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鑄魂育人、立德樹人,是廣大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初心和使命,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根本任務和神圣職責。加強高校思政課建設,要堅持政治性、理論性、科學性、適應性,加強黨對思政課建設的全面領導,提升思政課建設的立德樹人成效。要深化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創(chuàng)新思政課教材一體化建設,推進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建設,努力培養(yǎng)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和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關鍵詞]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 "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 "立德樹人
[中圖分類號] G41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文章編號] 0529-1445(2019)12-0023-03
目前在全國范圍內展開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tǒng)攬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yè)、偉大夢想作出的重大部署,同時也是中國共產黨人民至上的執(zhí)政理念的又一次集中體現?!坝旁焓?,為國之本”。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對于人民幸福、社會進步、民族復興而言,具有重要意義。而思政課則是鞏固馬克思主義在高校意識形態(tài)領域指導地位、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的重要陣地。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指出:“我們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就是要理直氣壯開好思政課,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引導學生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愛國主義情懷”。1思想政治理論課就是落實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鑄魂育人、立德樹人,是廣大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初心和使命,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根本任務和神圣職責。這也為高校思政課的建設提供了重要指導和有力遵循。
思政課建設要堅持“四性”
思政課建設要堅持政治性。思政課具有強烈而鮮明的政治性特點。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培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解決好培養(yǎng)什么人、怎樣培養(yǎng)人、為誰培養(yǎng)人這個根本問題。對此,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黨立志于中華民族千秋偉業(yè),必須培養(yǎng)一代又一代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立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奮斗終身的有用人才。在這個根本問題上,必須旗幟鮮明、毫不含糊?!?縱觀歷史,就會發(fā)現,培養(yǎng)現代化建設事業(yè)和民族復興偉業(yè)的見證者、參與者和奮斗者,是我國思想政治理論課一以貫之的目的和宗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思想政治理論課更要堅持育人使命,擔負起培養(yǎng)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光榮職責。
思政課建設要堅持理論性。堅持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鑄魂育人、立德樹人,幫助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思政課的重要功能。一方面,立德鑄魂離不開價值的引領,而價值的傳遞需要知識載體,思想的困惑呼喚透徹的理論。另一方面,立德樹人離不開品性的塑造,而德行的培育需要規(guī)律認識,實踐的深化要求科學的指導。如果思政課的理論性被消解,那么它的科學性和真理性就無從彰顯。廣大的思政課教師也只有吃透理論、啃透教材、講透內容,才能以深刻的思想去吸引人和打動人、以徹底的理論去說服人和感染人,才有理直氣壯的底氣、披荊斬棘的志氣、敢于亮劍的勇氣,才能彰顯思政課應有的思想深度和理論魅力。
思政課建設要堅持科學性。要結合青少年不同時期思想、知識、心理發(fā)展特點,遵循教育規(guī)律、學生成長成才規(guī)律,實現大中小學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循序漸進、螺旋上升,實現???、本科、碩士、博士不同學段思政課貫通式、一體化建設。目前大中小學各階段的課程之間,還存在著目標斷裂、內容重復、層次混亂等問題。這就要求我們遵循科學性原則,樹立系統(tǒng)教育觀,深化教學改革,以推進課程的整體性、銜接性和協(xié)調性。
思政課建設要堅持適應性。一是要適應時代訴求。不同時代有不同的機遇和挑戰(zhàn),不同時代也有不同的期待和要求。思政課建設想要走在前列、勇立潮頭、乘風破浪,就要把握時代脈搏、傾聽時代聲音、迎接時代變化、緊跟時代步伐、擔負時代責任。二是要適應師生需求。不同歷史條件下,思政課所面對的主客體會呈現出不同的特點和需要。思政課建設要有操作性,就要走進廣大師生的生活世界,了解他們的想法和感受、問題和困惑,積極地改革話語體系、創(chuàng)新方式方法、豐富內容形式,真正讓教師熱愛、學生受用。三是要適應現實要求。思政課建設要有實效性,就要觀照現實,以問題為導向,以認真負責的態(tài)度去回應現實訴求,以透徹深刻的理論去破解實際難題,以真誠實際的行動去滿足社會期待。如此,才能切實推進思政課的改革創(chuàng)新和建設發(fā)展。
扎扎實實抓好思政課建設
