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印鈔廠工作13年
《“國家名片”守護者》編導 趙芳
在北京印鈔公司,提起張杰,大家稱他“張大師”。這個名頭的由來,不僅是因為他先后兩次在北京市安全管理大師賽中摘取金、銀獎,獲得“安全管理大師”稱號;更是因為,他作為在印鈔公司管理安全的人,13年“零事故”,練就了浸入骨髓的安全生產(chǎn)思路和人設。
和安保沾邊的大多都是得罪人的事。很多基于安全上的設置看起來是對便捷性的“故意挑釁”——手機要存到生產(chǎn)現(xiàn)場外,麻煩;物流門非本部門人員未經(jīng)批準不許擅入,麻煩;外來人員進入生產(chǎn)區(qū)前要先到安保部向公安局上傳身份證政審,麻煩……起初,職工的怨憤讓這個膚白的青年一陣陣臉熱。好在,罵聲沒有讓他退去初心,反倒催化了他的壯志。他主抓的安全績效考評工作,堅持按制度辦、按標準辦。部門的同事說:“張主任給求情的人會送兩種禮:軟釘子,或者硬釘子?!贝蠹疑钌疃昧藦埥艿目嘈摹皩帪榘踩犃R聲,不為事故聽哭聲”!
對別人無私,對自己也是一樣。4年前,張杰參加全國碩士學位研究生入學資格考試,取得高出分數(shù)線整整60分的好成績,比清華大學當年的錄取線還高出了10分,那是他兒時的夢想,在清華園如茵的綠草上走一走,過一段云淡風輕的學習生活??墒?,想到在安全管理領域擁有學術權威地位的首都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安全與環(huán)境工程學院,張杰動搖了。
“后悔過嗎?”“有猶豫,但是沒有后悔。”在問及這段選擇時,張杰回答:“虛的文憑對我來說只不過是一種私欲罷了,我現(xiàn)在的選擇肯定要以工作需要為首?!倍颊f知道自己要什么是一個人成熟的標志。然而,之于張杰,知道該放棄什么才彰顯了一個人的品格。
跟張杰認識有些年,搭過他便車的人大多感嘆車門打開時入眼的秩序感:整潔、利落、無一絲雜物。但是,熟悉他的人,更多是驚嘆車內(nèi)的安全錘、滅火器永遠放在指定的地方。哪怕是開幾步路,他也會給車況做一個檢查,為概率近乎于零的意外,做百分百的準備。
在單位里,他是北鈔安保部的副主任,“國家名片”安全生產(chǎn)的“大內(nèi)護衛(wèi)”;到社會上,他是北京市職業(yè)技能大賽的冠軍,北京市安全生產(chǎn)青年人才促進會的副秘書長;回歸家庭,他是孝順體貼的兒子,是細心可靠的丈夫。生活中的張杰,走出榮譽的光環(huán),卻無法走出“職業(yè)習慣”,用家人的話來說:“這個與安全合體的家伙入戲深到人我兩忘。”每周看望雙方父母,他都把水電氣、桌椅看一遍。他買了家用梯子,叮囑老人夠高處物件千萬別用椅子。老丈人戲稱:“巡邏隊回來了。”在張杰的家里,滅火器是必備的,不僅如此,他在手機里設了提示,保證到期更換;電器設備、插線板他都會經(jīng)常“抽查”,使用前還排查老化情況。作為愛旅行的年輕人,張杰每次入住酒店,都會查看酒店的消防設施和報警系統(tǒng),親自把消防逃生通道走上一遍。有一次,消防通道上堆滿了雜物,他差點跟酒店負責人吵起來。
不可估量,一顆石子的波瀾。張杰常說的話是——“意外的出現(xiàn)在毫秒間,遠比大腦快。所以,平時要3600的準備,才能避免事發(fā)瞬間的猝不及防。”
