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特約記者 徐以立
特高壓(1000kV及以上的電壓)輸電是世界上最先進的輸電技術,被稱為世界電力的“珠穆朗瑪峰”。繼高鐵、核電之后,其已成為中國第三張高科技名片。在電力領域,為減少損耗,一般用升高電壓的辦法來多送電。萬家燈火的背后,離不開一群默默無聞的電力建設者的貢獻。他們遠離城市、遠隔喧囂,長年累月與寂靜為伴。
在華東送變電工程有限公司某間辦公室的墻上貼著一張中國地圖,上面許多地點被“畫”上小紅旗?!斑@些地方都是我們出差的地方?!惫竟こ坦芾聿恐魅螐垏鴱娭钢貓D說。采訪前幾天,他剛剛完成三天四座城市的出差行程。
“這是我們的工作常態(tài),包括常駐工地。”他補充道,眼神略帶疲憊。
在我國電力工業(yè)建設史上,全長1774km的青藏聯(lián)網交直流工程絕對是里程碑,無論是施工難度還是科技攻關難度,都堪稱史無前例。
這條“電力天路”的起點,位于青海省格爾木市的柴達木750kV換流變電站。這個被譽為這項投資160億元工程的“心臟”,便是由華東送變電工程有限公司承建。作為項目經理,和團隊成員一起,張國強早早地便來到這片戈壁荒灘。
肆虐的沙塵暴、含氧量不到內地的60%、最低溫度達-27℃的極寒天氣、晝夜溫差高達20℃、極強的紫外線等惡劣環(huán)境,讓他和成員們都有了強烈的高原反應。但在他們心里,這些不值一提,“更關鍵的是格爾木市風沙大,對GIS的安裝帶來較大難度啊?!盙IS,全稱“氣體絕緣全封閉組合電器”,被廣泛應用于各電壓等級變電站。但它的安裝環(huán)境要求極高,必須在無風沙、無灰塵、空氣相對濕度小于80%的條件下進行。這讓張國強犯了難。以工地為家,他晝夜不停地反復盤點其中的關鍵點。
功夫不負有心人。受豐田公司“5s法”(整理seiri、整頓seiton、清掃seiso、清潔seiketsu、素養(yǎng)shitsuk)啟發(fā),結合當?shù)貙嶋H,他因地制宜地首創(chuàng)了GIS安裝五級防塵安裝工藝,即第一級為外圍灑水,第二級為搭設防塵網,第三級采用風淋室,第四級為搭設防塵棚,第五級在對接時采用防塵罩。工作期間,他幾乎每天都對這五級防塵安裝工藝進行檢查,看各級防塵措施是否落實到位,并督促防塵棚內的工作人員必須穿戴防塵服和頭套,確保GIS安裝環(huán)境無塵化。
2012年,為滿足特高壓GIS安裝環(huán)境空氣潔凈度“百萬級”的超高要求,在五級防塵安裝工藝的基礎上,張國強更是研制出了GIS智能安裝托架,實現(xiàn)了智能化安裝,極大消除了外界環(huán)境制約GIS安裝進度和質量的瓶頸。
皖電東送淮南至上海特高壓交流輸電示范工程是世界首個同塔雙回路特高壓交流輸電工程,完全由我國自主設計、制造和建設。2014年9月,該工程榮獲“國家優(yōu)質工程金質獎”。
該工程浙東站,GIS的主要安裝工作都集中在4月—7月間。“但是此時浙江省正處于連續(xù)降雨及持續(xù)高溫的階段,會嚴重影響GIS安裝?!睆垏鴱娬f。當年7月,浙江省安吉市持續(xù)罕見高溫近1個月,經歷了有史以來最嚴峻的“烤”驗。由于以往施工中采用的防塵棚空間狹小,隔熱效果差并且屬于暖房結構,如此氣候棚內溫度通常較高,不適宜工作。
該如何解決?他每天考察工地環(huán)境,并和同仁們不斷地進行著“頭腦風暴”。通過多方聯(lián)動,他們?yōu)楫數(shù)亓可矶ㄖ瞥鯣IS移動式裝配車間。其全部由彩鋼板構建而成,可以防風擋雨;內部空間相當于一個小型的工廠車間,大大提高了GIS安裝效率。
該車間內部安裝空調和大功率除濕器,能夠全天候不間斷排濕,即便是下雨天,外界濕度達到90%以上,車間內的濕度也能穩(wěn)定控制在40%~50%左右,遠低于GIS安裝濕度小于80%的要求。同時,安裝的干燥發(fā)生器更是讓內部氣壓稍高于車間外部氣壓,保證了外界揚塵不會透過縫隙進入到車間內。
“在確保GIS安裝符合條件的同時,該車間還為工作人員提供了舒適的工作環(huán)境?!睆垏鴱娬f。