學校思政課建設作為一項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鑄魂工程、戰(zhàn)略工程,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八大以來對這項工作始終給予了高度重視,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對學校思政課和高校馬克思主義學院建設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特別是2019年3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親自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并發(fā)表了重要講話,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黨中央首次專門針對一門課程舉辦的會議,體現了黨中央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高度重視、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殷切期望、對學校立德樹人工作的深邃思考。習近平總書記發(fā)表的重要講話站在事關中華民族千秋偉業(yè)和黨的事業(yè)后繼有人的戰(zhàn)略高度,全面深刻闡述了辦好思政課的重大意義,深入分析了思政課教師的關鍵作用,明確提出了推動思政課改革創(chuàng)新的核心要求,堅定了各級各類學校把思政課辦得越來越好的信心和決心,為我們推進思政課建設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2019年8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又印發(fā)了《關于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chuàng)新的若干意見》,對關于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政課改革創(chuàng)新提出了新的具體要求。我們要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認真落實黨中央的決策部署,扎扎實實抓好思想政治理論建設,不辜負黨和人民的要求和期待。
加強黨對思政課建設的全面領導。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是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根本保證。嚴格落實高校黨委思政課建設主體責任,要把思政課建設作為“一把手”工程來抓,統(tǒng)籌設計、全面規(guī)劃,及時制定出臺貫徹落實新時代思政課改革創(chuàng)新的建設方案,確保思政課建設的優(yōu)先地位。積極推動建立健全高校黨委書記、校長帶頭抓思政課的體制機制,按照“帶頭走進課堂聽課講課,帶頭推動思政課建設,帶頭聯系思政課教師”的要求,隨時深入一線了解實際情況,確保統(tǒng)籌謀劃和建設方案落實、落細、落地。
提升思政課建設的立德樹人成效。立德樹人的成效是辦好思政課建設的根本標準。要深入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站在培養(yǎng)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戰(zhàn)略高度,把思想政治理論課作為重點課程、把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作為重點學科、把馬克思主義學院作為重點學院,納入學校整體發(fā)展規(guī)劃進行重點建設。及時總結宣傳推廣建設經驗,持續(xù)推動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的思路創(chuàng)優(yōu)、師資創(chuàng)優(yōu)、教材創(chuàng)優(yōu)、教法創(chuàng)優(yōu)、機制創(chuàng)優(yōu)、環(huán)境創(chuàng)優(yōu),不斷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質量和育人水平。
深化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加強和改進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是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重要支撐。改革和創(chuàng)新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呼喚更加深厚的學理支撐和扎實的學術根基,這就需要深化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的內涵式建設和發(fā)展。學科建設要將服務思想政治理論改革創(chuàng)新作為首要任務,加強從整體上研究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科學體系及其發(fā)展的歷史,加強21世紀馬克思主義、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的原創(chuàng)性研究,加強貫穿于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中的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研究,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重點難點問題和教學方法改革創(chuàng)新的研究,不斷夯實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學理支撐和學術根基。
創(chuàng)新思政課教材一體化建設。教材建設是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重要基礎。改革創(chuàng)新新時代思想政治理論課,必須做到教材先行。要加強大中小、本碩博思政課教材一體化建設,明確思政課各學段、各課程的目標定位與教學內容,做到統(tǒng)籌規(guī)劃、重點突出、相互銜接,確保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的循序漸進、螺旋上升。要加強思政課立體化教材建設,積極推動教材、教師用書、學生用書、多媒體課件、在線慕課等齊抓共上,不斷豐富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呈現方式,讓學生愛看、樂學。要加強教材體系向教學體系的轉化,積極推動教師在研究教材上下功夫,做到吃透教材的基本精神、不斷提升駕馭教材的能力。
推進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建設。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關鍵在教師。要開門吸引有志于從事思想政治理論課研究和教學的教師,積極搭建學習研討交流平臺,著力發(fā)現、培養(yǎng)、集聚一批有過硬的思想政治素質、扎實的理論功底、勇于開拓創(chuàng)新的學科帶頭人和教學科研骨干,構建種類齊全、梯隊銜接的師資隊伍體系。要積極引導廣大思政課教師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做真善美的追求者和傳播者,以深厚的學識修養(yǎng)贏得尊重,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引領風氣。要完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職稱評定和人才遴選制度,建立規(guī)范的獎勵體系,表彰有突出貢獻的優(yōu)秀教師,增強他們的榮譽感、責任感、獲得感。
[參考文獻]
[1]習近平關于“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論述摘編[M].北京:黨建讀物出版社、中央文獻出版社,2019.
[2]中共中央宣傳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綱要[M].北京:學習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
(作者簡介:靳諾,中國人民大學黨委書記、教授、博士生導師)
責任編輯 / 申 " 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