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我國已經進入人口老齡化快速發(fā)展時期,已有老齡人口1.69億,占總人口數的12%,據全國老齡辦統(tǒng)計數據顯示,有近一半的老人屬于城鄉(xiāng)空巢家庭或類空巢家庭。據北京老齡辦目前公布的統(tǒng)計數據,北京老年人口明年將達到250萬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15.2%,而空巢老人則會超過100萬,占老年人口總數的40%。寧波老齡辦調查表明,寧波空巢老人家庭已占老年人家庭的35%,預計到2025年將達到80%以上。目前,我國老齡人口正以每年3.28%的速度增長,約為總人口增長率的5倍,老齡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將迅速擴大。專家預計,到2030年我國老齡人口將近3億,而空巢老人家庭比例或將達到90%,這意味著屆時將有超過兩億的空巢老人。
一項對空巢老人的調查結果顯示,感到家庭關系融洽的僅占50.1%,對子女的照顧表示滿意的僅9.2%。在經濟支持、精神贍養(yǎng)等方面,子女對獨居父母虧欠不少。
對于空巢老人,你有怎樣的生活體驗和見解?請據此寫一篇作文。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
審題立意:
目前,由于獨生子女家庭增多,家庭日趨小型化,傳統(tǒng)家庭養(yǎng)老方式面臨挑戰(zhàn),代際之間的孝道和贍養(yǎng)、照料老人的觀念日益淡化。據中國老齡科研中心調查,城市空巢老人獲得子女經濟支持的比例較高,但在農村,由于子女自身經濟壓力較大,相當一部分空巢老人還得不到子女的經濟救助。經濟支持之外,許多子女常常忽略了老人們的精神需要。有很多空巢老人,其兒女在經濟上很寬裕,經常給老人寄錢,每次都說:“想吃什么盡管買,錢不用擔心!”卻忽略了老人的精神需要。考生可以從這個角度入手進行寫作。
寫作時,不能停留在對事物表象的羅列和敘述上,而應遵循“意在筆先”的規(guī)律,多方啟動思維,拿出多個立意方案,在比較中確定主題;應該由“是什么”“有什么”起步,逐步向“為什么”“怎么辦”之類的問題深入挖掘下去。此類作文容易寫得雷同,要避免一般化,可采用打破時空限制、選用全新視角等手段,努力實現寫作思路的突破,強化作文的震撼力。
延伸訓練
一、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位老和尚和一位小和尚化緣途中經過一條小溪,快到小溪時,老和尚忽然停下來,并示意小和尚不要作聲。原來,他看到兩只小麻雀正在溪水中洗澡。不知等了多長時間,兩只渾然不覺的小麻雀洗夠了,才嘰嘰喳喳飛走了。小和尚抱怨說,為了兩只小麻雀,竟然耽誤了咱們這么長時間,真急人!老和尚意味深長地說:世間生物不分大小,都有它們的生活和樂趣。我們出家人要慈悲為懷,愛惜蒼生。尤其是在小麻雀洗澡的時候,它們的心中和意識中肯定蘊含著圣潔康樂的觀念。雙雙戲水,幽幽私語,洗盡它們百里飛行、千里奔波的風塵,這是多么動人的時刻,多么幸福的情景啊!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審題立意:
從材料看,世界萬物生機勃勃,它們有權利生活得自由自在,讓自己的生命煥發(fā)迷人的光彩。
參考立意:1.世間萬象,一草一木,都有其存在的道理和原因,更有其生存和享樂的權利。
2.最大的關懷是尊重,最美的情致是理解和感悟。讓我們學會尊重生命吧!愛護身邊的小動物,呵護一草一木,與自然平等相處,和諧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