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腸前突是指直腸陰道隔因薄弱、松弛、缺損,使直腸壁向陰道內膨出,形成疝[1]。若直腸前突患者經長期飲食調節(jié)、生物反饋等保守治療無效,多采取外科手術治療[2]。既往外科手術選擇經陰道直腸前突修補術或經肛門直腸前突修補術,但術中創(chuàng)傷大、術后并發(fā)癥多、恢復時間慢等缺點。吻合器直腸黏膜環(huán)切術是臨床治療痔的常用術式,根據痔的肛墊下移學說,術中能維持肛門生理功能的完整性及解剖結構的正常性,松弛直腸黏膜,縮小直腸前突的寬度,增加直腸前壁的生理強度,對直腸前突的治療取得了讓人滿意效果[3-4],逐漸受到臨床重點關注。筆者就通過本次研究,對直腸前突患者采取吻合器直腸黏膜環(huán)切術,對其效果具體分析如下。
選取2014年2月—2018年2月直腸前突患者82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有41例患者,均為女性;年齡30~66歲,平均年齡(42.89±6.71)歲;病程為1~11年,平均病程為(5.76±1.32)年;觀察組有41例患者,均為女性;年齡32~68歲,平均年齡(43.41±6.80)歲;病程為1~12年,平均病程為(6.32±1.45)年;兩組患者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入選標準:(1)患者伴排便障礙、便秘、肛門下墜感、排便時間長等癥狀,經臨床表現、肛門指診、排糞造影等檢查,確診為直腸前突;(2)患者病程超過6個月,經長期保守治療無效,需采取外科手術;(3)患者精神良好,能正常表述;(4)患者知情研究相關事項,簽署了同意書;(5)本次研究符合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標準。
排除標準:(1)患者因內分泌、代謝性或神經性等疾病造成便秘;(2)患者存在手術外科禁忌證;(3)患者伴精神性疾病或認知障礙,無法參與研究;(4)中途退出研究者。
兩組患者手術前一晚及手術早晨進行清潔灌腸,手術早晨禁食、禁水。
對照組患者手術方法采取直腸切開前突修補術?;颊咝徐o脈麻醉,取截石位,常規(guī)消毒鋪巾。于齒狀線上方直腸前正中做縱切口,至黏膜下層,向兩側進行黏膜瓣游離,兩側肛提肌邊緣間斷縫合,取2-0腸線縫合3~5針,黏膜切口縫合,取油紗條置入肛內,從肛門引出油紗條。
觀察組患者手術方法采取吻合器直腸黏膜環(huán)切術,患者行靜脈麻醉,取截石位,常規(guī)消毒鋪巾。肛門適當擴張,取組織鉗,對肛緣3、9點位皮膚進行鉗夾,取透明環(huán)狀肛管擴張器,于肛管內置入,取出內栓,對其縫合固定;再次消毒肛管及直腸下段,于擴張器內插入縫扎器,第一個荷包縫合位于齒線上4 cm部位;另一個半荷包縫合位置在上個荷包線下方5.0~10.0 mm部位,進針方向為6點位;隨后在9點位進針,行順時針縫合,出針位于3點位。置入吻合器,使釘砧頭在荷包線上方位置,近端、遠端荷包縫線進行收緊并打結,用力牽引,稍微向腸腔內推進吻合器,使腸黏膜進入釘倉內,吻合器旋緊,待確認陰道壁完整無褶皺后,擊發(fā)吻合器,閉合30 s后打開,退出。確定吻合口若無活動性或明顯滲血后,行“8”字縫合,肛管擴張器退出,取油紗條置入肛內,從肛門引出油紗條。
兩組患者術后常規(guī)抗生素防感染,定期復診換藥,手術當天行半流質食物,術后第1天,即能正常飲食。
(1)由醫(yī)護人員準確觀察患者手術情況,其指標包括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2)觀察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有無吻合口血腫、感染、直腸陰道瘺;(3)隨訪6個月,采取排便梗阻綜合征(Longo ODS)評分評價患者遠期排便功能,總分40分,分數越高,患者排便功能越差[5]。(4)近期療效:痊愈:患者排便功能恢復正常,排便造影前突深度低于5 mm;顯效:患者便秘緩解,排便基本恢復,直腸前突深度較治療前減少12~15 mm;有效:患者排便改善,直腸前突深度較治療前減少8~11 mm;無效:患者各癥狀無變化,直腸前突深度減少不足8 mm[6]。
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研究內數據。計量資料呈(±s)表示,組間比較采取獨立配對t檢驗;組內資料采取F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P<0.05時,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后,近期效果總有效率均為100.00%,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兒治療后的痊愈率為90.24%,高于對照組的58.54%,顯效率為9.76%,低于對照組的39.02%,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術后的近期效果進行比較 [例(%)]
兩組患者手術時間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術后出血量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術中指標的對比(±s)
表2 兩組患者術中指標的對比(±s)
觀察組 36.21±7.96 6.93±1.25對照組 37.10±8.43 11.45±1.38 t值 0.492 15.544 P值 0.312 0.000
