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凱
【摘要】困擾小學生寫作難以下筆的主要原因中,“無話可寫”占第一位。很多學生沒有語言表達的欲望,甚至不知道該寫什么,更難以激發(fā)寫作情感。交際語境習作教學,以“特定交際目的,針對某個話題,展開基于讀者層面上的書面交流與意義建構”過程,來轉變被動習作局面,以交際語境讓寫作更精彩。
【關鍵詞】交際語境習作教學課型構建在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語言空洞、對話空泛,脫離學生自身情感、生活體驗,更無法激活學生的習作動機,導致習作教學收效甚微。怎樣建立有意義的習作教學課型?從“交際語境”視角,以擬建真實的交際語言環(huán)境,明確“作者”“讀者”“目的”“話題”四要素,來搭建語言交際平臺,發(fā)現(xiàn)語用情境,讓學生的寫作因生活而精彩。長期以來,習作教學往往以“習作主題”為導向,忽視學生“為什么而寫”,使得習作教學陷入被動。小學生年齡小,生活經(jīng)驗不足,在習作教學上,應該貼近學生生活,而單純的講解習作方法、技巧訓練,偏離了習作的真實生活需要,即交際的本質。如寫一篇“演講稿”,以“祖國在我心中”為題,搜集相關資料、素材,談自己的感受或體會。該習作要求雖然明確了“演講稿”文體,但并未展開寫作語境。沒有告訴學生為什么要寫演講稿,沒有告訴學生聽眾是誰,沒有告訴學生以何種角色去演講。如此一來,學生如何把握寫作方向,如何激發(fā)寫作動機,恐怕不易獲得習作教學目標。為此,立足交際語境,從實用性、情境性、讀者需求、習作評改四個方面來探析習作教學課型的構建。
一、實用性:交際語境習作教學的價值指向
“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在小學生習作教學課上,其價值指向應該體現(xiàn)在實用性上。即滿足自我情感的表達;滿足與他人交際的實際需求。小學生寫作經(jīng)驗及素材積累較少,在習作教學上更應該突出自我情感的表達?!拔沂謱懳倚摹?,就是從學生自我生命體驗過程中來表達喜怒哀樂,也是對世界、對自然、對社會的一種表達。如平時的日記、隨筆、讀后感,等等,都可以作為寫實性習作,對生活情感的再現(xiàn)與流淌。另外,對于童話故事、科幻故事等虛構性寫作,也是基于學生自我對生命的認識與體驗的心理寫照。同時,小學生習作教學,還要給予學生“真實的世界”,讓學生從習作中滿足與他人的交際需求。如留言、短信、備忘錄等,作為對信息的記錄、傳達。結合學校的教學活動、課外實踐活動等,讓學生展開活動方案的擬定,擬寫邀請函,活動通知,制定游戲規(guī)則,寫開幕式代表講話稿,等等。這些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真實的言語目的,賦予習作與人交際的現(xiàn)實意義。
二、情境性:交際語境習作教學的話題指向
情境設置是“交際語境”習作教學的重點,在情境創(chuàng)設上,結合習作話題來激活學生的習作動機。一方面,貼近學生生活的話題,更能撬動學生言語表達的欲望,我們可以結合教材中的習作內容,聯(lián)系學生生活,營造習作話題情境,讓習作教學更接“地氣”。如某習作主題為“寫介紹世界遺產(chǎn)導游詞”,我們可以將之進行改寫,記家鄉(xiāng)的一處風景名勝區(qū)介紹,學生去過的景區(qū),了解的景點,這樣寫作起來更有親切感、體驗感。接著,在情境細化上,可以讓學生從扮演“小導游”角色入手,也可以從游客視角來寫,給予學生應有的自主性,能夠將生活中的旅游體驗,置身于習作情境中,才能讓學生習作更有發(fā)言權。另一方面,話題情境要指向“真實”。所謂的“真實”情境,就是能夠滿足學生社會交際的需求。如“寫某一熟悉的動物”習作命題,我們可以讓學生選擇生活中真實的動物,熟悉的動物,讓學生有話可寫。同時,在寫作視角上,可以將“小動物”介紹給同學們;也可以將自己與“小動物”之間的故事進行表達。