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果著,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36.00
“孤獨”是自得其樂的獨處,是自成體系的完整。就像一個小女孩在嘈雜房間的一角靜靜地折紙、畫畫、凝視著魚缸中的小魚,心無雜念,旁若無人,那是一種將散軼于外部事物之中的眼光引回內心世界的專心致志,那是一份心境和平的自給自足、清明安和而無所外求的精神圓融。而“寂寞”是無可慰藉的空虛,是急于沖破的樊籠,深陷其中的人往往不知道做什么好,做什么都沉浸不進去,都打不起精神,都不快樂;任何一件東西、每一個人都難以激發(fā)起自己對生活擁抱歡呼的熱情;翻了一圈電話本,數百個名字里卻找不到一個真正想說話的人;電視頻道換了又換,卻都顯得那么枯燥乏味;想痛哭流涕,想聲嘶力竭地大喊,想在暴雨里狂奔,來驅趕壓迫著自己的精神低迷……那是一種無所適從的“自厭”,那是自我心靈之火熄滅時的憔悴沮喪。
孤獨不是人類刻意的自我培養(yǎng)、自我要求、自我改造,不是人類文明的產物,而是自然最古老的真相,是萬物最原始的本來面目。人在離開母體之后,一直是孤獨的,我們的皮膚隔開了我們與外界,我們孤單地蜷縮在自我的皮囊之中。傳說中神是孤獨的,正因為如此,他造出了人來和自己做伴;真理是孤獨的,正因為如此,能與之親近的人永遠只是極少數。我們所居住的這個熱鬧的地球是孤獨的,在廣袤的宇宙中,它不過是一個孤獨的藍色的小點,淹沒在無邊的靜默之中。
陳果的話用生活中的語言擊中你的心靈深處,這本書適合安靜的時候閱讀,語言通俗易懂,沒有賣弄概念,沒有過多引章摘句、故弄玄虛,能感受一種至真、至善的情操。
蔣勛著,長江文藝出版社¥48.00
《孤獨六講》跨越十年,已經成為一代人的文化經典。有人從中看到孤獨,也有人看到屬于自己的精神烙印。新版耗時長達兩年,于初版十周年之際,以全新面貌重磅回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