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言瀅
【設計意圖】
《念奴嬌·赤壁懷古》是蘇軾被貶黃州時的作品,不僅代表著很高的文學成就,從中也可觀照蘇軾的人生態(tài)度,既為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與鑒賞”能力提供優(yōu)秀文本素材,更可突顯語文科人文性的特性。因此我在教學上除了落實知識積累之外,重點是引導學生體味和品賞詞作豪放雄渾的意境美,并在此基礎上來感悟作者樂觀曠達的情懷,探究作者的人生態(tài)度,使學生能以曠達的人生態(tài)度面對挫折。
而且近幾年的高考語文越來越注重文化底蘊與文學內(nèi)涵的考查,為此,古詩詞鑒賞便成了高考語文命題組專家這盤文化大餐中的一道膾炙人口的美味佐餐。題型由原來的客觀選擇題改為現(xiàn)在的主觀賞析題,從而加大了解題的難度。為此,我在本課教學過程中設計了一些有關詩歌鑒賞的方法與要領,做到方法指導與材料積累相結合,讓學生在討論中共同提高,讓方法成為學生的一種體會。這樣能引導學生走進詩詞美妙的意境之中,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答題技巧以及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教材分析】
《念奴嬌·赤壁懷古》是魯教版必修四“歷史坐標上的沉思”專題中的一篇宋詞。本專題的話題是透視歷史的煙云,目的在于通過反復咀嚼歷史佳作,領略感人情懷,采擷前人智慧,逐步培養(yǎng)學生對文學作品的感受鑒賞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
本文寫于神宗元豐五年,蘇軾被貶黃州游赤壁時所作,既是蘇軾的代表作,又是豪放派詞的主要代表作之一。本詞的主旋律是感情激蕩,氣勢雄壯。詞的上闕,從眼前見到的赤壁江景,聯(lián)想到古代特別是三國時代的英雄豪杰,側(cè)重寫景。下闕,再現(xiàn)周瑜形象并且贊美他的功業(yè),引出自己的功名無望、壯志難酬的感慨,轉(zhuǎn)而以曠達的心態(tài)看待歷史和人生,求得思想解脫,由詠史進而抒情。將寫景、詠史、抒情融為一體。
【學情分析】
高一學生,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理性思維能力和對生活的各種體驗,所以古詩詞課堂教學中,應該讓詩詞語言充分撞擊學生的心靈,激起他們思想的火花。在這之前學生已經(jīng)學習了《赤壁賦》,對蘇軾及其文章風格已經(jīng)有一定的了解。但如何品味語言,品味作者的人生思想,常常會因為他們?nèi)鄙偕w驗,而難以深入。教學中要尊重學生的最初體驗,同時又要注意引領他們?nèi)テ纷x詩詞,感悟作者豐富的思想。
【教學目標】
1.了解蘇軾的生平和思想,了解詞的寫作背景。
2.誦讀吟詠,體味品賞本詞豪放雄渾的意境美,感悟作者樂觀曠達的人生情懷。
3.掌握鑒賞懷古類詩詞的一般方法,提高解題能力。
【教學重點】
通過景物描寫,理解詞中傳神的字,能夠準確地領會這首豪放詞的意境。掌握鑒賞懷古類詩詞的一般方法,提高解題能力。
【教學難點】
賞析周瑜的人物形象。結合詞人的處境,能夠準確地解讀詞人壯志未酬的苦悶思想感情。
【教學方法】反復吟誦法、問答法、討論法
【教學時數(shù)】一課時
【教學用具】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設計】
一、導入
古人每見名山大川,必有所感懷。如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范仲淹臨洞庭而憂蒼生,歐陽修游滁州而醉山水,他們心為山動,情為水發(fā),錦文華章,噴薄而出,留下許多千古絕唱,宋代詞人蘇東坡來到傳說中的歷經(jīng)滄桑的赤壁古戰(zhàn)場,同樣頗有感觸,于是醉書一曲《念奴嬌》讓世人傳唱。今天就讓我們走進蘇軾,走進他的詩詞名篇《念奴嬌·赤壁懷古》。(教師板書)走進蘇軾的世界,聆聽他超越千年的感慨。
二、學習目標
1.誦讀吟詠,體味和品賞本詞豪放雄渾的意境美,感悟作者樂觀曠達的人生情懷。
2.掌握鑒賞懷古類詩詞的一般方法,提高解題能力。
三、整體感知: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1.以小組為單位,誦讀這首詞。(思考詞中哪些地方需要語調(diào)激昂、語調(diào)輕快、語調(diào)低沉)
讓全班學生配樂中自由朗讀,體味感情基調(diào),并談談初讀感受。
借朗讀處理導學案中“知識存盤”前兩道題目。
2.用簡單的語言概括上下闋的主要內(nèi)容。
明確:上闋描繪赤壁的景色。下闋寫周瑜的豐功偉績和詞人的感慨。
四、探究鑒賞:感受形象,探究情感
(一)品讀上闋
1.題為“赤壁懷古”上闋中寫了哪些景觀?你認為哪幾句寫得好?好在何處?
