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李鴻章佚文輯補十一篇
        ——兼辨李鴻章集中的誤收之作

        2019-04-08 02:51:14陳開林
        關(guān)鍵詞:李鴻章

        陳開林

        (鹽城師范學(xué)院 文學(xué)院, 江蘇 鹽城 224002)

        李鴻章(1823—1901),本名章銅,字漸甫或子黻,號少荃(泉),晚年自號儀叟,別號省心,謚文忠,安徽合肥人。晚清名臣,一生毀譽參半,迄未定論。李鴻章與曾國藩、張之洞、左宗棠并稱“中興四大名臣”,叱咤風(fēng)云數(shù)十載,在近代史上占有顯赫地位。研究其人其文,對于近代史研究有著重要意義。近年來,李鴻章作品屢加整理,匯為全集,上海人民出版社、海南出版社、時代文藝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西苑出版社曾先后刊行。特別是安徽教育出版社刊行的《李鴻章全集》,作為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文獻叢刊”之一種,凡39冊,可謂卷帙浩繁。然尚有遺漏,學(xué)界對此時有補苴①。筆者新見其序跋十一篇,茲加整理,并略作考釋。

        校刻周易程傳跋

        朱子《本義》繼程子《易傳》而作,其有經(jīng)訓(xùn)已詳于傳者,不復(fù)闡發(fā)。《象》上傳《履》、《象》下傳《夬》、《文言傳》“直內(nèi)方外”,皆言《程傳》備矣,彖上傳復(fù)言程子,論之詳矣,示學(xué)者以不可不讀《程傳》也。顧《傳》《義》合刊之本,世既病其支離,今思各自為書,以還二子之舊?!侗玖x》已從寶應(yīng)劉氏本詳加訂正,付之剞劂?!冻虃鳌肪脽o專刻,惟董氏《會通》所列,依王輔嗣本上下經(jīng)作六卷,謂是原書舊第,尚可依據(jù)?!断缔o》以下,《傳》無全文,從前刻本,如楊氏一鶚則雜取程朱語錄、文集,以為《后傳》;張氏道緒則補以來《注》,均屬附會。今依浦城祝氏,止存《系辭》上傳十余條,而照精義分作二卷,通上下精,共為八卷。《易》序,坊刻誤加之《本義》,今從《會通》,與《易傳序》暨上下篇義,同列卷首。程子之書亦視他刻為審矣。二子之于義也,言卜筮則不淆于術(shù)數(shù),言義理則不涉于元虛,學(xué)者潛心而有得焉,其于四圣人之道庶乎,其弗畔矣夫。同治五年孟夏合肥李鴻章謹識于金陵節(jié)署。

        按:清同治五年(1866年)金陵書局刻《十三經(jīng)讀本》,程頤《周易程傳》系其中一種,卷首載此跋[1]。

        槍炮操法圖說序

        曩予奉命撫吳,視師滬上,始令各營習(xí)用西洋槍炮。洎后開局制造,凡屬洋軍火所需,次第粗有成規(guī),而洋操圖說尚闕焉未備,不可無刊本以示之準也。乃商之于丁雨生中丞,精求翻譯,分門繪圖列說,厘為四冊。中丞既為凡例以絮其要,而以弁首之言相屬。今年春,復(fù)自粵東走函津門,謂予于此事經(jīng)營創(chuàng)習(xí),久而克成,其甘苦得于行間,躬親閱歷者多,言之庶足以厲將士而堅信從也。予甚愧乎其意,然中丞之用心則可謂勤矣。自今以往,營中不難人置一編,按圖而索,口號不煩翻各國之語,教練不待延遠方之人,分合動靜則朱白識其標,進退轉(zhuǎn)折則點線限其界,即至一移足、一舉槍,無不有步法、手法以程其式。蓋用兵之道,患乎分數(shù)不明,千萬人即千萬其心也,故先設(shè)為一定之格,將使怯者仰而企,勇者俯而就,進則俱進,止則俱止,莫敢獨為先后,一言以賅其法,曰齊而已矣,亦一言以盡其功,曰熟而已矣。而尤切要者,在于操練之時真若臨陣然,真若四面受敵然。斯時也,萬眾生死之機系乎一軍,一軍勝負之機系乎一排一隊,凡所為離之、合之,左之、右之,倏忽而遷變者,無非視敵人之來而為此以應(yīng)之也。不然,則操練悉屬具文,而臨敵罔知攸措,不幾如戚南塘之訶責(zé)軍士平日學(xué)習(xí)拳棒家花法、全不濟事者耶?而豈予與中丞譯刊此書之意哉?同治十年七月合肥李鴻章。

        按:文載丁日昌《槍炮操法圖說》卷首[2]111-112,作于同治十年(1871年)。序中提及“今年春,復(fù)自粵東走函津門”,但趙春晨編《丁日昌集》,未見此函,有待尋訪。

