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 媽
跟幾乎所有常駐北京的外地人一樣,我也有個特點,那就是:家里老人來了N次,故宮就逛了N次!
考慮到帶著老人和小孩,以及近些年來,由于我家那個“問(提)題(問)少年”的存在,被壓在地上反復摩擦之后,我的面子已經變得所剩無幾,最后保守地選擇中軸線。嘿嘿,保證讓這一老一小在最短時間內走遍所有的精華,可是同志們,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你們知道我家小崽子問我的第一個問題是什么嗎?“媽媽,為什么故宮里面沒有樹?”
“呃……因為冬天呀,樹的葉子掉光了?!?/p>
“媽媽,我是說為什么沒有樹,不是為什么沒樹葉?!?/p>
“這個……有的啊,比較少而已。”
“為什么這么少,不是說要環(huán)保多種樹嗎?”
“可能以前的皇帝不喜歡?!?/p>
“為什么他不喜歡?夏天他不熱嗎?”
……誰來救救我?
“呃,這個……來,先在這跟外公合個影,等下再說?!?/p>
是的,你沒有猜錯。我就是趁著拍照片的那前后兩分鐘在瘋狂地搜索。笑什么?就像你們沒做過一樣!
“咳,來,媽媽回答你剛才的問題:從正殿開始沒有大樹的原因啊,跟以前住在這里的皇帝有關,皇帝嘛,你知道的,不管實際上做得怎么樣,心里多少有點‘總有刁民想害朕’的想法。如果皇宮內樹木茂盛,那么就為刺客們提供了藏身之所。而且古代宮殿大多是木頭所建,木頭怕什么你知道嗎?”
“怕火……噢,我知道了,老師說過如果雷打在樹上容易起火的!”
“真聰明,你看看我兒子這舉一反三的能力?!碧舆^一劫!
然而朋友們,你們以為接下來就一片祥和合家歡了嗎?不存在的,生活永遠是一浪接著一浪,一波未平,一波乍起。
“媽媽,為什么皇宮里面的門有些地方有門檻,有些地方沒有?”
我去,他一定要問這么偏僻的問題嗎?等一下,我好像依稀在哪兒看過這個問題?說時遲,那時快,電光石火的一瞬間,我想起來了!
“這個嘛,傳說是因為雍正皇帝哦,九子奪嫡他因愧疚留下了陰影,半夜做噩夢跑出去,被門檻絆倒了,就派人拆掉了?!?/p>
“不對吧媽媽,我記得書上說是因為溥儀想騎自行車哦。”
……你知道還問我?
“那媽媽,小燕子住的漱芳齋在哪里呀?”
“呃,兒子,其實吧,從乾隆到清末,從來沒有格格在漱芳齋居住過的, ‘軒’ ‘齋’‘閣’……基本上都是喝茶彈曲、看戲聊天的地方,是不可能用來給格格當寢宮的,倒可以說是個早期的電影院?!?/p>
“你是說小燕子是假的嘍!??!”
“不是不是,我可沒這么說……”
“你剛剛明明就說不可能!”
“這個……沒準歷史上,真的有一些真實發(fā)生過的,只是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被抹掉了,這個要等你長大了自己去探尋哦!”
為了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我容易么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