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宋文龍
“農村是個廣闊的舞臺,一定要盡快進入角色,了解村情民意,與村班子成員同心同為,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闖出一條適合農村發(fā)展的新路子?!?018年5月,朝陽市龍城區(qū)運輸管理所稽查隊隊長徐海洋帶著組織部門和原單位領導的囑托,走上了龍城區(qū)聯合鎮(zhèn)下麻地村第一書記的工作崗位。
下麻地村是個比較偏遠的小山村,貧困戶較多。走馬上任后,徐海洋詳細了解村民的家庭狀況、致貧原因和亟待解決的生產生活難題,寫在本上,記在心里。剛到村里工作不足一個月時,一位潘姓村民7歲的兒子患上了再生障礙性貧血,使這個原本就捉襟見肘的困頓家庭立時雪上加霜,高昂的醫(yī)療費如同天文數字,夫妻倆借遍了親朋好友仍是杯水車薪。徐海洋得知情況后,立即組織村“兩委”班子成員和黨員為孩子捐款,同時通過媒體、網絡幫助籌集醫(yī)療費用,使孩子得到了及時的救治。
為了改善辦公條件,提升為村民服務水平,去年6月上旬,徐海洋通過民政部門爭取了省民政廳的扶助支持,投入資金25萬元新建了黨群服務中心,增設了圖書室、衛(wèi)生室等便民利民設施。龍城區(qū)運輸管理所幫助購置了辦公桌椅和電腦、打印機等辦公設備。
徐海洋(右)同龍城區(qū)運輸管理所領導和村干部查看村路硬化建設情況
俗話說:“農村富不富,關鍵看支部;支部強不強,全靠領頭羊。”徐海洋通過召開支委會和黨員大會,號召黨員骨干爭做致富帶頭人。上任伊始,他就協(xié)助村委會主任成立了禾合土地合作社,其中,有23戶社員是建檔立卡貧困戶。合作社以種植酒高粱為主,與茅臺酒廠和泉盛河酒廠簽訂了訂單協(xié)議。2018年8月,在村黨支部書記魏興家的大力支持下,徐海洋通過土地流轉整合土地200畝,成立了權信合作社,并爭取了區(qū)扶貧局的扶助資金,吸納了119戶貧困戶入社,以種植谷子、酒高粱等農作物為主,前景向好。為發(fā)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徐海洋積極爭取林業(yè)部門的支持,建設了10畝地的苗圃,花萩苗木和文冠果長勢十分喜人,成了眾人看好的“搖錢樹”。
為豐富村民的業(yè)余文化生活,徐海洋在龍城區(qū)運輸管理所的協(xié)助下,帶領村民修建了1200平方米的文化廣場,為村民休閑娛樂提供了好去處。為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徐海洋四處奔走,積極與相關部門溝通協(xié)調,爭取了進村公路、兩側路燈、路邊“長城”墻壩修建配置項目,修建了兩座50多延長米的橋梁,硬化路面5.36公里。燈亮了,路通了,環(huán)境好了,村民的干勁也有了,致富奔小康的信心更足了。
“海洋這個小伙子思路新、知識面廣,有這樣的駐村干部,小康生活離我們越來越近了!”這是村干部和村民對徐海洋異口同聲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