        歷代地理志韻編今釋序

        《禹貢》州域以山川相經(jīng)緯,雖經(jīng)遷變,終古可識別也。史志郡縣,不復(fù)能附麗于山川,又代有沿革離合分剖,名實乖盭,益紛紜而不可理。昔在孟堅有丹陽、楚都之誤,《山經(jīng)》《水注》沿廬江、彭澤西之訛。京兆南陵,師古以為寧國九江,當(dāng)涂章華謂在姑孰。凡茲迷謬,難可縷陳。此皆學(xué)貫垓埏、胸羅括地,尚復(fù)爾爾,況其下焉者乎。夫輿地之學(xué),為讀史第一要義,治化興替利病之由,形執(zhí)重輕兵家勝負之跡,胥于是觀之。顧史冊雜陳,迷離隱見,在在鉤稽,不勝眩瞀。武進李申耆大令,邃于史學(xué),尤究心輿地沿革。爰取正史之有地志者凡十有四部,析其郡縣之名,以韻隸之,條其同異,一釋以昭代輿地所在,萃及門之英,閱十余年而后成,可謂任其勞者矣。每閱乙部,于郡縣疑名,輒用檢視,應(yīng)手可得,覺向者肝膽楚越,忽如廬醫(yī)之遇長桑,飲以上池水,盡見癥結(jié)。大令所以嘉惠來學(xué)者,可謂篤矣。其書舊用活字排印,懷寧鄧少白氏始為鋟版,皆流布未廣。爰校讎一通,重付剞劂,冀永其傳。凡有志于經(jīng)濟實用,通達古今者,不可不家置一編也。唯其書以史志為主,《史記》八書無地輿,故所載古國邑、秦郡縣皆不錄,而斷自漢始。三國及梁、陳、北齊、周諸史無志,故梓潼、朱提置于蜀;武昌、建業(yè)創(chuàng)于吳,而統(tǒng)稱晉郡。江陰、昆山,梁縣也;成安、固始,北齊縣;熊耳、靈泉,周縣也,而統(tǒng)稱隋縣。數(shù)代之規(guī),二志為總匯,而《晉志》特為疏略。如南廣為蜀郡沿于宋、齊,志獨無之。雍州之始平,廣平之臨水,皆不言魏立。其三國增置,晉革其名,若云陽、營陽、吳昌、廣魏之屬,益無所征矣。又其甚者,晉代之制,如齊國有般陽,汶山之興樂,本名白馬,見太康三年地記。晉熙之懷寧、新冶,豫章之豫寧,見沈約《宋志》。隴西之蘭池,見王隱《晉書·地道記》。而志皆無征。且一書之中,傳及其地志,乃佚其名。如《陶侃傳》為樅陽令,志無樅陽縣,侃為荊州,領(lǐng)西陽等郡,陳顴、庾亮、庾翼諸傳皆云西陽太守,而志無有。又況散見于他書為《晉志》所無者,如漢沙羨(音怡)縣地,晉置沌陽縣、渫陽縣,晉太康中置越糞靈關(guān)道縣,晉改護龍,見《水經(jīng)注》。陰平有平武,梓潼之涪城,僑置西充國益昌,二縣見《元和郡縣志》。不勝屈指,頗有出于畢秋帆《尚書新補正》之外者。其在他史遺佚,亦往往而有。如《漢志》廬江郡自注:“金蘭西北有東陵鄉(xiāng)?!薄端?jīng)》《禹貢》“山水澤地”,東陵地在廬江金蘭縣西北?!端?jīng)·沔水》篇“又東過牛渚縣南”注:“牛渚在姑孰、烏江兩縣界中?!倍鴿h、晉、宋、齊諸志無金蘭及牛渚、姑孰縣名。又金女、大文,桃班、陽口、歷口之類,皆不見于諸志。元巴延潛兵入漢,屠沙洋,陷新郢,《宋志》乃無沙洋、新郢也。抑是編所謂皆得其實地者,亦不能無疑焉。據(jù)《水經(jīng)注》,漢西陵在黃石礬,今黃州府東南百里也,《今釋》云“在黃州西北”。漢南安當(dāng)即今四川樂山縣治,《今釋》云“在夾江縣西北二十”。安樂水源北逕安樂縣界,又逕符縣下北入江,《今釋》“符及安樂,俱云在瀘州”。合江縣西六,《舊唐書》“石首”,舊治在石首山下,顯慶初移治陽岐山下。據(jù)酈氏,石首山乃調(diào)弦口東南之東山,邑志云縣舊址在調(diào)弦口,往東山路是也,今自晉及明,統(tǒng)釋云今石首縣治。凡若此類,每欲援引補正,別為一編,附諸簡末。軍興以來,倥傯鮮暇,聊為舉例于此,用俟同志搜羅補綴,以集厥成,又不特大令所云歷史地名及古地名有厚望于庚續(xù)也已。江陰六氏舊有《歷代沿革圖》,蓋編是書時所作,而未及合刊者。兵燹后,益少傳本。因?qū)儆讶宋锷弥?,客又有以《紀元編》請者,亦大令所排纂,皆讀史者之紺珠也。遂匯刻之云爾。同治十年辛未十月,合肥李鴻章。

        按:文載李兆洛《歷代地理志韻編今釋》卷首[3]1-3,作于同治十年(1871年)。序中對該書之成就多有指陳,同書對書中的不足、錯訛也加以辨析,并發(fā)愿“欲援引補正,別為一編,附諸簡末”。夏承燾《天風(fēng)閣學(xué)詞日記》1929年4月29日曾記此書,附錄于此,以便合參。

