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握優(yōu)
(哈爾濱市群眾藝術館,黑龍江 哈爾濱150000)
呼吸是竹笛演奏的根本,正確的呼吸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為飽滿的音色和音準鋪平了道路,正確吹奏笛子的氣息是建立在我們日常呼吸的基礎上,并且通過規(guī)范、科學、系統(tǒng)的訓練,才能自如的運用到笛子的演奏當中,不正確的學習方法,往往會影響正確的呼吸方法。因為呼吸運用的不正確導致頭會發(fā)暈,有許多的習笛者不注重正確的呼吸狀態(tài),有的音色不圓潤,有的把氣息提到胸腔上,有的提著肩膀練習的,有的練習一會就會感覺頭暈四肢發(fā)麻等,這些都是因為不善于運用氣息來演奏,所以在竹笛演奏學習中,正確的呼吸時至關重要的,使吹出的氣息必須是在完整的控制之下完成的,這是管樂演奏中最基本的技巧,也是必須做到的技巧,如果在氣息方面能運用自如,就會為后面的演奏奠定了好的基礎。
一名好的竹笛演奏者所具備的氣息運用,是建立在平時呼吸為基礎的,應該像生活中一樣呼吸自如,但是演奏過程中會比生活中自然呼吸的夸張些,更積極一些,而竹笛演奏中的呼吸不僅要吸足氣息,而且還要注意氣息的控制,使音的強弱得以控制延長,其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更好的詮釋一首完整的曲子,使曲子的表現(xiàn)力更有色彩感,聽著更為舒暢,因而才更富有肢體感,這便是竹笛演奏中的呼吸與生活中呼吸不同之處,所以我們在竹笛演奏中得呼吸,是需要后天的不懈努力方可達成。
說話的狀態(tài)時聲音比較平緩一些,所以說運用的氣息也不是那么強,也不許吸得那么深,呈現(xiàn)的是自然狀態(tài)。在練習過程中或者演奏當中只需下意識將氣息沉下去,控制住。將所有的力量給在肚臍以下,相反肚臍以上則是處于放松的狀態(tài)。但是氣息的運用必須是緩緩的將氣息呼出,不同的音高給予的氣息急緩程度是不同的。
1.快速喘氣式訓練??焖傥焖俸?,保證練習音色的飽和度、音準度。當氣息快速的吸進去時,人的腹腔是向外擴張的,這是說明氣息完全沉下去了,下一步則需要很好的將其控制住以便演奏下一句使用。如果大腦里始終想的是吸氣,就會使渾身肌肉神經(jīng)一直處于工作狀態(tài),無法將肚臍以上放松,同時氣息也就不會順暢的進行呼吸。注意:呼吸的那一瞬間完全是放松的狀態(tài),這樣不僅可以鍛煉呼吸器官的靈活性,而且還會練就六塊迷人的腹肌。為什么要這樣通俗的一個名稱來命名呢?主要是這種方式通俗易懂,而且還能讓廣大笛子愛好者掌握正確的呼吸要求,但是有一點必須要申明,我們竹笛的吹奏過程中絕對不等同于我們生活當中的呼吸。如何能夠將氣息運用到最高境界,我個人認為是能夠為曲子的情緒服務,能達到收放自如那才是竹笛演奏的最高境界。
2.聞花式的訓練。這種訓練方法的目的就是如何能夠將氣息吸得深,這種訓練方法比起上一種會更容易領會掌握。聞花時,因為花香會使人的心情愉悅,辨別花香時必須要仔細認真,這是一種能使人既放松又能興奮的感覺。具體的做法是:上身包括胳膊手指詮釋處于放松的狀態(tài),腰部會很自然的向外松開或者想氣球一樣會向外撐開,隨即兩肋也會向外擴張,體內的空間增大,氣息便會自然而然流進去。這樣的呼吸的方式既簡單又舒適,吸氣后人會感覺很興奮,而且胸會有寬敞感。
呼吸只有處于自然狀態(tài),沉到最深處,這才算是氣息完全的吸到位,但是在練習時經(jīng)常有許多習笛者會將氣息提上來,出現(xiàn)提肩、頭暈等癥狀,這便是氣息沒有運用正確。練習中常見的呼吸問題有以下幾種:
1.提氣的問題。竹笛演奏者吸氣后,由于初學者對氣息的控制力比較差,或者沒有對氣息控制的意識,所以說當習笛者將氣息沉下去以后,不能得到很好的控制,從而會導致提起肩膀,甚至渾身用力,不能在松弛的狀態(tài)下演奏笛子,最終會影響到整首曲子的效果和演奏中氣息不夠的現(xiàn)象。
2.吸入氣息的控制方法。生活中我們有時候會吹氣球,當我們將氣球口捏住,便是我們控制氣息的方法,當然可以把我們的腹部想象成這個吹起的氣球。也就是說我們吸進去的氣息必須要沉下去,我們不能用盡全身的力氣來控制氣息,必要的我們還得將其放松,比如:人的上半身必須是處于放松的狀態(tài)。應該講力量控制腰部,緩緩的一點一點將氣息呼出。也就是像氣球口捏住均勻的將氣放出去。因此,必須講意識集中在“吸”上,有意的將氣息沉下去,要不給力將其控制住,時刻保持著呼吸的狀態(tài),腹部不要軟弱無力,注意吸氣肌肉群和呼氣肌肉群之間要保持松弛平衡。
以上僅是對竹笛演奏如何呼吸的一些建議,因為它涉及到的是人的器官的技能,也是很抽象的一門學門,所以說在今后的竹笛演奏和訓練中可以嘗試著這樣去做,或許做的更具體、細致一些,從而不斷的探索出自己獨特的竹笛演奏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