辭官十年與獅為伴
《中國的“獅子王”》編導 林天趣
我認識這個故事的主人公,是通過《奇葩大會》。那一期節(jié)目我沒有笑得前仰后合,而是眼淚嘩嘩。
他,本名陳見星,筆名“非洲的青山”。從小就癡迷于《動物世界》的他,可以說一集不落地看完了每年的節(jié)目。16歲時,他創(chuàng)作了一本名為《塞倫蓋蒂之王》的小說;大學專業(yè)是英語,畢業(yè)論文是研究海明威小說中的非洲情結;畢業(yè)后任職于中國駐坦桑尼亞大使館,曾任坦桑尼亞國家動物管理局中國區(qū)代表。最簡單也最帶勁的介紹就是:一個野生動物狂熱粉,放棄前途大好的外交官仕途,去陪獅子了。
那期節(jié)目里,他演講的核心就是希望人類與自然能達成和解,希望人類能更多地了解和保護野生動物,野生動物并沒有我們想象中那么兇猛可怕。他通過一個故事,讓我了解了真實的動物世界。
片中,由于篇幅的限制,我沒有詳細展現(xiàn)這個故事,下面是完整版:有一天,陳見星開車經(jīng)過一個草叢時,發(fā)現(xiàn)一頭母獅趴在路邊。他和母獅相隔已不到十米,而這頭母獅竟然對他的出現(xiàn)無動于衷。他拿起小石頭擲在母獅的身旁,它才挪了挪身子。結果,他發(fā)現(xiàn)母獅的脊柱骨斷裂了。當他想要對母獅施以援手的時候,母獅開始蹣跚地爬向身后的草叢,這時,他發(fā)現(xiàn)了剛出生一個星期左右的小獅子。母獅的眼睛一直盯著他不放,眼神透露出一絲凄涼。陳見星說,他讀懂了這只獅子是在向他求救,可礙于公園里的制度和紀律,他幾經(jīng)思考還是狠心離開。內(nèi)心的愧疚和不安讓陳見星整夜未眠,天不亮他就去尋找這對獅子母子,可當他找到的時候,一群禿鷲和斑鬣狗正圍著它們的尸體。他跑回車上哭了一個小時,也因為此事,他決定要做野生動物的救助工作。
2018年7月底,我終于在塞倫蓋蒂大草原上與陳見星先生會師了。但由于拍攝時間以及時機的限制,我們沒能跟隨他一起尋找獅子與獵豹。但是在大草原上,聽他講述十年間的故事,別有一番滋味。
這些年來,陳見星與許多猛獸面對面打過交道,無論是兇猛的獅豹,還是丑陋的鬣狗,都從未對他表現(xiàn)出惡意。動物們尊重他,他也喜歡安安靜靜地與動物們待在一起,常常連續(xù)幾天甚至幾周跟蹤一個獅群,它們到哪里陳見星就到哪里。他坐在越野車上,仔細觀察獅群的一舉一動。時間長了,獅子們都接納了他的存在。即使他下車,獅群也不會跑掉。
陳見星認為,野生動物之間的情感比人類更牢固、更純粹,看著它們在湖畔或草原自由地嬉戲,他也??嘈Α昂慰酁槿恕薄Ko熱愛的野生動物作了一首簡單的小詩:我看到你那狂野的眼神,在望我時變得溫柔。這是一種默契,也是一種恩賜。
在羨慕陳見星馳騁非洲草原、擁有遠離城市喧囂的這一份安寧之外,于我,更多的是擔憂和思考。我不想在未來,只能通過圖片和文字,教自己的孩子這是哪種動物;我不想在未來,告訴自己的孩子,這些是曾經(jīng)生活在地球上的生靈,只因為人類自認能主宰地球,只因為人類填不滿的貪婪!
好在這個地球上還有很多像陳見星一樣的人,一直為了野生動物的生存奔波著。我對他們心存敬意。還記得高曉松在節(jié)目里這么評價他:“人類應該要出些青山這樣的人,代我們?nèi)ペH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