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恰怡
最近,一種先進的腫瘤免疫治療藥——“O藥”(中文名歐狄沃)正式在我國50多個城市開售,這標志著我國癌癥治療真正進入“免疫時代”。那么,這類抗癌藥物的優(yōu)勢到底在哪里呢?
現代醫(yī)學治療癌癥經歷了一個漫長過程,逐步形成了手術、放療和化療三大治療手段。近年來,隨著基因分子學的深入,又開發(fā)出靶向藥物,這些治療的方法都是通過外力殺死癌細胞。而這幾年,國內外醫(yī)學專家另辟蹊徑,將目光轉向了人體內天然的“抗癌戰(zhàn)士”——免疫細胞。他們不僅通過外力殺死癌細胞,而且試圖通過調動人體自身的力量,合力戰(zhàn)勝癌細胞。這也就是目前受關注度較高的免疫治療。
免疫治療從基因分子層面深入研究,展現三種思路:一是把腫瘤的特征“告訴”免疫細胞,讓它們認識、殺死“敵人”。二是用各種方法撕下“敵人”的面具,讓免疫細胞不被假象麻痹,咬定“敵人”不放松。三是為了增強“戰(zhàn)斗力”,即把人體內的免疫細胞取出來通過體外擴增培養(yǎng),增加“戰(zhàn)斗力”以后再回輸。
其實,免疫治療的思路與中醫(yī)理念相類似。傳統(tǒng)中醫(yī)學認為“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即人體的正氣強,人就不易得病,人體的正氣弱,人就容易得病。增強自身的免疫力就是強正氣、壓邪氣。
就目前來說,“O藥”在美國獲批了16個適應證,涵蓋了肺、肝、腎、膀胱和惡性黑色素瘤等癌癥,主要幫助晚期癌癥患者激活自身的免疫力來戰(zhàn)勝癌細胞?!懊庖咧委煛币言诎l(fā)達國家臨床應用多年,他們陸續(xù)開發(fā)出新的免疫治療藥物,在治療癌癥方面確實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有人會問:“免疫治療”效果如此顯著,傳統(tǒng)的治療辦法是不是要被淘汰?其實,這是一種誤解。提高自身的免疫力,以增強消滅癌細胞的能力,和傳統(tǒng)的手術、放療、化療殺死癌細胞的目的是一致的。每位癌癥患者的自身體質、病情程度不一,有些患者可以通過提高自身的免疫力來戰(zhàn)勝癌癥,而有些患者則不行。因此,只有科學地配合使用治療手段,才能達到戰(zhàn)勝癌癥的效果。
近些年來,我們在研究化療和“免疫治療”組合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治療效果比單用化療或者單用免疫治療有明顯的優(yōu)勢?;熓欠N“殺敵一千,自傷八百”的治療方法,但有些癌癥目前還只能采用化療才能達到治療效果。在這種情況下,采用和“免疫”治療相結合的方法,化療殺傷的腫瘤細胞釋放大量抗原,聯(lián)合免疫治療后可以大大增強后者的抗癌作用,能取得1+1>2的效果。
見效相對慢、起效維持久 ? 一般來說,化療和靶向治療在兩個周期(42天)后就可評價療效,但“免疫”則需要3~4個周期才能看到效果。當然,一旦起效,癥狀會得到較為持久的改善。
用藥不當,可能出現不良反應 ?根據我們觀察,不良反應主要表現為過度激活免疫系統(tǒng)。免疫細胞太活躍了,就可能“發(fā)瘋”,不分敵我,見了癌細胞就殺,見了正常細胞也殺,這就釀成了相關性炎癥,直接對心、腦、肝、肺、腎等造成傷害。因此,一定要在專業(yè)醫(yī)生指導下服用提高免疫力的抗癌藥物,避免不良反應。
藥物價格高昂,一般患者無法承受 ? ?就像“O藥”,普通患者每月大概需要花費3萬人民幣左右。值得慶幸的是,目前批準在我國落地的藥物“O藥”“K藥”價格比從境外購買便宜近一半。更令人感到欣慰的是,我國正在大力開發(fā)“免疫治療”藥物,隨著國產藥品的上市和相關政策的出臺,藥物價格更會下降,癌癥患者或能從中受益。
(摘自《自我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