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駿(上海健康醫(yī)學院圖書館館長)
圖書館整體服務內容包括資源服務、空間服務、決策(支持)服務、教育服務,其中資源服務是基礎,空間服務是拓展,決策服務是突破,教育服務是長效。
促成空間再造的原因之一是來館人數(shù)下降。來館人數(shù)下降是全球趨勢。
2013年丹麥奧胡斯舉辦的“下一代圖書館(Next Library Conference)論壇”,匯編了一本題為《建設明天的圖書館》(Building Libraries for Tomorrow)的會議錄,該書強調:圖書館建筑從為藏書、設備和相關物理設施而設計向更加注重為人、社群成效、經(jīng)驗和創(chuàng)新而設計轉移是一個國際性趨勢。
美國社會學家雷?歐登伯格(Ray Oldenberg)于1989年在《最好的場所(The Great Good Place)》一書中提出“第三空間”的理論,他認為除了家庭和生活空間、工作空間之外,還需第三空間來滿足人們的社交、休閑和創(chuàng)意的需求。
新媒體聯(lián)盟2015地平線報告圖書館版中,圖書館空間的重構與再造成為應對圖書館轉型挑戰(zhàn)的有效途徑。未來的高校圖書館將從教師學生經(jīng)?;顒拥摹暗谌臻g”“第二課堂”,逐漸進入到“海量信息的科技體驗和美妙空間的藝術體驗融為一體”的新階段。2017地平線報告圖書館版中,院校領導者們開始反思如何設計圖書館空間才能更好地改善圖書館面對面交流這種最常見的方式。許多圖書館都騰出空間,設計主動學習教室、媒體制作工作室、創(chuàng)客空間和其他有利于合作和實踐工作的區(qū)域,形成“反思圖書館空間”理念。
美國大學領導委員會(University Leadership Council)在2011年底發(fā)布的一份報告中說:“大學圖書館館藏的數(shù)量正在急速地變得無關重要?!薄盁o書圖書館”是當前圖書館的一種新的發(fā)展模式,它挑戰(zhàn)了人們對于圖書館的傳統(tǒng)觀念,也被很多人看做圖書館未來趨勢的一種。美國第一座“無書圖書館”追溯到堪薩斯州立大學的工程圖書館(Fiedler Engineering Library)。這座2000年開放的圖書館完全采用數(shù)字化資源,只保留了一些還未實現(xiàn)數(shù)字化的實體參考書和期刊。加州大學莫賽德分校圖書館和德克薩斯大學奧斯丁分校的本科圖書館也分別在2005年進行了“無書化”的嘗試。2010年中,斯坦福大學將其物理學和工程學圖書館改造成“無書圖書館”的模式。2010年稍晚的時候,德克薩斯大學圣安東尼奧分校的應用工程學和技術圖書館也開始推行“無書圖書館”的模式。
最新的創(chuàng)客空間,信息共享空間,學習共享空間,研究共享空間,24小時開放的學習空間的出現(xiàn),正如丹麥奧爾胡斯圖書館館長羅爾夫?哈佩爾(Rolf Hapel)所述“當代的圖書館應該是一個靈感空間、學習空間、表演空間和聚會空間,并強調通過用戶的參與來構建一個面向全社會的服務平臺?!?/p>
頌歌圖書館于2018年12月5日落成開放,它是“聚會、閱讀和多樣化城市體驗的場所,為讀者提供知識、新技能和故事,是一個獲取知識、體驗故事和工作及休閑的愜意空間,一個向所有的人敞開大門的靈動而功能常新的新時代圖書館?!?/p>
圖書館中只有三分之一的空間用于存放書籍——藏書總量在任何時候都保持在相對適度的10萬冊。 大量靜態(tài)書籍的儲藏不再是圖書館的第一要務,由此誕生的新圖書館是公共空間的室內延伸,是全體市民的“起居室”,提供了諸如電影院、錄音室、制造空間等設施。除了書籍之外,用戶還可獲得公共服務、參觀展覽、參與社區(qū)活動。
