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巖 楊小宏
城市軌道交通是城市公共的交通重要組成部分,城市輕軌具有運量大、速度快、污染小、能耗少、準點運行、安全性高等優(yōu)點。是大多數(shù)人們出行的首要之選。它可以滿足經(jīng)濟、社會及城市發(fā)展的需要。突出城市的特點與功能,加速現(xiàn)代化的實現(xiàn),會對城市布局、城市面貌、環(huán)境保護、住宅建設、市民居住模式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產生積極影響。 它可以有效緩解人口與交通資源、汽車與交通設施之間的緊張關系。
《城市公共交通分類標準》中明確解釋了城市軌道交通包括:地鐵系統(tǒng)、輕軌系統(tǒng)、單軌系統(tǒng)、有軌電車、磁浮系統(tǒng)、自動導向軌道系統(tǒng)系統(tǒng)。現(xiàn)代的城市軌道交通列車可以劃分為A、B、C三種型號。
一、地鐵
地鐵屬于鐵路運輸?shù)囊环N形式,主要以地下運用為主,有著“地下鐵道”或“地下鐵”的簡稱。地鐵運輸量是比較大的,速度較快,停站方便。材料上采用的是鋼輪鋼軌體系,主要在大城市地下空間修筑的隧道中運行,當條件允許時,也可以穿出地面,在地上或是高架橋上運行。地鐵和輕軌這兩個餅名稱本身就不是十分的嚴謹,現(xiàn)在地鐵不是特指地下鐵路,輕軌也不是特指輕型的軌道,這兩個的概念一直是有非常大的歧義。地鐵的時速是15-160km/h,可快可慢,比起普通城市軌道交通速度較快了。
客運:據(jù)2018年4月8日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xié)會《2017年城市軌道交通行業(yè)統(tǒng)計報告》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末,中國大陸(不含港澳臺地區(qū))共計34個城市(包括七種制式的軌道交通)開通城市軌道交通并投入運營,開通線路165條,運營線路長度達到5033公里。已開通城軌交通包括地鐵、輕軌、單軌、市域快軌、現(xiàn)代有軌電車、磁浮交通、APM七種制式。其中,地鐵3883.6公里,占比77.2%;輕軌240.8公里,占比4.8%;單軌98.5公里,占比2%;市域快軌502公里,占比10%;現(xiàn)代有軌電車246.1公里,占比4.9%;磁浮交通57.9公里,占比1.1%;APM3.9公里,占比0.1%。絕大多數(shù)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tǒng)都是用來運載市內通勤的乘客。通常城市軌道交通系統(tǒng)是許多都市用以解決交通堵塞問題的方法。地鐵在許多城市交通中已擔負起主要的乘客運輸任務,香港的日客運量高達220萬人次,最高時達到280萬人次,北京地鐵日均客流為1240多萬人次,單日客運量最高達1300多萬人次。
二、舒適性
地鐵的設計本來就是要本著以人為本進行針對性的設計。需要對車站內有效的更空間進行高效的創(chuàng)造,是我們設計過程中需要面對并且解決的重要問題,還有問題就是地鐵大多數(shù)在地下。我們曾經(jīng)采訪過一個大城市的居民,詢問他地鐵從產生到現(xiàn)在有什么改良嗎,哪位乘客說,他覺得比較大的改良就是光線的改良,他有青光眼,昏暗的光線使他的眼睛不舒服,而后來改的明亮舒服很多,讓他這樣的人可以更放心更安全的稱作地鐵了。這種問題的解決讓每一位乘坐地鐵交通工具的乘客達到乘車的感覺。
三、安全性
地鐵,因為是大多數(shù)建立在地下的所以提起安全性比較容易想到塌方,那么地震就是天敵,一旦發(fā)生地震,出現(xiàn)塌方,安全措施不到位的話,生存率極低的,以及消防問題。想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在設計車站的過程中,要有相應的消防設備通風排煙設備。還需要在每個地鐵站的設計過程中有全面的建立健全相應的控制網(wǎng)絡,這些設計的健全會給乘客帶來更大的安全感,投入使用前進行6個月的調試工作,每個科目大概有150多人投入測試。
四、經(jīng)濟性
地鐵的建造和其他列車不一樣,它的建設周期是非常長的,需要挖地道,鋪設鐵軌和設備,事后還有各種調試工作,目前全國的地鐵建設周期普遍在5年到6年左右,地鐵建設還是比較昂貴的,目前北京的地鐵每公里造價已經(jīng)超過了5億元。地下街道的發(fā)展和日趨完善。地鐵建在地下,不受氣候的影響,還不會影響地下步行道的系統(tǒng),這樣的話就解決了行人和車輛的交通問題,隨著技術的完善,未來的地下空間開發(fā)是最高效利用空間,地鐵是一個朝陽的新型事業(yè),這個事業(yè)把目標轉向了地下,現(xiàn)在很多城市都進入了“地鐵時代”,地鐵的發(fā)展注定是一個新時代的開啟,人類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新起點。
作者簡介:
白巖,出生年月:19880503,性別:男,民族:漢,籍貫:吉林長春,當前職務:職工,學歷:大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