        閱李氏五種,《歷代地理韻編》一種最精深,李鴻章序,舉其偽誤數(shù)處。李氏街欲為歷代史地名長編,凡史中地名,見于因事而非郡縣者,悉編出之,亦以韻類之藉,可并入上古禹貢三代、春秋、戰(zhàn)國諸地名。若成此,則地名皆有歸宿,讀史者無遺惦矣。李氏為之而未竟,不知后人有繼其志者否?予讀中國之山名水名,亦可仿李氏地名之書為之,安得有十高材生,日在左右供筆硯哉。[4]92

        萬城堤志序

        荊州知府倪君豹岑為《萬城堤志》成,郵致其凡例、目錄征序于余。志分卷十二,分目三十六,凡述修防之義甚晰,而其所甄采故牘、遺籍亦廣博以嚴。江自發(fā)源西南徼外,由滇入蜀,盟曲六七千里,以與岷江合之,千數(shù)百里而出峽。其始束于群山之中,源長流鋪,郁怒無所泄。既出峽,則奔騰橫嚙,甚則逾防稽陲、平野為壑,故湖北濱江郡縣往往多水患,而荊州尤當(dāng)其沖。自東晉陳遵創(chuàng)建金堤,迄今不廢。我朝乾隆戊申之役,特出重臣,蠲巨帑,增筑石磯。厥后累歲重修,水患亦以稍弭。夫荊之病澇久矣,而堤之利民亦博矣。同治己巳,余于楚督任內(nèi),持節(jié)赴蜀,曾兩過堤上,詳察形勢。審其要術(shù),大氐課工欲堅,籌費欲寬,官事欲核,防護欲勤。得此數(shù)者,則災(zāi)之大者可以減,小者可以消,固人定勝天之理也。君與余相知也久,為人篤雅,劬于著述,尤究心經(jīng)世之學(xué)。守荊州,政簡民樂,乃以其暇纂輯是書,于二千年來設(shè)堤御水之成績犁然畢具,務(wù)俾有志之士考鏡得失,一旦躬臨巨役,不至以吏為師。后之官斯土者,庶其有所折中,亦君永庇荊民之一端已。光緒二年正月中瀚,合肥李鴻章敘。

        按:文載倪文蔚《萬城堤志》卷首[5]1,作于光緒二年(1876年)。

        惜抱軒遺書三種序

        今天下言古文者必宗桐城,蓋肇自望溪方氏,而集成于惜抱姚先生,予聞之湘鄉(xiāng)曾文正公有年矣。文正私淑先生,躋諸圣哲,既詳于《畫像述贊》,而導(dǎo)啟晚進尤龂龂焉舉以為歸,由是天下益翕然無異辭。獨惜所撰輯諸書,兵興而還,毀者大半。予開府江南首刊《古文辭類纂》《五七言今體詩鈔》,而經(jīng)說詩文雜著號稱十種者,予伯兄續(xù)刊于湖廣節(jié)署。嗣是《老子章義》刊于揚州,尺牘刊于長沙,世所傳先生書大略備矣。先生既以文韶天下,其鄉(xiāng)里承學(xué)之士代嬗不窮,以予夙知若方存之大令、徐椒岑主政、吳摯甫刺史,皆卓然有名稱。日者,摯甫語先生遺書有《莊子章義》《書錄》二種,舊未盛行,而《尺牘》又有補編,予心向之不置。今椒岑乃倡議集刊,甚盛事也。桐城距吾郡二百里,往來相望,其后先輩推引類多如此,文學(xué)淵源固宜,非他邑之所可及哉。予故樂為天下言之。光緒五年己卯春正月合肥李鴻章。

        按:文載姚鼐《惜抱軒遺書三種》卷首[6],作于光緒五年(1879年)。

        格致啟蒙序

        總稅務(wù)司赫君以《格致啟蒙》之書十六種屬儒者艾君約瑟譯為漢文,既成,以書來索序。余惟古神圣興物以前民用,曰形,曰象,曰數(shù),曰器,曰物,皆實有其事,非虛構(gòu)其理也。通天地人乃謂之儒,童子就學(xué),教以書數(shù),窮理精藝,實基于此。自此意微,遂以浮華無實之文字,汩沒后生之性靈,乃率天下相出于無用矣。泰西之學(xué)格致為先,自昔已然,今為尤盛。學(xué)校相望,咸才輩出。上有顯爵,下有世業(yè),故能人人競于有用,以臻于富強。此書十六種,即麻密綸大書院原本也。其理淺而顯,其意曲而暢,窮源溯委,各明其所由來,無不闡之理,亦無不達之意,真啟蒙善本。艾君之妙筆,赫君之盛心,并足不朽矣。赫君在華綜司關(guān)榷三十年,勤能公廉,聞于中西,于華固相習(xí)也,而與余相知尤久。今歲謁假將回國,而是書適成,屬為弁言,使問相繼,其用意殷肫,彌為可念。余自治兵迄于建節(jié),迭任南北洋大臣。往在江表,就制造局譯刊西學(xué)書大小數(shù)十種,既來畿甸,創(chuàng)設(shè)各學(xué)堂延西國教習(xí)以誨良家子弟之聰穎者。涂徑漸辟,風(fēng)氣漸開。近復(fù)有博文書院之設(shè),而赫君之書適來。深喜其有契余意而又當(dāng)其時也。孟子曰“能與人規(guī)矩,不能使人巧”,如此則能使人巧矣??鬃釉弧懊窨墒褂芍豢墒怪?,平叔訓(xùn)為百姓能日用而不能知勝任,言凡民正以儆學(xué)者,此與“民斯為下”之民正同。蓋謂民可不知,學(xué)者則不可不知也。若元晦所訓(xùn)是圣人欲民之愚矣,是老氏之旨也,非圣人之意也。同治初,同文館教習(xí)丁君韙良成《格致入門》一書,五臺徐侍郎驚為聞所未聞,使及見此,更不知若何嘆賞矣。欽差大臣太子太傅文華殿大學(xué)士直隸總督一等肅毅伯李鴻章撰。