觀察組術后出現1例自限性便血,1例排便緊迫感,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4.88%;對照組術后出現6例自限性便血,4例排便緊迫感,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24.39%;兩組術后均無切口感染、肛門狹窄、吻合口血腫、直腸陰道瘺等并發(fā)癥;兩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783,P=0.029)。
兩組患者術前Longo OD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術前比較,兩組術后1個月、3個月、6個月Longo ODS評分明顯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術后1個月的Longo OD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術后3個月、6個月Longo ODS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細見表3所示。
直腸前突也稱為直腸前膨出,通常會導致患者形成出口梗阻型便秘。直腸前突發(fā)生人群主要為女性,尤其是產后女性,女性因產傷、會陰軟組織松弛等因素導致[7-8]。通常直腸前突患者以排便困難、會陰墜脹、排便不盡感、肛門梗阻感等癥狀,若患者經長期保守療法,多選擇外科手術治療。
吻合器直腸黏膜環(huán)切術優(yōu)點具創(chuàng)傷輕、出血少、愈合速度快等,逐漸成為臨床治療痔病的常用術式。在治療直腸前突時,吻合器直腸黏膜環(huán)切術的作用:(1)吻合器直腸黏膜環(huán)切術過程中,術中會將一定的直腸前壁黏膜及下層進行切除,進而增加直腸前壁張力,減小直腸前突的寬度;(2)患者手術后吻合口在愈合時,會吻合口會形成瘢痕,使黏膜下層與黏膜肌層能有效粘連,直腸前壁力量增強,直腸前突深度減輕;(3)術中將前突囊袋切除,吻合口瘢痕形成,及吻合口周圍組織有瘢痕,并形成粘連,使直腸壁強度增強,順應性降低,具較高的遠期效果,減少術后直腸前突的發(fā)生。
本次研究中,兩組患者術后總有效率為100.00%,但觀察組痊愈率(90.24%)高于對照組(58.54%),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因此,吻合器直腸黏膜環(huán)切術對直腸前突有較高的治療效果,在杜雪峰等[9]學者研究報道中,患者術后排便困難癥狀緩解有效率100%,術后3個月便秘癥狀評分顯著降低,本次研究與該研究報道相一致。兩組患者手術時間無統(tǒng)計學意義,但觀察組術中出血量少于對照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4.88%)低于對照組(24.39%),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因吻合器直腸黏膜環(huán)切術創(chuàng)傷輕,相應減少了術中出血量及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具較高安全性。在遠期效果方面,觀察組術后3個月、6個月Longo ODS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吻合器直腸黏膜環(huán)切術遠期效果更為顯著。
吻合器直腸黏膜環(huán)切術注意事項:(1)術前協(xié)助患者詳細檢查,對合并基礎病癥,應積極處理,以免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2)在荷包縫合時,在齒線上方3~4 cm行荷包縫合,若縫合位置過低或過高,術中無法消除前突囊袋[10-11];(3)在縫線縫合時,先在黏膜下層進行穿行,若縫線太淺,會使黏膜撕裂,導致術中出血,或出現吻合不全癥狀;若縫線太深,術中可能對腸壁肌層造成損傷,造成肛門失禁[12-13];(4)荷包縫線結扎應注意松緊度,不宜過緊,以免影響牽拉;(5)術中擊發(fā)吻合器之前,先確定陰道后壁的完整性,進行陰道指檢,以免縫合過深,造成直腸陰道瘺;(6)術后常規(guī)抗感染,止血,積極預防并發(fā)癥發(fā)生[14-15]。因此臨床治療直腸前突,采取吻合器直腸黏膜環(huán)切術治療時,臨床醫(yī)師應準確掌握手術注意事項,規(guī)范手術操作,積極預防并發(fā)癥發(fā)生,以此提高患者手術效果。
綜上所述,吻合器直腸黏膜環(huán)切術治療直腸前突,可提高患者臨床痊愈率,減少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遠期效果顯著,取得讓人滿意效果。
表3 兩組患者術后遠期效果Longo ODS評分比較(分,±s)
表3 兩組患者術后遠期效果Longo ODS評分比較(分,±s)
觀察組 16.32±2.57 5.68±1.34 5.12±1.20 5.36±1.24 497.815 0.000對照組 16.58±2.69 6.12±1.29 8.86±1.59 9.01±1.37 316.636 0.000 t值 0.447 1.515 12.022 12.648 - -P值 0.328 0.067 0.000 0.0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