“可移動”是該車間的另一大特點。原來的GIS設備在完成一處對接后,需全部拆除并異地重建,十分耗費工時。而移動式裝配車間底部有6組鋼制滑輪,“整體則坐在預先敷設的軌道上,依靠大功率電機的驅動,每10秒鐘便可移動5m”。
創(chuàng)新,帶來了安全和質量的雙豐收。令他高興的是,隨著設備性能的不斷完善,移動式裝配車間成為變電站工程GIS設備安裝的標準工藝。2015年,他研發(fā)的特高壓變電站模擬投運智能校驗系統(tǒng),更在多個特高壓工程、超高壓工程投入使用。
由于擁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和理論知識,以及對施工規(guī)范、標準了然于胸,2017年,張國強入選為(SAT/TC569)全國特高壓交流輸電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在日常工作中,他更以一種敬畏心,嚴苛地遵守著相關標準。2010年,他和同事一起研發(fā)特高壓變壓器全真空高精度濾油系統(tǒng),將顆粒度指標降低至200個以下,僅為規(guī)范要求的0.2倍。
除此之外,對于質量管理,他直言,事前預防遠比事后補救要來得有效。“要提前想、反復想”。他舉了皖電東送淮南至上海特高壓交流輸電示范工程淮南站的例子。
在淮南站施工時,35t重的構架橫梁需要一次性吊裝完成。但是經測算,張國強發(fā)現(xiàn)場地條件不滿足安全吊裝要求,便與土建單位溝通解決。未曾想,土建單位以打亂部署為由,堅持要強行吊裝。質量,始終是工程建設的永恒主題,對于特高壓工程更是重中之重,他并沒有屈服于這些壓力,而是在第二天徑直找到工程指揮長,對吊車的伸臂等以及地基的強度做出清晰的分析,并給出“強行吊裝可能要出大問題”的預判。指揮長一聽,旋即找到土建單位,要求立刻改正。目睹這一切,他心里的石頭才算落了地。
而在半個月后,在另一個項目施工中,同樣強行吊裝的舉動,險些釀成吊車傾覆重大事故。回想起這些,他仍心有余悸,“若能在具體工程項目上做好事前控制工作,對現(xiàn)場的安全、質量、工藝管理、控制有細致的策劃和思考,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減少返工的概率,避免人、財、物、施工機械和施工有效時間的浪費,還能大大提高工程質量水平?!?/p>
對于“電力”,在人生的每個階段,張國強都有不同的理解。幼年時的他覺得掛歷上女電工的形象英姿颯爽;少年時他以為這是男孩子們的普遍興趣;在電力系統(tǒng)及其自動化專業(yè)學習時,他深刻地認識到這是一門科學;進入華東送變電工程有限公司工作后,他便將此作為畢生職業(yè),并不斷勇攀技術高峰。多年來,他共計取得5項發(fā)明專利,9項實用新型專利。
時光荏苒,21年過去了。雖然取得許多不俗的成績,但是更令他自豪的是帶出了一批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的徒弟,其中的一些翹楚不僅考出高級技師的職稱,更獲得“上海市五一勞動獎章”、網省公司優(yōu)秀項目經理等各項榮譽。
“亦師亦友”,這是他對自己和徒弟關系的評價。這些年輕的徒弟也親切地稱呼他為“張工”。謙虛的他更是說要和徒弟們相互學習。每年,他都帶領著團隊獲得10余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QC成果和工法,成果斐然。
在21年的職業(yè)生涯中,他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對“工匠精神”的理解:“作為個人,我們要把工作做到極致、不斷改革創(chuàng)新;通過不斷向外輻射正能量,帶領身邊人共同進步。對于企業(yè),若踐行工匠精神,必將有強大的發(fā)展動力。如果整個城市、國家都有這種強大精神,這必定成為推動民族振興、祖國更加強大的動力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