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宇
小學英語是學生畏懼的學科。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當學生對于英語的學習產(chǎn)生了興趣之后,學生才會主動地去學習,才會將自己的精力放在英語的學習上,那么,應當如何使小學教學英語更有效呢?
第一,激發(fā)學習興趣,是學生學習英語的主要推動力。教師需要對于學生的興趣有一個初步的了解,學生在討論的時候?qū)τ谑裁醋罡信d趣,從而在教學過程中構建相應的情景,吸引學生注意力,讓學生能夠迅速的投入到英語的學習中。設計的內(nèi)容必須是讓學生感覺到親近的、新奇的,能夠調(diào)動起學生積極性的情景。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個性,所以教師所設計的情景必然不會受到每一個學生的喜歡,正因為觀點不同,所以才會發(fā)生討論,才能夠進行練習。競爭活動的開展,能夠有效地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對于所學的知識經(jīng)常性的開展單詞的記憶比賽,對話競賽等,甚至以打擂臺的形式,給學生一種新奇的感覺。通過各種各樣的教學方法,極大地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同時,不斷地刺激其求知欲望,讓學生充滿熱情地、積極主動地去學習。
第二,保持學習的興趣,是學生學習英語的根基。這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教學方法的不斷改進和設計。而要做到這些,就要求教師對于整本教學教材有一個細致的掌握和了解,對于教學的目的和教材的意圖都清楚明了,根據(jù)學生實際情況不斷改進教學模式,充分的認識到學生是教學的中心。不管是在教學還是在練習中,都需要強化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和認知,并發(fā)掘出相關的技巧,讓學生學的更輕松,學得更有力。在日常的英語教學過程中,逐步深入,由淺入深的教學方式可以有效地促進學生對于英語的學習興趣和動力。英語是一門語言性課程,不可能一口吃成一個胖子,也不可能字詞沒學會就學會造句,所以這種逐步推薦的教學,能夠使得學生不斷地學習和進步。比如,在教導學生進行英語寫作的過程中,先以“連詞成句”的方式進行寫作訓練,然后以“遣詞造句”的方式來訓練寫作,讓學生認識到英語和漢語在寫作上的不同點,然后根據(jù)作文的提示和要求,逐步地進行,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
第三,創(chuàng)造使用教材,是學生學習英語的關鍵。教材是死的,但是教師是活的,教師應該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進行教材的講解。不管是什么樣的教材,都存在著有益和不足的地方,如何將教材有效地利用起來,這對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有選擇,有創(chuàng)新的使用教材,根據(jù)自己對于教材的理解和學生實際情況將教材進行合理的使用,并非一定按照教材的內(nèi)容進行講解,也可以打亂順序,只要能夠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師必須將教材內(nèi)所蘊含的每一處的知識點都有一個良好的把握,整合成具有自己教學特點的知識體系,在教學過程中直面學生,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夠體會到學習的樂趣,促進學生的綜合發(fā)展。
第四,良好的習慣,是學生堅持學習英語的必要條件。培養(yǎng)學生在學習英語中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非常重要的。在剛開始學習英語的時候,教師需要明確目標,嚴格對待,尤其是在學生學習習慣方面上。比如,要求學生做到不懂就問,敢于質(zhì)疑;讀寫正確,發(fā)音準確;堅持做到課前預習,課后復習;多動手,勤動口;經(jīng)常性的閱讀英語課外讀物等。良好的學習習慣必然不可缺少有效的學習方法,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有效的學習方法可以使英語的學習效率更高,學習更加輕松。有效的學習方法就像是開門的鑰匙,要想打開英語的知識寶庫,必須要有這樣一個鑰匙。在英語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歸納總結,讓學生在日常的學習和練習中也進行總結,歸納出有效的方法。
總之,小學英語教學要堅持以激發(fā)學習興趣為中心,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