“亮子,今天這賬必須得由我結,你今天如果結了,咱從此一刀兩斷不再做同學了??!”
一旁的根子見狀,連忙說:“亮子,這次你就別爭了,就讓三利結賬吧?!?/p>
亮子見三利真急了,根子又給了一個臺階,就順勢下坡不再和三利爭。但是亮子和服務員要過賬單,反復查看每個菜的價格,核算總價,一算不打緊,竟然錯了兩元錢,亮子提出異議,服務員致歉,三利結了賬。而亮子又向服務員要了幾個打包袋,把還有點量的幾個菜打包帶回了家。
一次資助貧困大學生的捐款儀式上,亮子一次資助了十個大學生,每年每人五千元,五個人每年五萬元。同學們知道后對這個已經(jīng)變得摳門的同學紛紛微信點贊。
面對同學們的質(zhì)疑亮子說:“之前我靠工資生活,月底一領幾千元,沒有啥經(jīng)濟的概念,遇事義字當先。后來做生意我一分一毛的精算進貨,在售貨、差價、利潤的核算中,我感覺到了錢賺的不易,雖然有了錢,感覺應該做一些更有意義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