        按:文載王揚宗編?!督茖W(xué)在中國的傳播上:文獻與史料選編》[7]177-178,據(jù)艾約瑟《西學(xué)述略》光緒己亥十一年(1885年)刻本錄文。

        毋自欺室文集序

        光緒己卯歲,門下士元和王璞臣大令攝篆天津,積勞卒官,余深惜之。越八年,其子景浮司馬從公津局,始以輯刊遺集十卷請序于余。余之知璞臣也,在督師進復(fù)吳會時。及囗囗甲子南闈,璞臣適中選。余督畿輔,璞臣試為囗囗囗理。余固知璞臣為囗囗有志之士,而體用賅備,行與言字,尤非托名道學(xué)所能及也。嗟乎!時至今茲,事變?nèi)肇?,已辟二千年來未有之局,環(huán)地球各國航海遠來,群萃錯處,一有不慎,動關(guān)大局,不得不熟籌,所以交際之道資其用而成其謀。拘方隅者泥陳跡而不思變通,趨風(fēng)會者雖諳練而中無實見。欲求一二好學(xué)深思、默參斯意者,殊不易得。得一璞臣,又未竟其用,僅存此叢殘之著述,為天下有心人引其端,此豈璞臣之本愿哉?然璞臣雖不難以著述自見,而其微尚所寄,時流露于書疏論辯之中,令人興慨于言外。如《原圣》《正教》《跋楊忠愍兩疏手稿》《論江慎修數(shù)學(xué)》《答劉云卿書》《三薪堂說》《墾草用西洋機器議》,其發(fā)言尤多感喟,蒼涼之致,而按諸事理,適得其平。其敘述吳中貞至專一之行,閭里私租之困,亦慷慨奮筆而不能自休。其在津所措意者,深虞津河閭尾之不暢,冀開挑??谟偕?,旁籌減河分泄,兼營治海溝渠,復(fù)立涵洞、修屯田為名,用資防衛(wèi)。雖當(dāng)病劇,猶亟進言以為要務(wù),蓋璞臣之意于是乎深矣。余蒞官治軍三十余年,深知乎誠能動物,樸能制巧,人才之難得在此,璞臣之可貴者亦在此。若泛治世俗附會之跡,例以龔黃程朱推璞臣,不特璞臣不任受,亦非余所以嘉許璞臣之初心也。是為序。光緒十二年歲在丙戌六月太子太傅文華殿大學(xué)士直隸總督一等肅毅伯合肥李鴻章撰。

        按:文載王炳燮《毋自欺室文集》卷首[8]1-4,次為目錄,目錄后附其子王屋《識語》。文章作于光緒十二年(1886年)。王炳燮(1822—1879),江蘇元和(今蘇州)人。字樸臣、璞臣,號絅齋,別號西山癭人,室名暗然居、毋自欺室。1876年進士。官直隸知縣[9]65。序中對其人其書頗為推崇。

        另外,史夢蘭《與梅小樹》稱:

        昨在津得王炯齋明府《毋自欺室文集》一部,乃其子屋字景符者所贈。學(xué)問經(jīng)濟,俱非泛??杀?。所論之事,對癥下藥,皆可見諸施行。聞其宰津有善政,至今遺愛在人。景符亦溫文爾雅,不知吾兄亦識其人、見其書否?[10]343

