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晶
編者按:中歐交流日益深入,很多中國學生去歐洲留學,也有越來越多歐洲青年來中國留學。
“如今的意大利年輕人已不僅僅喜歡中國傳統(tǒng)文化和藝術,
而是開始思考自己能在中國和意大利之間做些什么?!?/p>
在意大利羅馬大學孔子學院教師執(zhí)教了七年的陳晨說。
“做些什么”的想法便誕生了諸多新的馬可·波羅。
8名羅馬國立住讀學校的高中學生做的,是給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寫了一封信,他們在信中提到:“我們在這所學校的經(jīng)歷是獨一無二的,五年的專業(yè)學習、短期中國夏令營和長期赴華留學項目都讓我們有機會近距離接觸中國,深入了解它的悠久歷史、燦爛文化以及日新月異的當代發(fā)展。更重要的是,我們這一代青年正面對著一個前所未有的全球化世界,學校的中文項目為我們提供了這樣一條走向廣闊世界的道路,一條新時期的‘絲綢之路。”并表達了對習近平主席來訪的熱切期盼和從事中意友好事業(yè)的良好意愿。
3月21日至24日,習近平對意大利進行了國事訪問。訪問前,習近平給意大利羅馬國立住讀學校校長雷亞萊和8名高中學生回信,勉勵他們做新時代中意文化交流的使者。
在意大利羅馬國立住讀學校,學生學習中文和中國文化可謂是蔚然成風。在這里,漢語課程已成為核心課程,課時比重高于意大利語和英語課,除基礎的語言學習,還有跨學科的中文地理課和歷史課,用漢語進行專業(yè)課程教學。學校每年都會組織學生參加中國的夏令營活動,并與中國高校和公立高中合作,學生可自主選擇到中國進行中長期游學。
羅馬國立住讀學校可不是一所普通的學校,它是意大利久負盛名的學校,以嚴格的教學管理理念著稱,成立數(shù)百年來,培養(yǎng)出各類杰出人才。2009年,羅馬國立住讀學校率先開設五年制中文國際理科高中,在高中開設漢語課并作為必修課,成為意大利第一所將漢語作為第一外語納入必修課體系的公立國際理科高中。
2010年5月,羅馬國立住讀學??鬃诱n堂掛牌成立,成為意大利最大的孔子課堂。在羅馬大學孔子學院的直接指導下,該??鬃诱n堂為超過850名學生提供漢語與中國文化課程,教學對象包括小學、初中與高中在校學生。
如此重視中文教學,說明學??吹搅耸澜绾蜁r代的潮流,正像學生們在信中寫到的那樣:“中國的發(fā)展與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薄拔覀兊膶硪欢ê?1世紀的未來前沿連接在一起:中國就是連接我們的那條紐帶?!薄拔覀兿M约旱拿恳徊?,都能夠為全人類的相互理解與對話、溝通與合作走出新的方向,通往更加美好的未來?!?/p>
今年是羅馬國立住讀學校開辦漢語必修課的第十個年頭?!拔磥?,我們希望嘗試在意大利推廣中文和中國文化教學的成功模式,希望有更多學生去中國留學,成為中意文化交流的使者。”校長雷亞萊說。
這種想法代表了意大利青年的普遍共識,許多意大利青年正是這么做的。已經(jīng)在中國生活了六年的伊萬·卡爾迪羅,就以實際行動踐行了新時代“馬可·波羅”的文化內(nèi)涵。
1984年在意大利出生的伊萬·卡爾迪羅2013年進入中南財經(jīng)政法大學法學院博士后流動站,從事中意比較法研究,2015年留校任教,擔任中意法學研究中心研究員。
黨的十九大開幕當天,伊萬建了一個名叫“中國法”的意大利文個人主頁。又用兩天時間,翻譯了新華社題為《習近平說,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全黨全國人民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行動指南》的報道和《中國共產(chǎn)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關于〈中國共產(chǎn)黨章程(修正案)〉的決議》等,第一時間刊發(fā)在新建的個人主頁上,引起了意大利政府和社會的廣泛關注。