同樣,在“介紹某一物品”習作主題上,可以從“物品”的特性進行介紹,也可以談自己對某一“物品”的認知與感悟。也就是說,交際語境下的習作主題,要指向真實的任務,要能夠驅動學生習作走向真實。當然,在不同的習作話題情境中,還要關注對學生的個體差異,尊重學生的個體體驗。由于學生自身生活、經(jīng)驗、能力、認知的差異性,對同一習作主題的理解也自然不同。面對單一的習作話題情境,教師要倡導開放性話題,讓學生能夠實現(xiàn)個性化表達。如談一談“身邊的藝術”主題習作,對于身邊的藝術形式,可以是參加某次藝術活動所看到的藝術形式,也可以是從其他途徑獲得的相關介紹;還可以從自己熟悉的泥塑、繪畫、根雕、皮影、剪紙等藝術形式中,選擇自己最熟悉的、最想表達的內容。如此,給予學生更多的習作視角,讓習作表達更有熱情、更有創(chuàng)意。
三、讀者需求:交際語境習作教學的立場指向
讓學生去寫一篇文章,要讓學生明白“為什么寫”,“寫給誰看”。交際語境習作教學,要明確習作的讀者對象。也就是說,寫文章時,要根據(jù)讀者的身份、群體特征來展開習作教學。如對于“保護環(huán)境”主題習作,可以將之作為廣大人群的“環(huán)保倡議書”,要用簡潔、生動、形象、直觀的語言文字,說清楚保護環(huán)境的重要性、現(xiàn)實意義,以及我們大家應該如何去做,才能讓環(huán)境得到改善。也可以是寫給“環(huán)保局”等行政單位,這時,就要明確環(huán)境問題的調研數(shù)據(jù),強調調查報告的真實性、翔實性、科學性、準確性。同樣,在語言文字表達上,面對不同的讀者對象,在用詞、修辭、語法、語氣等方面也有差異。對于普通人群,語言要有勸說性、委婉地表達;對行政機構的調查報告,語氣要誠懇、謙恭,用詞要客觀、得當。交際語境習作教學,要確立明確的讀者需求,在語言表達上要綜合不同的信息。如在“我們的學?!敝黝}寫作時,要知道文章是給誰看的。對于轉校而來的新生讀者,我們在介紹學校時,要突出學校特色,介紹校園文化、社團開展情況;如果是外地來校參觀的學生,在介紹學校時,要突出特色課程的說明,展現(xiàn)校園最美的地方;如果是給一位走出校園的老校友寫信,在介紹學校時,要突出近年來的學校變化。最后,交際語境習作教學,還要讓學生在語言表達時,強調對讀者閱讀心理的寫照,努力從語言表達上與讀者的閱讀需求相契合。如在校園活動解說詞寫作時,語言表達要體現(xiàn)多樣化。在彈珠競技解說中,“小小彈珠滑溜溜,瞄準洞口不怕輸,讓你一回先下手,最后怎樣?你還是得甘拜下風!”幽默風趣的語言,富有節(jié)奏的表達,增強了語言的感染力。
四、習作評改:交際語境習作教學的提升指向
交際語境下的習作課堂教學,離不開評改的推動。在評改上,可以是站在讀者的視角,想象文章讀后帶給讀者的影響。如在“爸爸(媽媽)我想對您說”主題習作中,教師在評改時,可以換位思考,假如老師是“爸爸(媽媽)”,對文章有什么反應,從而對學生習作給予更充實、更全面的理解。在評改上,還要關注對作者的反饋。作者的語言表達是否有誤,讀者是否理解或誤解作者意愿,讀者有何需求,對習作的總體評價等等,都要反饋給作者,讓作者能夠從讀者反饋中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明白改進寫作的方向。通過習作評改,增強學生習作的積極性,也讓學生能夠從習作交際功能上,來提高寫作能力。
總之,交際語境下習作課型的構建,要確立寫作的“交際”平臺,營造適合學生習作的語言表達情境,引領學生建構有意義的文章,強化學生的“讀者意識”,促進學生從“愿意寫”到“會寫”,再到“習慣寫”的轉變。
參考文獻:
[1]郭穗?yún)?談談基于交際語境的小學語文習作教學設計策略[J].新教師,2018,(08) :29.
[2]莊澤昆.基于交際語境的習作教學——讓教育真實發(fā)生[J].新教師,2018,(08)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