        可與李鴻章之序相互發(fā)明,足見李序所言實非過譽。

        說文段注訂補序

        乾隆以來,為《說文》之學(xué)者,推金壇段氏,最為名家。其書主獨斷,有李斯盡罷不同秦文,刖黑白以定一尊之意。書成之后,攻者數(shù)起,譬之用兵,部分既廣,則虛實不齊;譬之議法,主持太過,則激而思反。入室之戈,亦自召也。往見吳縣馮中允《段注說文考正》,嘆其持論平實,不茍異同,得古文隱略則表,明不同即識,別之旨異于鈕、徐諸家之暢言排擊者。泗州胡云楣觀察,先本蕭山人,得其鄉(xiāng)先達王中丞《說文段注訂補》,刊既成,吳縣潘尚書既序之矣。復(fù)來請序,受而盡讀之,有訂有補,體例略同中允書,而所糾正則視鈕、徐為更暢矣。其證據(jù)精確者,如據(jù)《公羊傳》知例字不始于當(dāng)陽,據(jù)劉向賦知佋字非造于典午,據(jù)《韓非子·解老篇》知體分十三屬之定名,據(jù)《春秋繁露》知?為水音之正字,泰山之臨樂是山而非縣,不應(yīng)執(zhí)《漢志》之衍文;馮翊之洛是雍而非冀,不應(yīng)創(chuàng)許例之曲說;知《漢書》表志侯國各異之例,則邛成非泲陰之縣,可辟舊說或有改屬之謬;知崇賢選注援引之疏,則元服之袗不應(yīng)作袀,可釋近人校議之惑。汳水義主反入,不應(yīng)改至蒙為雝水之雝,為獲則持邵氏《爾雅正義》之平。泗水本過臨淮,不應(yīng)改卞下過郡三之三為二。兼可正錢氏新斠注地理志之誤。凡所抉摘,并極詳審。中丞撫閩,以治李藩使獄去官。是獄主之者,實桐城汪制府鄉(xiāng)人姚臬使,則稱制府,不禮閩士。是獄起,遂有聯(lián)名建祠之舉。今觀左海茝林之所言,皆歸獄制府而于中丞有恕詞,知姚言為不誣。李固嘉定錢詹事入室弟子。按是獄者,高郵王文簡;陰成是獄者,金匱孫文靖。三公同州部,又皆小學(xué)家也。而中丞竟坐是累,不復(fù)出矣。書中多引同時人所著,而屢稱王伯申說,其宅心和厚異于大儒戴圣毀何武者。曩在江南監(jiān)刻段氏《說文注》成,將并刊《考正》,而中允力辭,故海內(nèi)通人如潘尚書及南皮張制府皆未見也。中丞此書晦將百年,得云楣之力以傳。云楣吏治經(jīng)術(shù),卓然有聲,鄉(xiāng)黨后進有賢達人,是可貴也。光緒十四年十有二月合肥李鴻章序。

        按:文載王紹蘭《說文段注訂補》卷首[11]163,作于光緒十四年(1888年)。

        黑龍江述略序

        中國山川,莫不尊于遼東,自阿爾泰山一支萬折,旁薄而來,為外興安嶺、敖嫩河,其南雷勒納帶,其右西包絡(luò)喀爾喀部,錯出俄羅界。奔湊縈會,俯乎中原。剛氣必宣,郁不遽泄。至隃望所見,至黑龍江盡海而止,蓋昆侖北干,極于艮維,成始成終,勢蓄未已。天地所設(shè)險,王公所慎固,華戎所界絕而綢繆也。黑龍江行省,創(chuàng)置于康熙二十一年,經(jīng)營大定于二十八年,而重訂界約于咸豐十一年。其間旗屯游牧,一切措注細大之事,官私著述賾矣備矣。獨自咸豐改界以來,邊事日益重,交際日益繁,桐城徐君宗亮苿岑,有感乎是,橐筆所至,奮讀官中書,近據(jù)見聞所及,為《黑龍江述略》六卷。舉凡疆域、建置、職官、貢賦、兵防叢事,靡不鰓理而甄錄之。引古籌今,不隨不激,韡矣哉!此經(jīng)世實用之書也。夫樹國必務(wù)本,本立則勢張,天地之氣,萃于迾邊。陰陽摩蕩,變動光明。運際所極,有開必先,則地利與人事為轉(zhuǎn)移可知也。方今漠外,沙磧縱橫。萬部鎮(zhèn)將如是其相望也,戍卒如是其多也,臺站如是其密也。殊鄰之人,近接戶闥。金寶之氣,溢乎絕境。蹲蹲介乎屈強之間,射景而刺蜚,抵隙而思逞。獨恃萬湩億毳為當(dāng)關(guān)之寄,喀倫鄂博為金城之固,蹈常狃故,涂人耳目,不知變通以盡其利,豈所以渟息時會而劑大烈于無外哉?是書于分界之得失、兵屯之緩急、礦政之實耗,以及設(shè)官初制之未善,分旗積習(xí)之難移,目擊悼心,若茹大鯁。不憚反復(fù)推論,以究其利病,可謂極志士之悁憤已。古今瑰瑋非常之端,往往剏于書生憂患之所得。龔氏自珍議西域行省于道光朝,而卒雄成于今日。則君之蓄,將必有試。予獨偉其五十之年,身行絕塞,矻矻著書,閔人憂世之心,惻然滿抱,談笑精悍,無復(fù)當(dāng)年。相從為文士之習(xí),海內(nèi)不詫君狂矣。光緒十有五年秋八月合肥李鴻章。