伊萬現(xiàn)在還是中國意大利學者協(xié)會會長,意大利國會所屬的中國文化研究所科學顧問。3月11日,在習近平主席訪問意大利前夕,研究所網(wǎng)站發(fā)表了伊萬撰寫的《習主席訪問意大利與歐洲的重要性》,增進意大利政界人士對這一訪問的認識,受到廣泛關注。意大利國家通訊社專門為他開設了個人專欄,介紹中國的法律以及“一帶一路”倡議。意大利大報《共和國》也跟他約了稿,主題是關于“一帶一路”的基本特色,不久將要發(fā)表。
伊萬說,由于語言的原因,意大利人對于中國、對于“一帶一路”的認識還很少,大多數(shù)人受西方媒體的影響較大,其中不乏歪曲抹黑的帶節(jié)奏,這讓他感到很焦慮。作為為數(shù)不多的精通中文聽說讀寫的意大利人,伊萬覺得有責任向他的國家客觀準確全面介紹中國的政治、經(jīng)濟、法律、社會等方面的情況。今年寒假期間,伊萬回到他的母校特倫多大學,為當?shù)貙W生開設中國法律課程。目前,他已經(jīng)接受邀請,將于2019年暑假回去給一個“中國學”的興趣班講學。該興趣班的學員來自世界各國,甚至還有中國學生。各國學生在一起學習關于中國的知識,“這是很有意思的事情?!?/p>
伊萬所在的中南財經(jīng)政法大學與意大利有著很深的學術聯(lián)系,早在20世紀90年代,中南財大就與意大利的大學建立了校際合作關系。
2017年1月,中南財大和意大利歷史悠久、師生規(guī)模最大的開放式大學羅馬第一大學合作成立了海外研究基地“中意法學研究中心”,同年3月,中國法圖書館(羅馬)開館。多年來,雙方共同舉辦了國際學術會議、學者互訪講學、學生交換項目、國家留學基金委資助的中意創(chuàng)新型人才國際合作培養(yǎng)項目以及優(yōu)秀本科生項目等。
此外,中南財大還與意大利特倫托大學、意大利那不勒斯費德里克二世大學、意大利羅馬第二大學、意大利米蘭天主教圣心大學等多所高校建立了合作關系。
對于年輕的意大利學生來說,對中國了解得越多,就越促使他們把中國元素納入自己未來的發(fā)展規(guī)劃中。
中文名叫“歐陽慧”的盧多薇卡·奧利瓦里,是羅馬國立住讀學校中文國際理科高中五年級學生。習近平在對意大利國事訪問之前收到的那封信,歐陽慧也參與了撰寫。
歐陽慧曾在上海度過五個月的學習時光。在中國的生活和好朋友讓她念念不忘,“在中國時,老師曾帶我參觀過中醫(yī)藥博物館,我覺得意大利人還不太了解中醫(yī),所以想把中醫(yī)的內(nèi)容更好地介紹給他們。”歐陽慧表示,讀大學后,她會爭取到中國繼續(xù)深造。據(jù)報道,住讀學校畢業(yè)的學生中已有10多人在中國上大學。
陳晨告訴我們,學生在中國的游學經(jīng)歷會和他們的未來職業(yè)發(fā)展融合在一起。“ ‘漢語+專業(yè)的融合讓學生們體會到,漢語不再只是一門語言工具,而是他們未來人生職業(yè)規(guī)劃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p>
“我肯定會再去中國?!币呀?jīng)學習五年中文的泰樂思是一個鐵桿球迷,同時酷愛足球和中國文化的他向往著本科畢業(yè)能到上海復旦大學讀研,并從事跟中意足球合作有關的事業(yè)。
“我們的學生不光是到中國去融入當?shù)?,也把他們自身的文化特點帶到了中國學校,讓中國教師了解到更多元化的歐洲文化,帶來教育理念上的碰撞與融合,這也是對中國未來教育國際化、多樣性的有益補充?!崩讈喨R校長表示,學校希望通過將自身樹立為一個榜樣,帶動更多意大利學校和學生學習漢語、學習中國文化,加深兩個國家和文明的相互理解與交流。
責任編輯:曹曉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