明確:①大江、濁浪、亂石(形 仰)、驚濤(聲 俯)、千堆雪(色);②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詩人采用比喻、擬人、夸張等手法,用驚天地之筆,泣鬼神之墨,極盡描摹之能事?!按睂懗錾窖赂呗柸朐频膭觿?“拍”寫出了江濤的力度,拍擊江岸,澎湃有聲;“卷”寫出了波濤力量之浩大,展示了一幅闊大的雪浪圖。
2.詞中“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一句,為何是“周郎赤壁”而不是“周瑜赤壁”?
明確:古時稱年輕有才華的人為“郎”,因此用郎,由此體現(xiàn)出周瑜的年少有才,全篇詞的豪情壯志和作者的敬佩懷念?!袄伞弊郑@得特別年輕瀟灑。周瑜因為在赤壁指揮了赤壁大戰(zhàn),才名垂千古的,是赤壁讓周瑜留名的。周瑜當時34歲左右,十分年輕,在戰(zhàn)場上連敗敵軍,青年俊才,意氣風發(fā)。稱呼:公瑾、周郎(稱字,而不是直呼名諱,有著對周瑜的尊敬,親切)
(二)品讀下闋
由眼前壯美的景色,詞人自然而然的想到了許多英雄人物,如果換做是你臨江而立,你會想到哪些英雄人物?(學生思考作答)
3.下闋刻畫了一個怎樣的周瑜形象?請結合下闋分析。
描寫了周瑜雄姿英發(fā)風流俊雅的英雄形象?!靶坛跫蕖泵廊艘r英雄,寫盡俊偉風姿?!坝鹕染]巾”,描寫周瑜儒將裝束,手握羽扇,頭戴綸巾,從容閑雅,一派儒將風度。“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以曹操水軍的慘敗襯托周瑜指揮若定蔑視強敵的氣慨。
4.如何理解“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是積極還是消極?
點撥:“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反映了理想與現(xiàn)實的矛盾,是詞人仕途坎坷、壯志難酬的悲嘆和憤慨,在貌似自慰自解的言辭之中激蕩著一腔追慕英雄、渴望建功立業(yè)的豪邁之情。大家想想,蘇軾此時已經(jīng)47歲了,他被貶謫到黃州,游覽赤壁美景,如畫江山,肯定感到有一種深深的失落感,年華老大,功業(yè)少成,想想人家周瑜,在三十四歲的時候,就已經(jīng)名垂青史,已經(jīng)立下赫赫戰(zhàn)功。而自己還可能如周瑜那樣嗎?想到這,肯定心境蒼涼,消沉之情是難免的。但是,蘇軾畢竟是蘇軾,他并沒有真的消極,他又特別想得開,蘇軾可能在想,所有的風流人物都已經(jīng)隨著歷史的潮水而被滌蕩了,即使周瑜這樣的人物不也是“浪淘盡”了嗎?人生就如同夢境一般,何必過于執(zhí)著呢?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所以他特別灑脫,把酒灑在地上祭奠江月。
五、拓展延伸:懷古詩鑒賞
赤壁/杜牧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思考:①“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一句用的表現(xiàn)手法是什么?②“東風”一詞的深層寓意是什么?③這兩句抒發(fā)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懷古詩相關知識鏈接】
懷古詩主要是以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陳跡為題材,借登高望遠、詠嘆史實、懷念古跡來達到感喟興衰、寄托哀思、托古諷今、感慨個人際遇等目的。這類詩多寫古人往事,且多用典故,手法委婉。
(1)其基本的結構是:臨古地——思古人——憶其事——抒己志。
(2)形式標志:標題中有古跡、古人名,或在古跡、古人前冠以“詠”,或在古跡、古人后加“懷古”“詠懷”等。
(3)懷古詩的內(nèi)容特點:①表達像古人那樣建立功業(yè)志向,抒發(fā)對古人的緬懷之情。②抒發(fā)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對現(xiàn)實的不滿甚至批判,多借古諷今。③憂國傷時,揭露統(tǒng)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層人民的疾苦,擔憂國家民族的前途命運。④悲嘆年華消逝,壯志難酬。
(4)懷古詩鑒賞方法:①弄清史實、典故。②尋找連接點(古跡、古人),體悟感情。③品味技巧手法:用典、對比、借景抒情、烘托 映襯、寓情于景等。④內(nèi)容特點:感慨歲月滄海桑田,借古諷今(懷古傷今),寄托哀思,感慨興衰,共鳴身世。
小結:美讀,讀出理解,讀出情感。
葉圣陶先生曾說:“所謂美讀,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讀的時候表達出來?!痹谔K軾身上,我們看到了奮發(fā)有為的同時,要能拿得起放得下,不能因環(huán)境改變,那就改變心情。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當你遇到人生苦難時,報怨,傷感,只會徒增煩惱,要學會自我解脫和心靈釋放。如果能像蘇軾這樣于逆境之中灑脫、曠達,直面挫折,這將是我們今天學習《念奴嬌·赤壁懷古》的一大收獲?,F(xiàn)在,讓我們齊讀《念奴嬌·赤壁懷古》,再次感受他的豪放與灑脫之情。
六、布置作業(yè)
1.背誦《念奴嬌·赤壁懷古》。
2.請結合所學,以“蘇軾,我想對你說”為中心,寫一段200字左右的語段。
【板書設計】
念奴嬌·赤壁懷古
大江? 空間——廣闊? ?宏
千古? 時間——深遠? ?闊
赤壁(雄奇壯美)
正襯——周瑜(建功立業(yè))
反襯——蘇軾(壯志難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