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源
對于主持人來說,主持過程中會產生口誤,對于文字工作者來說,也會出現(xiàn)筆誤,這種差錯會直接影響信息傳達的準確性。而明星作為公眾人物,以文字形式發(fā)表觀點或因節(jié)目需要產生文字輸出的,出現(xiàn)錯別字的后果一點也不比口誤或者筆誤輕。
微博是明星寫錯別字的重災區(qū),不經意的隨手一發(fā),不是錯字、別字就是語法錯誤、混淆語義。比如趙麗穎的“溫文而(爾)雅”、“不驕不燥(躁)”,趙忠祥的“一踏胡塗(一塌糊涂),薛之謙的“童嫂無欺(童叟無欺)”……明星是公眾人物,面對的是不同年齡的人群,尤其是那些新晉明星的“粉絲”,大部分都是90后、00后的青少年,錯別字不僅影響這些人群文字認知的準確性,還會影響他們對事物的判斷甚至價值觀。
寫錯字,這件看似平常的事情背后,有著更深層次的原因。從個人成長的角度來說,許多所謂的新晉偶像進入娛樂圈時都處在一個個人價值觀建立和形成的階段,容易受到娛樂圈浮躁風氣的影響,追求一時的光鮮亮麗而忽略基本的文化知識修養(yǎng)。一些被冠以“顏值擔當”的明星尤為如此,他們認為這是一個“看臉”的時代,殊不知如今的“粉絲”有自己的判斷,看到自己喜愛的“愛豆”常常寫錯字,不僅會揶揄這樣的“低級錯誤”,甚至會對完美“人設”提出質疑?!盎鸺倥睏畛骄鸵驗橐欢僭俣貙戝e字而受到網(wǎng)友嘲笑,嘲諷其學歷甚至不如小學生。從短期來看,唱唱歌,跳跳舞,演演戲,“文化知識短板”貌似也不會限制明星的“星途”。但從長遠來看,“重文藝,輕文化”的做法其實是一種短視的做法,只有同時注重文化素養(yǎng)的提升、注重內外兼修,才能得到觀眾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