        按:文載《民國黑龍江志稿》卷六十一藝文志[12]5171-5173,作于光緒十五年(1889年)。

        萬國藥方序

        《漢書·藝文志》列方技為四種,凡經(jīng)方十一家,謂本草石之寒溫,量疾病之淺深,辯五苦無辛致水火之齊,以通閉解結(jié),反之于平,然恒言氣感之宜,未及物理之變,故撰用本草三百六十五品,制為一百十三方,跡其撰錄,非不粲然雄觀,然以意進退病機,憑虛構(gòu)象,非實測而得其真也。泰西醫(yī)學(xué)有專官,有學(xué)堂,又多世業(yè)孤學(xué)。藏真府俞,悉由考驗,湯液酒醴,更極精翔。且俞跗治疾,割皮解肌,湔浣腸胃,此法久佚,而彼方于腫瘍金瘍折瘍潰瘍之祝藥劀殺,尤得其傳。且于草木金石之原質(zhì)化質(zhì),一一格致微眇,務(wù)盡實用,非僅以炮制為盡物性,則尤中土醫(yī)工所未逮者。予久偉其用心之精而立法之善矣。美人洪士提反君以所著《萬國藥方》一書見示問序。其為書,方藥配制悉從英國本草,而于流質(zhì)之用量,定質(zhì)之用秤,與凡猛劑之用林士極小之?dāng)?shù),深合刀圭銖兩之義。其所分藥精,金石酸鹽,各類改病改血解酸補虛等數(shù)十劑,更繪列藥器各圖,俾閱者心目洞然,無索途摘埴之患。甚矣,其言之可征也。予嘗慨中國醫(yī)藏一目綜,今存者幾與釋道二氏埒,而海外之方絕未一見著錄。近時日本書禁大開,所藏醫(yī)書往往流入吾土,仍是舊觀。舶交海中,異籍踵至,西醫(yī)之說甚盛益興。而于深喜羅雅谷之《人身圖說》,最與吾書相印證。如以腦髓筋為激發(fā),即《素問·五藏別論》“予聞方士,或以腦髓為藏”,《靈樞·海論》“腦為髓?!敝猓崂沓醴捶侵?。他若羅絡(luò)之血與《內(nèi)經(jīng)》合,心肝之系居右與鄭注《周禮》合,皆足以廣異聞。至其謂脈絡(luò)血絡(luò)經(jīng)絡(luò)之異,肝葉肺葉心竅之殊,更可補吾銅人圖所未備。奇光斕然,發(fā)于舜跡禹踵未屆之域,烏得以其說之畸侅而斥之哉?是書專明用藥方劑,亦如葛洪《肘后》、思邈《千金》之體,以便循省。倘學(xué)者合中西之說而會其通,以造于至精極微之境,于醫(yī)學(xué)豈曰小補?則君嚆矢之功,其壽世壽人,詎可量歟?光緒十六年九月合肥李鴻章序。

        按:文載洪士提反《萬國藥方》[13]11-14,作于光緒十六年(1890年)。

        周易本義跋

        《易》宗程、朱,自宋元以來已知遵守,于是有合刻《傳》《義》以便誦習(xí)者。夫程《傳》經(jīng)文從王輔嗣本,朱子《本義》經(jīng)文從呂伯恭考定古本,二者不可得而合也。合刻者以程先朱后,割裂《本義》以次程《傳》,后人日趨簡便,又刊程《傳》專存《本義》,仍以程子序文冠其首,今之通行本是也。其顛倒錯亂蓋有不可勝詰者矣。朱子原書近世既不得見,乾隆間寶應(yīng)劉氏參考眾說,復(fù)朱子十二卷之舊,附以呂氏《音訓(xùn)》,《本義》之善者也。近浦城祝氏合刻本援宋吳氏革所刊《本義》,前列九圖,后附《五贊》《筮儀》,原書卷帙首尾略具,而劉刻但存《五贊》,尚非朱子完書,今據(jù)以補入劉刻。又以《音訓(xùn)》著之眉端,字小多誤,今以附各卷之后。其有合于朱子原書與否,未可懸揣,而讀《本義》者羝牾可以差少矣。至朱子既從古本,經(jīng)文字句多有與通行本異者,后人不知,改竄略盡。今惟《系辭》“何以守位曰人”之“人”字,以注有明文,未經(jīng)改去。其散見他書尚可考而知者,如吳刻比卦、中孚卦“有它”不作“有他”,《序卦》“必反于家”不作“其家”,“決必有遇”無“所”字,“遘遇也”不作“姤”;董氏真卿稱《泰·象傳》“無往不復(fù)”,《本義》作“無平不陂”;《雜卦傳》“豐多故也”,《本義》無“也”字;李氏心傳稱《系辭》“為易者其知盜乎”,諸本多云“作易”;“以全身也”,諸本多作“存身”。惠氏定宇稱《革·象傳》“志未光也”,《語類》引無“志”字;《說卦傳》“水火相逮”,《會通》作“不相逮”之類,今亦未敢輒改,致滋點竄經(jīng)文之弊,附識于此,俾讀者知其異同。若《本義》原文《彖上傳》注“上者經(jīng)之上篇”六字,各本脫去,《雜卦傳》注“感速”“常久”,各本訛“咸速”“恒久”,其《系辭》《說卦》注“此第幾章”,各本誤提行作“右第幾章”,《易圖》下題“朱熹集錄”字,《易贊》下題“朱熹系述”字,各本所無,皆從祝氏補正。《系辭上傳》注引韓非曰“參之以比物,伍之以合參”,各本“比”誤作“此”,惟胡雙湖本作“比”,與《韓子》合,今據(jù)改。“合參”,今《韓子》作“合虛”,或朱子所見本不同,今仍其舊。他刻之異于通行本而義屬至當(dāng)者從之,義可兩存則不盡改?!兑粲?xùn)》久無???,今據(jù)《釋文》《會通》暨祝刻校正。江南兵燹之后,藏書散盡,今經(jīng)籍善本庶幾學(xué)者童而習(xí)之,端其蒙養(yǎng)之基,亦圣功之一助云。合肥李鴻章謹跋。

