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嵐
沂蒙山區(qū)婦女特有的土布斜襟上衣、緊緊梳在腦后的發(fā)髻、緊抿的雙唇、黝黑皮膚里閃現(xiàn)的陽光的味道,質(zhì)樸的目光堅定地注視著前方……站在偉大母親王換于半身銅像前,我努力搜尋著記憶的碎片。碎片中,閃現(xiàn)著姥姥的樣子、奶奶的樣子和那么多樸素而熟悉的沂蒙大娘大嫂的面孔。在這個周末的清晨,我長久矗立在這座銅像前,面對這張熟悉而親切的面孔,我在心里莊重地舉起了自己的右手。
一
紅嫂紀念館位于沂南縣馬牧池鄉(xiāng)常山莊村。
深深的山坳里,青石板路,石頭壘起的院墻,石砌的臺階……沂蒙山最多的,除了純樸的民風、山上挺立的松樹,就是堅硬的石塊。沂蒙人家自古喜歡就地取材,傍山而居。抬眼處,王換于故居里的百年老屋,在夏日的艷陽下竟另有一種風骨。門前掛著的一串辣椒、幾串玉米似乎是剛掛上不久,房角的紡車似乎前幾天剛剛使用過。
“老人家,您41歲創(chuàng)辦戰(zhàn)地托兒所,撫養(yǎng)了41個革命后代,不,是80多個。這些孩子最大的七八歲,最小的才生下來3天。您對兒媳說,‘讓革命烈士的孩子吃奶,咱家的孩子喝粥、吃粗糧。致使3年中4個親骨肉因營養(yǎng)不良先后夭折,革命后代卻都健康成長,真讓人感動。”
“這算啥?咱的孩子沒了,再生,烈士的后代沒了,就絕后了。”您拍著身上的塵土,笑著說。
“抗戰(zhàn)期間,您家是紅色堡壘戶,羅榮桓、徐向前、朱瑞等黨政軍革命領導干部,都曾在您家生活工作過。您不僅在1939年創(chuàng)辦戰(zhàn)時托兒所,撫養(yǎng)了眾多的革命后代,被親切地稱作沂蒙母親。您還組織群眾積極搶救傷員,救活了《大眾日報》社干部白鐵華,厚葬了革命烈士陳若克母女遺體,冒著生命危險保存了黨史資料。”我捧著您的手,話語滔滔不絕。
“這算啥?俺們年輕漂亮的識字班班長梁懷玉,在全村動員參軍大會上喊,‘誰第一個報名,我就嫁給誰?!笔堑模抑?,在長達12年的人民戰(zhàn)爭中,咱們沂蒙婦女,動員自己的丈夫、未婚夫、兒子參軍參戰(zhàn)20萬人,她們救護病員6萬人,掩護革命同志9.4萬人,瓦解敵方9.8萬多人,這無一不是咱沂蒙紅嫂們的功績。
“這算啥?就連每一塊門板,都是咱參戰(zhàn)的武器?!蹦院赖卣f。我知道,解放戰(zhàn)爭中,為支援孟良崮戰(zhàn)役,艾山鄉(xiāng)婦救會長李桂芳,帶領東波池村32名婦女卸下自家門板架起一座浮橋,在冰冷的汶河內(nèi)用自己的身軀架起了一座“火線橋”,為解放大軍順利過河奪取最后勝利贏得了時間,這無一不是咱沂蒙紅嫂們的功績。
“這算啥?咱沂蒙山,村村有烈士,家家有紅嫂?!蹦闷鹨陆蟛疗鹱约旱难劢?。我親眼看到,您粗裂的雙手,骨節(jié)顯露。我忍不住捧起問:您是搖紡車累得,徹夜攤煎餅累得,還是常年做軍鞋累得?因為我知道,從抗日戰(zhàn)爭到解放戰(zhàn)爭,沂蒙紅嫂承擔了作戰(zhàn)部隊所有的后勤工作,共做了315萬雙軍鞋、122萬件軍衣,碾米碾面11716萬斤,這無一不是咱沂蒙紅嫂、沂蒙母親們的功績。
二
在紀念館,我的目光,一次次注視著面前這一張張樸素的面孔:用乳汁救傷員的明德英、擁軍媽媽胡玉萍、民兵英雄侍振玉、毀家紓難的王自生、爆破英雄公成美、智闖虎穴的劉玉梅、四兒一女上前方的王步榮、為親人熬雞湯的祖秀蓮,還有方蘭亭、范桂君、王桂花……戰(zhàn)爭,沒有讓沂蒙山的女人們走開。她們雖然是沒有多少文化、甚至不識字的質(zhì)樸鄉(xiāng)村婦女,講不出人生大道理,寫不出錦繡文章,但她們懂得人間大義。面對生離,忍住淚,為親人趕制軍裝; 面對死別,選擇了堅強與擔當。她們的肩頭單薄,身體也很柔弱,但她們用吃苦耐勞、勇敢善良、舍己為人、青春熱血,甚至生命,譜寫了一曲曲革命英雄主義的贊歌。電影《沂蒙六姐妺》的片尾真切地震撼著我的心:當六姐妹執(zhí)行完任務踏入家門,一塊“滿門忠烈”的牌匾,失去了丈夫和兩個兒子的老媽媽摟著年幼的孫子木然坐在供奉著三個牌位的靈前,雪白而凌亂的頭發(fā)觸目驚心。那一刻,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熱淚盈眶:有什么樣的打擊比這更殘酷?有什么樣的奉獻比這更無私?有什么樣的信仰比這種忠誠更感天動地?
“別找了,戰(zhàn)爭年代沂蒙山的婦女們那樣做的太多太多了。”我知道,講解員講的是紅色作家劉知俠當年在沂蒙山區(qū)踏遍千山萬水尋找用乳汁救傷員的“紅嫂”原型時,一位婦女和他的對話?!爸獋b作家感動地說,‘我在沂蒙山感受到了這種精神,她們有的是少女,有的是生了孩子的婦女,但她們都有一顆無私奉獻的大愛之心,這是紅嫂的象征?!毖v解員的聲音,我又記起了曾在沂蒙山工作、戰(zhàn)斗過的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軍委副主席、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遲浩田上將說過的話:“沒有沂蒙紅嫂,就沒有我的今天,沒有老區(qū)人民,就沒有革命勝利。紅嫂不是一個人的名字,它是時代賦予沂蒙女性閃光的稱謂!”
三
“每一座山頭都燃起抗戰(zhàn)的烽火,每一個村莊都舉起抗戰(zhàn)的旗幟,每個人都拿起抗戰(zhàn)的武器。這片貧困閉塞的山地上,善良質(zhì)樸、受剝削、受壓迫的沂蒙百姓愛黨、愛軍隊。”縱橫八百里沂蒙山,曾用甘洌的乳汁為戰(zhàn)爭淬火,用獨輪車碾碎精良的美式大炮。是的,誰能告訴我,在這里,到底有多少英雄兒女?到底有多少英雄傳說?到底有多少英雄故事和英雄勛章?
那山那水,那秋日中的夕陽,那深藏在歲月深處的感人的故事,都深深地烙在心靈的深處,成為我揮之不去、魂牽夢繞的愛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