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永梅 孔志強
早春大棚西葫蘆一般在1月上中旬播種,3月下旬即可開始采收,是早春瓜果類蔬菜中上市較早的蔬菜,經(jīng)濟效益較好。然而,由于其結瓜期氣候變化大、棚內(nèi)濕度大等,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各種問題會影響開花坐果,因此,應提前采取應對措施,簡稱“五防”。
一防裂蔓 ? 西葫蘆植株含水量大,尤其是莖蔓,碰觸后很容易折斷。裂蔓一般從開花結瓜期開始,管理不當是裂蔓的主要原因,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防止:首先是早補硼鈣肥。西葫蘆定植前可每畝基施硼鈣肥15~20千克。此外,從開花前開始噴施含硼鈣的葉面肥,7~10天噴1次,一共噴2~3次,增強莖蔓韌性。其次是合理調(diào)控植株,及時清除老葉、病葉,增強莖蔓的通風透光度,提高植株抗逆性。再次是小水勤澆,切不可盲目澆大水,以防莖蔓開裂。
二防化瓜 ? 西葫蘆化瓜是生產(chǎn)上的常見問題,化瓜原因有溫度不適、光照不足、栽植過密、授粉不良、缺乏某些微量元素、二氧化碳不足等。要根據(jù)西葫蘆的生長要求,調(diào)控好溫度,及時補充光照,合理密植,合理施肥,及時通風,開花期采用人工輔助授粉或用植物生長調(diào)節(jié)劑處理。人工輔助授粉,應在每天上午8~9時,采下剛剛開放的雄花,去掉花瓣,把雄蕊的花粉輕輕地涂在雌花的柱頭上。若用植物生長調(diào)節(jié)劑處理,則在雌花開放時,用20~30毫克/千克2,4-D溶液涂抹雌花柱頭,嚴禁將藥液涂灑在莖葉上,以防造成藥害。也可用20~30毫克/千克對氯苯氧乙酸噴在雌花柱頭上。為防止灰霉病,可以在配好的藥液中加入50%乙烯菌核利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
三防灰霉病 ? 春季異常天氣多,溫度忽高忽低,陰雨天頻繁,致使棚內(nèi)濕度增大,易導致西葫蘆灰霉病發(fā)生。控制棚內(nèi)濕度是防止此病發(fā)生的一個主要措施。降濕可采用膜下澆小水,操作行鋪秸稈或稻草,在保證棚溫的基礎上盡量延長放風時間等措施;同時多關注天氣預報,在連陰天到來前切勿澆水,以防增加棚內(nèi)濕度。另外,西葫蘆灰霉病多從殘花處開始侵染,因此應及時拾取棚內(nèi)殘花,并連同爛瓜、爛葉等一起清理出去,預防病原菌傳播、侵染。發(fā)病初期,可選用30%嘧霉·福美雙可濕性粉劑800~1 200倍液,或50%咯菌腈可濕性粉劑5 000倍液,或50%嘧菌環(huán)胺水分散粒劑800~1 000倍液,或500克/升氟啶胺懸浮劑1 500~2 000倍液,或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劑3 000倍液等噴霧。
四防只開花不結果 ? 只開花不結果主要是生理障礙造成的,如基肥中偏施氮肥致使生長過旺,溫度過高或過低,水分不足或濕度過大。因此,要合理澆水,開始結瓜時,如遇到連續(xù)10天左右的干旱天氣,可進行溝灌,但要防止大水漫灌;增施磷鉀肥,一般每隔5~7天噴施1次0.2%~0.3%磷酸二氫鉀溶液;控制夜溫;噴灑營養(yǎng)液調(diào)控植株長勢,可在西葫蘆長到3~9片真葉時,葉面噴施助壯素或矮壯素等,避免生長過旺。
五防早衰 ? 西葫蘆坐瓜后要及時補充營養(yǎng),生長前期以養(yǎng)根性的功能性肥料為主,如963養(yǎng)根素,可起到促根壯棵的作用。到了結瓜盛期,可沖施平衡型或高鉀型水溶肥,同時,還要加強根葉的養(yǎng)護,可沖施或噴施甲殼素類、海藻酸類、氨基酸類肥料,10天左右施1次,避免植株出現(xiàn)早衰。
(作者聯(lián)系地址:湖南省益陽市赫山區(qū)農(nóng)業(yè)局 ?郵編:41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