        按:文載《朱子全書》第1冊,原題《清江南書局刊十二卷本跋》[14]175—176?!吨芤妆玖x》有光緒十九年(1893年)江南書局重刊本,則此序作于此年或此年前不久。

        通過輯補李鴻章的佚文,能夠豐富其文章數(shù)量,使其全集內(nèi)容更加完備,也為相關(guān)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比如所輯《槍炮操法圖說序》《格致啟蒙序》《萬國藥方序》,可借以管窺李鴻章對西洋技術(shù)、醫(yī)學(xué)的態(tài)度,是研究其洋務(wù)思想的第一手材料;《萬城堤志序》《惜抱軒遺書三種序》《毋自欺室文集序》《說文段注訂補序》《歷代地理志韻編今釋序》,可借以知曉其交游,以及對文字學(xué)、輿地學(xué)的相關(guān)見解;《??讨芤壮虃靼稀贰吨芤妆玖x跋》則為了解相關(guān)典籍的版刻提供了有效信息。

        此外,李鴻章還有一些佚文,囿于見聞,尚未得寓目,茲附目于此,以備尋訪。

        1.《性學(xué)觕述序》。閻書昌《中國近代心理學(xué)史(1872—1949)》第二章介紹“《性學(xué)舉隅》的內(nèi)容與體系”,稱:“艾儒略用中文撰寫的《性學(xué)觕述》一書。該書采用問答體方式撰寫,由序言(包括李鴻章序、羅善智序和丁韙良自序、總論以及上下兩卷組成?!盵15]27而黃興濤、王國榮編《明清之際西學(xué)文本——50種重要文獻匯編》第一冊收錄《性學(xué)觕述》,卷首有陳儀序、瞿式耜序、自序、朱時亨引。未見閻書昌所言諸序,俟訪。

        2.《牧令書輯要序》。郭東旭《燕趙法文化研究(古代版)》卷四《法學(xué)著述篇》介紹徐棟《牧令書》,引用同治八年楚北崇文書局本《牧令書輯要》李鴻章序[16]319,而《續(xù)修四庫全書》第755冊收錄《牧令書輯要》,系江蘇書局本,無李鴻章序。

        3.《餐菊軒詩草序》。嶙峋著《閨海吟》,錄伍淡如詩一首,稱其“有《餐菊軒詩草》,詩66首,有李鴻章序”[17]184。

        4.《槎溪學(xué)易序》。潘雨廷《讀易提要》著錄陳鼐《槎溪學(xué)易》三卷,稱“書刊于同治十三年,首有李鴻章序”[18]473。

        5.《公法新編序》。欒景河,張俊義主編《近代中國:思想與外交》第95頁腳注③稱“霍爾:《公法新編》,丁韙良、綦策整編譯。上海廣學(xué)會,光緒二十九年,李鴻章序”[19]95。

        6.《朱魯存遺集序》?!渡綎|大學(xué)圖書館古籍善本書目》著錄朱道文《朱魯存遺集》十卷,稱“首同治十二年李鴻章序”[20]409。

        7.《高陽長林瓊林堂陳氏族譜序》。許耀輝主編《德化縣姓氏志》著錄《高陽長林瓊林堂陳氏族譜》,“三修:清光緒年間(1875-1908年),林朝元編修并序,李鴻章序,陳錫敬志”[21]41。

        8.《法漢合璧字典序》。高曉芳《晚清洋務(wù)學(xué)堂的外語教育研究》第94頁腳注③稱“參見[法:畢利于(Anato1e A.Billiquin)編《法漢合璧字典》,北京和巴黎1891年版,法文原名為:Dictionnaire Francais-Chinose,又名(中法文翻譯名義》。前有徐用儀和李鴻章序”[22]94。

        9.《兼濟堂集序》。張偉仁主編《中國法制史書目》著錄《兼濟堂集》,稱“魏裔介著,魏肇元輯?!境醢妗渴裕?。書前有清圣祖康熙七年(1668年)吳偉業(yè)序及十三年(1674年)著者序,另有德宗光緒十年(1884年)李鴻章序,書后有同年戴世文跋”[23]1208。中華書局整理本《兼濟堂集》無李鴻章序。

        10.《江蘇減賦全案序》。《劍橋中國史(晚清篇)》“參考書目”中有“《江蘇減賦全案》,蘇州:李鴻章序,1866年。”[24]758

        11.《通商約章成案匯編序》。嚴中平《中國近代經(jīng)濟史(1840—1894)》附錄二《引用書刊目錄》有“《通商約章成案匯編》。予伯編,李鴻章序”[25]1262。

