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馨穎
自然是什么樣的?是王維筆下的“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的美景,還是辛棄疾筆下的“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的田園風光?懷著滿心的疑惑,我背上背包,奔向了大自然的懷抱。
首先,映入我眼簾的是一片五彩繽紛,在陽光的照射下,這些顏色多得幾乎難以辨認。有墨綠、翠綠,有淡青、金黃,還有火一般的紅色。走近仔細觀看,原來,這些大樹竟還是小鳥與昆蟲的旅館。瞧,黃鸝唱起了歡快的歌聲,蟋蟀正為它伴奏,蜜蜂和蝴蝶也趕來為它伴舞……
我陶醉在這大自然媽媽的演奏會時,爸爸卻催促我繼續(xù)前進,于是,我們又出發(fā)了。在前往山頂?shù)耐局?,鳥兒呼喚我的名字,露珠與我交換眼神,一個個蘑菇從地下鉆出來迎接我們;這邊,花兒綻開了它們的笑臉;那邊,幾只野兔正探頭探腦,好奇地望著我,一條汩汩的溪流也一個勁兒地朝我奔來……我熱情地跟它們打著招呼。
這時,我的眼前敞亮起來,我被眼前的一切驚呆了,樹林正在風的指揮下輕輕搖晃身體。遠處,陽光姐姐貼心地為大地母親換上了金色的衣裳。王安石所說的“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就指的是如此震撼人心的景象吧!
云嶺上掠過一群歸鳥,我輕輕地揮手,告別山里的朋友,回頭望了一眼,一眼,又一眼……
(作者系重慶市巫山縣南峰小學六·6班學生)
老師小語
小作者和大自然來了個親密接觸,對景物的描寫生動具體,給讀者身臨其境之感。結(jié)尾使主題得到升華,體現(xiàn)出小作者的不舍,抒發(fā)了其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蔡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