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昌桂(河南 商城)
在河南省東南隅,大別山北麓,有一個鐘靈毓秀的宜居小縣城,那便是商城。商城縣歷史悠久,公元前這里便稱之為“雩婁”。據(jù)《詞源》載:“雩婁,本春秋時吳地?!薄蹲髠鳌は骞辍份d:“楚子秦入侵吳,及雩婁?!敝廖鳚h時設雩婁縣,隸廬江郡。明、清兩代,義學、私塾星布四鄉(xiāng),文峰、溫泉等書院薈萃“吳頭楚尾”,古雩婁大地成了文化藝術(shù)的沃土,人才輩出。
然而,曾幾何時,讓商城縣揚名立萬的還是歌舞,被譽為“歌舞之鄉(xiāng)”——一曲《八月桂花遍地開》唱響大江南北,《花傘舞》那曼妙的舞姿也綻放在維也納第七屆世界青年聯(lián)歡節(jié)上。近年來,一批批商城藝術(shù)家們創(chuàng)作的攝影、剪紙作品也紛紛參加全國展,有的還走出了國門。然而,作為中國漢字特有的一種傳統(tǒng)藝術(shù)——書法,尚默默生存在這片貧瘠的土壤中。慶幸的是:近年來,一批批熱愛這門傳統(tǒng)藝術(shù)的中青年書法家在老一輩的感召帶動下,筆耕不輟,開拓創(chuàng)新,因作品走出了大山為外界所知曉而逐漸躋身名家行列,馮崠智先生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馮崠智先生能數(shù)十年如一日醉心于翰墨丹青,首先離不開小時候家庭的熏陶:其父親馮文亮先生自幼便酷愛書畫,但因“成分不好”,隨祖母顛沛流離,在飽經(jīng)風霜中艱難度過了幾乎沒有亮色的童年、少年時代,高中畢業(yè)尚在家務農(nóng)。生活的艱辛非但沒有磨滅馮老的意志,反倒更堅定了他對藝術(shù)的執(zhí)著追求。年少的崠智經(jīng)常在田間地頭擺弄著父親勞作時還不忘畫速寫的道具——鉛筆頭與小紙本,“涂鴉”著自己五彩的童年。那一年的春四月,正是農(nóng)家種豆的時節(jié),九歲的小崠智又隨父母來到了田間地頭舞文弄墨起來,玩著玩著有點不耐煩了,便向遠處張望——父親飛快地挖溝,每挖個十米左右便停一下緩一口氣蓄勢,也好像是在等母親;母親也不甘示弱,總是在父親剛停下來便把豆子種完了。小崠智望著望著便入了迷,若有所思起來,飛也似地跑過去拉著父親的衣角興奮地問:“爸爸,我看你和媽媽種豆好像挺有節(jié)奏的,寫字畫畫是不是也要講究節(jié)奏感呀?”馮父哈哈大笑起來,欣慰地點了點頭:“孺子可教也!書法藝術(shù)中的節(jié)奏是指作品中線條的長短粗細、墨色的濃淡干濕或行筆的輕重緩急等有規(guī)律地交替出現(xiàn)。”懵懵懂懂的小崠智若有所悟:“哦,這樣!是不是只有毛筆才能很好地表現(xiàn)這些呀?”“是的,蔡邕《九勢》里說‘唯筆軟而奇怪生焉’,只有軟軟的毛筆才能寫出神采飛揚的書法,并由此產(chǎn)生出豐富的筆法和節(jié)奏韻律呀!”馮父語重心長地說。
云蒸霞蔚、草木榮枯,天地的渺遠成就了其構(gòu)圖的大氣;春耕夏種、秋收冬藏,歲月的輪回讓其把握了繪畫的節(jié)奏;牧人驅(qū)犢、花鳥蟲魚,和諧的畫面讓其悟出了“道法自然”……小崠智也在父親的熏陶下慢慢成長。后來,馮文亮先生通過國家選拔考試做了一名鄉(xiāng)村中學的教師,便有了更多時間來從事自己喜歡的書畫事業(yè)。
也許是為了父親的夙愿得償,1989年的9月,初中畢業(yè)的馮崠智先生毅然選擇了報考師范學校,這才有了我們同師光山書法家劉寶光先生的緣分——還記得諄諄善誘的劉寶光先生給我們講授唐楷時的情景:“衛(wèi)夫人在《筆陣圖》里描繪說,橫‘如千里陣云,隱隱然其實有形’,點‘如高峰墜石,磕磕然實如崩也’……”。正當我們沉浸在唐楷嚴謹?shù)慕Y(jié)構(gòu)、精美的點畫帶來的審美愉悅時,書生意氣的崠智兄毅然選擇了古樸醇厚、雄強大氣的《張遷碑》之類漢碑作為自己的突破口。當時,因材施教的劉寶光先生充分肯定崠智兄的時候,我們還感到十分驚訝??赡菚r,我們有誰知道崠智兄在父親的熏陶下已經(jīng)有了扎實的書法基礎。事實證明,這一選擇也為崠智兄日后走“中原書風”之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論語句 書法 馮崠智
