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玉根
閱讀名著是學生接受文學藝術熏陶、提高人文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教學建議”中有這樣一段話:“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高閱讀品位。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
閱讀名著,不是為了培養(yǎng)詩人或作家,而是為了讓學生“吸收古今中外優(yōu)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養(yǎng),促進自身精神成長”。通過閱讀名著,把真善美的種子播撒在每一個人心中,讓學生擁有仁義敦厚的秉性、高遠明達的智慧,這是新時期高素質人才必備的素養(yǎng)。所以,名著閱讀試題考查的根本目的顯然不是為了增加陳述性知識,也并非為日常寫作增添引經據(jù)典的條目,而是讓學生在保證閱讀量的基礎上,逐步積累并積淀文學素養(yǎng),提高閱讀理解和鑒賞評價能力。
“用真考引導真讀”,這是名著閱讀試題命題的出發(fā)點和歸宿。名著閱讀試題考查的是學生真實閱讀名著的水平,所以在試題的命制上必須能區(qū)別真閱讀和假閱讀。這對我們平時的名著閱讀教學是有益的引導。
基于“用真考引導真讀”的原則,我們在命題中注意了以下幾個方面:
1.要全面、真實地考查學生的名著閱讀狀況,考查須有一定的量。2018年浙江嘉興市中考名著閱讀試題涉及五部名著,既有課內必讀的名著,也有課外補充閱讀的名著。它們分別是《童年》《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水滸傳》《簡·愛》和《草房子》,五部作品來自古今中外,考查范圍較廣,體現(xiàn)“課標”“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的要求。
2.要考查出學生的“真實閱讀”情況,而不是通過背講義等臨時突擊應付考試,這是我們命題時考慮的第二個問題。經過討論,我們統(tǒng)一了認識,力求使名著閱讀試題的評價體現(xiàn)以下幾個功能:其一,“喚醒”學生對原著內容的記憶,讓讀和不讀、真讀和假讀有區(qū)分度;其二,考查讀“整本書”的能力,讓多讀和少讀有區(qū)分度;其三,側重考查理解感悟、反思評價能力,讓深讀和淺讀有區(qū)分度。試題要具有引導學生從功利性閱讀走向真實的閱讀的功能。
于是我們最后確定,采用呈現(xiàn)原著中的一段或幾段文字作為閱讀材料的方法,試題以原文內容為出發(fā)點,學生作答的基礎是具備真實的閱讀體驗與感受,能夠結合個體閱讀與生活經驗回答。題目形式以簡答題為主??紤]到閱讀遺忘規(guī)律,我們認為名著閱讀題的命制宜關注名著的主要內容、關鍵人物與核心價值,最好能考學生看過一遍就留有印象的典型情節(jié)或內容。故我們選取了《水滸傳》中的主要人物吳用和《簡·愛》中的經典片段為材料。我們認為,由于試題呈現(xiàn)的是節(jié)選自名著中的“原料”,又需要聯(lián)系整部書的內容,所以,學生使用的臨時抱佛腳、背名著資料匯編、大量做名著閱讀題等方法,就沒有了用武之地,再聰明的教師,想要猜題、押題也無從下手。
3.考查學生的閱讀方法(策略),以檢測學生是否“會讀”。讀文學作品,特別是讀名著。還要有正確的方法。初中階段名著閱讀要達到的目標之一,是初步獲得閱讀技能和策略,即讓學生“學會閱讀”。試題要在閱讀策略、方法上進行適當指導,引導學生深入閱讀、多角度閱讀,讓學生將來做一個真正的自主閱讀者,保持閱讀的熱情與興趣。
我們認為,考查整本書閱讀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是略讀和精讀。略讀重在培養(yǎng)學生把握閱讀材料的主要內容和提取信息(如主要情節(jié)和人物關系、主要觀點等)的能力。精讀主要針對經典章節(jié),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和創(chuàng)造性的理解。于是我們又結合兩部名著的特點,分別選了兩種具體的閱讀策略——關注名著的章回目錄和關注敘事角度。考查學生是否“會閱讀”。
4.注重在真實情境中考查學生的閱讀效果。名著閱讀考查屬于閱讀考查,不是記憶考查,重點指向能力。名著閱讀從低到高有三種能力要求:一是基礎閱讀能力,能把握名著的基本內容與主題;二是關聯(lián)閱讀能力,能建立局部與整體的關系:三是個性化閱讀能力,能表達個人的閱讀理解與感悟。而要考查出這三種能力,就要在動態(tài)的過程中進行,創(chuàng)設一個新的綜合性的名著閱讀情境是考查學生真實閱讀能力的有效手段。因此,我們的試題以名著閱讀任務單的形式呈現(xiàn),還原閱讀情境,明確閱讀策略,這些真實情境中的任務,既是學習任務,也是評價所要完成的任務,通過情境性、專題性的任務設置喚醒學生的閱讀體驗,引導學生從整體上解讀問題情境,通過自我探索與發(fā)現(xiàn)來解決問題。
5.要考查出學生閱讀名著后的感受、體驗和思考。名著閱讀應引導學生走向深閱讀。當下,名著閱讀呈現(xiàn)出碎片化和淺表化的不良趨勢。為此,我們在命題上積極倡導名著閱讀的考查應由對零碎的淺層信息的記憶走向對名著整體的感受、理解、欣賞、評價、運用,以及對核心價值的感悟、鑒賞與評價。要從關注作品內容、主要人物、作品思想意義和價值取向,到對作品“有自己的情感體驗”“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關注學生閱讀的過程。
具體命題時,我們覺得名著閱讀的考查需要和生活關聯(lián),需要和人生關聯(lián)。所以,在命題導向上,我們打破名著閱讀試題與生活的壁壘,讓兩者彼此融合,讓名著閱讀試題走近學生的日常閱讀,發(fā)揮名著的熏陶、感染作用,同時,充分利用閱讀和寫作的關系,在讀中寫,在吸收和傾吐的轉化中,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附:2018年浙江嘉興市中考名著閱讀試題
名著閱讀(7分)
運用閱讀策略。理解把握作品
1.以下是某班的名著閱讀任務單,請你完成相關任務。(4分)
開展專題探究,獲得思考感悟
2.許多名著中的人物都有“成長”的故事:《草房子》中的桑桑、《童年》中的阿廖沙、《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的保爾·柯察金……。在成長路上,他們曾遭遇了怎樣的人生困境?又是如何走出困境的?從中你獲得了什么感悟?
請選擇上面三個人物中的一個,結合作品具體情節(jié)簡要闡述。(150字以內)(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見第5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