赫爾辛基市市長揚?瓦帕沃里(Jan Vapaavuori)表示:“圖書館服務是對人的投資。促進市民發(fā)展進步,就是在為即將到來的未來做好準備,在這個新的時代里,知識、思想和文化是一座成功的城市用來與世界交易的商品。知識人人共享的原則是芬蘭社會得以長久成功的要素之一,也是建立在政府與公民互信基礎上的城市的重要基石?!焙諣栃粱蟹止芪幕c休閑活動的副市長納希瑪?拉茲穆婭(Nasima Razmyar)表示:“頌歌中央圖書館是公共圖書館服務的典范。它為全體市民提供了一個免費空間,可以在這里學習文化、享受言論自由,獲得自我實現(xiàn)的可能性。我們希望,頌歌中央圖書館這個思想殿堂將讓人與機構彼此接觸,實現(xiàn)新的互動、體驗和理解,如此一來將引領我們取得比依靠個人力量更偉大的成就。”頌歌中央圖書館館長安娜-瑪利亞?索寧瓦拉(Anna-Maria Soininvaara)表示:“圖書館應當是什么樣的,能夠做到些什么?頌歌正是在回答這些問題的詳盡長期的研究過程中誕生的。12月5日我們的新建筑將落成開放,這將為我們圖書館的故事翻開新的一章。一個個新篇章將會漸次展開。作為圖書館管理人員,我們也才剛剛開始探索這一新的空間。在前進道路上,我們將繼續(xù)本著頌歌建設中所依憑的精誠合作和研究調查的精神,開發(fā)新的方式,以滿足用戶不斷變化的需求?!?/p>
亨特圖書館是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的第二個圖書館,也是學校的智囊心臟。圖書館的名字以北卡羅萊納州前州長詹姆斯?B?亨特的名字命名。該圖書館贏得了2013年AIA / ALA圖書館建筑大獎。
亨特圖書館動態(tài)流動的內部空間為人們提供了一個具有前瞻性的智慧場所,一個多功能和有趣的學習及創(chuàng)新環(huán)境。主要的樓層間擁有開闊的中庭空間,開放式樓梯聯(lián)系上下,各種各樣的研究室和學習環(huán)境并存在“學習共享”的理念之下。豐富多彩充滿活力的家具出現(xiàn)在空間各個角落。同時,這個建筑所具有的匯聚的力量,讓人們在這里因交流而收獲更多。
佛羅里達理工大學副教務長Kathryn Miller博士于2018年5月2日至4日在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UNAM)舉辦的第一屆國際圖書館建筑與環(huán)境學術討論會上發(fā)表演講,“無書圖書館是STEM(科學,技術,工程和數(shù)學)等學科的未來,自2014年首次開放以來,師生對無書的數(shù)字圖書館的興趣和接受度已經(jīng)變得更加強烈。 由于不需要物理的藏書區(qū)域,更有效地利用了空間?!睙o書圖書館再次受到業(yè)界熱議。
(4)美國密歇根大學健康科學圖書館(University of Michigan Taubman medical library without books)
2015年密歇根大學在經(jīng)過投資5500萬美元的大修和全新規(guī)劃醫(yī)學院圖書館的運作后,重新開放了Taubman健康科學圖書館?!癟oday’s library can be anywhere, thanks to technology, yet there is still a desire for a physical location that facilitates collaboration, study and learning.”(今天的圖書館可以在任何地方,這要歸功于技術,但仍然需要一個便于協(xié)作、研究和學習的物理空間。)
下面重點介紹一下上海健康醫(yī)學院圖書館北苑圖書館空間改造需求。
北苑圖書館位于北苑綜合樓1-4樓,總面積約3000平方米。建于2006年,啟用已經(jīng)10多年。主要改造目標:提高閱覽空間的舒適程度,提供休閑閱覽區(qū),提供沙發(fā),異形桌椅等閱覽設施,適當減少原有課桌椅形式的閱覽設施。增加閱覽空間,現(xiàn)有座位688個,通過改造座位數(shù)將達到800個。現(xiàn)有設計藏書量為10萬冊,目前已經(jīng)“書滿為患”,經(jīng)過改造,在減少藏書面積的前提下,通過密集書架建設,將藏書容量提升到20萬冊。
營造醫(yī)學人文的學術交流空間:以醫(yī)學油畫、雕塑為元素,打造醫(yī)學人文主題交流空間,報告廳,休閑沙發(fā),平臺空間,讓圖書館成為能吸引專家、教授來進行學術、文化交流的空間。
開辟無紙化的研學空間:以無紙化、數(shù)字化、智能化為特征,可以24小時開館的研究、學習、和交流空間。
空間再造將一直會是進行時,像信息共享空間、學習共享空間和創(chuàng)客空間,必將還會有新的空間出現(xiàn)??臻g再造應避免實踐中思維上的同質化,要緊緊圍繞高校特色、科學研究,以及人文精神, 再造“有魂”的、各具特色的圖書館“主題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