如今,在古雩婁成立數(shù)載的“馮崠智書法藝術(shù)工作室”已培育出了一批批的書法人才,可謂桃李芬芳:方申奧、曾莉等書壇新秀屢屢在全國、省、市書法大賽中獲獎或入展,一大批青少年書法愛好者紛紛慕名而來……每每提及這些,崠智兄總是難掩心底的自豪與欣慰。提及恩師,這些青年才俊也都難掩敬佩與感激之情。我也情不自禁地吟誦起了民國才女林徽因《你是人間的四月天》里的詩句:
我說 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笑響點亮了四面風;
輕靈在春的光艷中舞著變。
……
雪化后那片鵝黃,你像;
新鮮初放的綠,你是;
……
你是一樹一樹的花開,
是燕在梁間呢喃,
——你是愛,是暖,是希望,
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藝術(shù)作品的終極目的,是為了讓人們獲得感官的愉悅和快慰。進而言之,則是靈魂及情操的提升和凈化。馮崠智先生之所以能躋身國展精英行列,一方面是因其學書三年十余載筆耕不輟,篆、隸、真、行、草諸體皆工,并能做到“習古不泥古”,開拓創(chuàng)新,逐漸形成了自己的藝術(shù)語言;另一方面他也非常注重理論的學習及自身修養(yǎng)的提高,“字外功”亦非常了得!其書法作品,根植傳統(tǒng),獨抒性靈,欣賞之,總能帶來一種審美的愉悅。
孫過庭《書譜》云:“篆尚婉而通,隸欲精而密?!睄栔撬貝蹖懽?,于《毛公鼎》《散氏盤》《石鼓文》等用工甚勤,常以金文入楚篆,用筆方圓兼?zhèn)洹⒏蓛裟?,線條高古老辣而不失郁勃靈動之氣。中國書協(xié)資深評委、南京藝術(shù)學院徐利明教授曾贊道:“馮崠智先生篆隸皆入古而靈活多變,用筆頗見骨力與厚度,墨色亦較豐富。”馮崠智先生的隸書也寫得頗有個性:他以雄強古拙的《張遷碑》為基,參以《石門銘》的飄逸靈動、《大開通》的蒼茂渾樸,弱化“蠶頭雁尾”,逐漸形成了樸茂寬厚、大巧若拙、高古典雅而又收放自如的獨特風格,深得方家的一致好評。其篆隸落款多配以古拙蒼勁的章草,動靜結(jié)合,相得益彰,古樸自然。
看慣了馮崠智先生的鴻篇巨作,當一睹其早年出版的小楷《金剛經(jīng)》《素心若雪——馮崠智小楷》時,我十分驚異。東坡先生論書有云:“大字難于結(jié)密而無間,小字難于寬綽而有余。”沒想到素以粗獷豪邁面貌示人的崠智兄楷書小品也寫得如此精美:結(jié)體寬博,點畫不計工拙,古雅暢達,深得魏晉風骨!
懷素自述草書所得時曾說:“觀夏云多奇峰,嘗師之?!表n愈在所撰《送高閑上人序》中論及張旭草書時贊之:“往時張旭善草書,不治他技。喜怒、窘窮、憂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無聊、不平,有動于心,必于草書焉發(fā)之。觀于物,見山水崖谷、鳥獸蟲魚、草木之花實、日月列星、風雨水火、雷霆霹靂、歌舞戰(zhàn)斗、天地事物之變,可喜可愕,一寓于書,故旭之書,變動猶鬼神,不可端倪,以此終其身而名后世?!倍鸥υ凇栋讼筛琛分幸鄬埿竦臅ㄅc為人做了精彩描繪:“張旭三杯草圣傳,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云煙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談雄辯驚四筵?!笨梢姡嬲玫牟輹?,既要有生動、豐富的意象特質(zhì),又要有情感的抒發(fā),這樣才能打動人。今觀崠智的行草書,汲取“二王”、《書譜》等營養(yǎng)稍多。雖沒有完全達到蕭衍在《答隱陶居論書》里倡導的“若抑揚得所,趣舍無違,值筆連斷……濃纖有方,肥瘦相和,骨力相稱”的境界,但因其天資聰慧,加上寫碑功力深厚,故其行草書骨氣洞達、純正自然、氣勢磅礴、一氣呵成,非上乘修為者不可為!
“君子志于道,據(jù)于德,依于仁,游于藝?!弊鳛樗囆g(shù)工作者,能趕上這個偉大的時代實乃人生之幸。因此,崠智兄時刻不忘德藝雙馨的父親的教誨:在古雩婁這片人杰地靈的土地上,當以振興文化事業(yè)特別是書法藝術(shù)為己任,培育好家鄉(xiāng)的桃李,哪怕是踽踽獨行,也要在藝術(shù)的海洋中揚帆遠航!
琴指詩腸聯(lián) 馮崠智
向晚偷閑聯(lián) 馮崠智
王安石詩 馮崠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