        12.《乾坤正氣集選抄序》?!栋不帐≈?人物志)》有吳煥采傳,稱“編《乾坤正氣集選抄》92卷32冊刊行于世。李鴻章作序”[26]949。

        另外,在整理文集時,還需要注意文章著作權(quán)問題的甄別。特別是清代,幕賓代幕主作文或代編書籍,實乃尋常之事。比如,劉毓崧《通義堂文集》中,于題下標注“代”的文章就多達四十篇。由于代撰是題署所代之人的名字,因此在整編文集的時候,如果不明內(nèi)中詳情的話,可能就會收錄原本不是本人創(chuàng)作而是他人代筆的文章。而捉刀之人自己的文集中往往也會收錄這些作品,并于題中或題下注明代或代某某。李鴻章集中恰有這種情況。

        《李文忠公遺集》八卷,清光緒三十年刻合肥李氏三世遺集本,《李鴻章全集》中的詩文部分乃據(jù)此本整理而成。這些文字又見于薛福成《庸庵文編》(清光緒刻《庸庵全集》本)。

        可知這些文章并非李鴻章親撰,而系代撰。此外,薛福成《庸庵文編》卷一《代李伯相擬陳督臣忠勛事實疏》《代李伯相覆陳疊奉寄諭分別籌議疏》《代李伯相籌議海防事宜疏》,卷二《代李伯相答彭孝亷書》,續(xù)編卷上《代李伯相籌議日本改約暫宜緩允疏》《代李伯相議請試辦鐵路疏》《代李伯相張尙書籌議懾服鄰邦先圖自強疏》《代李伯相籌議先練水師再圖東征疏》《代李伯相復(fù)陳遵旨籌畫密抒愚悃疏》,外編卷三《代李伯相答朝鮮國相李裕元書》《代李伯相答朝鮮國相李裕元書》《代李伯相三答朝鮮國相李裕元書》均為代李鴻章而作。外編卷二《代曾侯相忠孝錄序》《代曾侯相丹陽束氏族譜序》,系代曾國藩作。據(jù)此,可知薛福成代筆之多。這些由薛福成捉刀的文章,明顯不是李鴻章所作,《李文忠公遺集》的編者失之考索,誤加編錄。而今人編纂的諸本《李鴻章全集》,均沿襲其誤,未加剔除。將這些文字的著作權(quán)還歸薛福成,一方面可以厘清《李鴻章全集》的誤收,同時也可以規(guī)避援引這些文字來進行李鴻章的相關(guān)研究,以致得出錯誤的結(jié)論。

        表1 薛福成為李鴻章代撰文章列表

        注釋:

        ①敖聰,張立勝《〈李鴻章全集·信函〉補充一則》,《蘭臺世界》2012年第9期上,第6-7頁;徐世中《〈李鴻章全集〉漏收文稿一篇及其文獻價值》,《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13年第6期,第72-73頁;徐世中《李鴻章集外文考論》,《安徽史學(xué)》2015年第2期,第125-129頁;李永泉《李鴻章集外文補遺》,《安徽史學(xué)》2016年第2期,第144-146頁;王同策《〈李鴻章全集·信函〉補遺五通》,《同策叢稿——古籍和古籍整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版,第356-361頁;徐世中《新見李鴻章集外詩文輯考》,《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2017年第7期,第90-99頁;陳開林《清代名家佚文續(xù)輯——以黃宗羲、顧炎武、周亮工、張之洞、李鴻章為中心》,《重慶第二師范學(xué)院學(xué)報》,2018第3期,第67-72頁。

        猜你喜歡
        李鴻章
        李鴻章的尷尬
        李鴻章
        贊賞·獎掖·疏離:李鴻章、陳蘭彬因留美幼童而交往的三部曲
        一頓早飯改變李鴻章
        李鴻章的崛起
        李鴻章集外文補遺
        李鴻章挨一槍,中國少賠一億兩
        李鴻章之死
        讀者欣賞(2015年11期)2015-11-26 06:51:06
        李鴻章罵人
        愛你(2014年11期)2014-11-15 06:51:15
        李鴻章海防思想試析
        軍事歷史(2002年5期)2002-08-20 06:30:22
        亚洲av无码精品蜜桃| 人妻少妇无码中文幕久久| 国产成人8x视频网站入口| 亚洲大尺度动作在线观看一区| 青青青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99久久国产免费观看精品| 少妇爆乳无码专区| 少妇性荡欲视频| 亚洲成a人片在线网站| 天堂a版一区二区av| 国产视频一区二区三区观看| 国产又色又爽无遮挡免费软件| 亚洲色无码播放|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午夜| 亚洲色欲色欲欲www在线 | 国产偷国产偷亚洲欧美高清| 69搡老女人老妇女老熟妇| av男人天堂网在线观看| 日韩不卡的av二三四区| 性色欲情网站| 国产成人av免费观看| 久久人妻AV无码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人妻少妇精品| 久久人妻av无码中文专区| 九色九九九老阿姨|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老狼| 亚洲天堂av大片暖暖| 亚洲中文字幕国产视频| 色综合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高中生在线| 看黄色亚洲看黄色亚洲|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亚洲精品不| 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 第1页| 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频久网下载|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尤物| 亚洲av五月天天堂网| 亚洲第一区二区精品三区在线| 久久久久国色av免费观看性色| 久久国产精品久久精品国产| 精品日产一区2区三区|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性色|