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6月,因為工作的需要,有關方面安排了一位中國人民解放軍外國語學院的老師,到中央軍委副主席兼軍事科學院院長葉劍英的辦公室工作。報到那天,當葉劍英得知這位陳姓老師精通英語時,一下子來了興趣,要求對方不但為自己,也為辦公室的其他同志,包括秘書、保密員、司機和廚師教授英語。
當時,葉劍英已年過七旬,身體狀況和記憶力大不如前,大家都擔心他在忙碌的工作之余,如果再學習英語,會對健康造成一定的影響。不過,葉劍英卻神情輕松地表示:“我現在每天都要看很多的文件,同時閱讀兩大本‘參考資料’。在閱讀的過程中,經常會碰到一些英語方面的詞句,雖然之前學過一點英語,但時間長了,語匯早就忘得差不多了。現在有了現成的英語老師幫我補課,這對了解和研究國際形勢很有幫助,當然不能錯過這個好機會。至于健康問題,我自認自己的身體能承受得了。”就這樣,已經74歲高齡的葉劍英又當起了“學生”,開始認真地學習起英語來。
不過,陳老師給葉劍英教英語時發(fā)現,葉劍英說自己英語不好只是謙語,其實他的英語底子非常深厚。可是每次上課時,葉劍英還是像小學生一樣,提前準備好紙和筆,做好課堂筆記。
上了幾次課后,陳老師向葉劍英建議:他的英語功底較好,所以不用像辦公室其他同志那樣從“ABC”學起,他建議葉劍英從閱讀英文書籍開始,通過大量閱讀來擴大英語詞匯量,這樣學起來輕松,也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葉劍英欣然采納了建議。
如此一來,在給葉劍英上英語課時,陳老師的主要任務就是隨葉劍英一起閱讀。他不用講基本的發(fā)音,也不用講語法,因為這些基本知識根本難不倒葉劍英。只有在葉劍英遇到生疏的單詞和短語時,陳老師才提醒一下。有時,葉劍英會讓陳老師帶著他朗讀幾遍,然后用紅色鉛筆在稿紙的空白處,認真地注上單詞的中文詞義。
當時,葉劍英學英語主要是讀英文版的《參考消息》,有時也會讀一些英文刊物中的文章,雖然很多都專業(yè)性極強,但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后,葉劍英已經能將上面刊登的所有文章順利地讀完,讓人不得不佩服他刻苦學習的勁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